也是蛮戏剧性的。
在部分造车新势力爆雷后,爆雷的智驾公司,也开始出现。
据媒体报道,智驾企业纵目科技,被员工爆出将断电封楼的消息。

社区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爆料,纵目科技已人去楼空,董事长唐锐也联系不上,疑似跑路。

事实上,早在春节前,纵目科技就已经传出欠薪、断缴社保的消息。

1月26日,纵目科技还曾召开全员会。
公司CEO唐锐在群里通知称,员工公积金款项已经无法缴纳,客户回款尽量保证员工社保;建议有条件的员工申请离职后自行缴纳社保,公司会在恢复经营情况下将欠薪归还。
唐锐还表示,公司已经在寻求并购,但是节前肯定不会有新的融资,一切都要节后推进。


没想到,节后却直接失联,连办公楼也传出断电封楼的消息。
至此,纵目科技的雷,似乎再也藏不住了。
说起来,纵目科技,曾经也算得上是明星智驾公司之一。
成立于2013年,可以说早早就抢占了风口。
创始人唐锐,清华电子工程硕士,硅谷20年汽车电子研发背景,履历也相当拿得出手。

做的生意是为国内各大OME厂商和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一度做到泊车方案市占率的第一(灼识咨询数据)。
客户中更是不乏知名车企,理想、赛力斯、长安、岚图、中国一汽,都是其大客户,贡献收入达到总收入的 93%。

站在风口上,更得资本青睐,前后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22.47亿人民币。
联想、小米、君联资本等巨头,都是TA的股东,估值一度超过90亿元。

万万没想到,最后却倒在自动驾驶赛道最火热的当下。
也是唏嘘…
说起来,纵目科技之“死”,可以归咎于以下几大败因:
一是长期亏损,盈利遥遥无期。
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近三年亏损近16亿元。
不仅如此,公司毛利率长期为负,直到2023年,公司毛利率才首次转正,但也只有3.5%,真正意义上的利薄如纸。

二是资本泡沫的破灭。
卖智驾赚不了钱,但如果能讲好资本故事,持续获得融资换未来,故事也能继续。
遗憾的是,新能源智驾越来越火,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却开始退潮。
不少智驾公司,最后一轮融资都停留在2023年前。
融资市场萧条,加速了自动驾驶公司的IPO步伐。纵目科技也曾多次冲刺IPO,但都无疾而终。
最终,弹尽粮绝,只能是爆雷收场。

三是战略上的摇摆。
纵目科技以自动泊车技术起家,但面对智驾时代的到来,却迟迟未能发展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以致2023年后核心客户接连流失;
更致命的是,面对主业萎缩,纵目科技的选择却是豪赌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投入大,商业化难,成为了压垮公司现金流最后一根稻草。

四是智驾市场的内卷加剧。
和电车市场内卷一样,智驾市场的厮杀,竞争同样激烈。
尤其是,不少车企开始积极自研,再加上华为等巨头的加入,第三方供应商的生存空间,严重受到挤压。
从这个角度来说,纵目科技之死绝非个案,而是行业洗牌的标志性事件。
2025年,对于智驾公司来说,将是生死战。
纵目科技之死,仅仅只是开始。
这事,你怎么看?!关注我们,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