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是个典型的都市白领,每天忙碌于工作与生活之间。她和丈夫小张以及年幼的孩子小宝生活在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为了家人的健康,小燕总是坚持自己在家做饭,她认为这样既卫生又经济。然而,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让这个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
几个月前,小燕开始感到持续的咳嗽和胸闷,起初她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的,并没有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日益加重。丈夫小张也时不时地抱怨厨房油烟味太重,让他感到头晕。小燕就医后,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损伤,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们每天做饭时的不良习惯。
医生在详细了解了小燕一家的生活习惯后指出,厨房油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丙烯醛等,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显著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同时,不良的烹饪习惯更是加剧了这一风险。小燕一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喂养”着体内的“癌细胞”。
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厨房的坏习惯对肺不利?
坏习惯一:炒完菜马上就关油烟机
小燕有个习惯,每次炒完菜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关掉油烟机,以节省电费。殊不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埋下了健康的隐患。
上海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发现,中老年女性因长期接触高温油烟,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了2~3倍。医生解释说,炒菜结束后仍有未排干净的废气残留在厨房,早点开、晚点关油烟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气体。
坏习惯二: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
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经常是第一道菜炒完后,锅也不刷就直接炒下一道。医生指出,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这种物质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作用,长期摄入无疑会增加患癌风险。
坏习惯三:油冒烟时才下锅
很多人觉得油冒烟时炒菜才香,殊不知这样的油温往往已经超过了200℃,此时下锅炒菜,不仅会产生致癌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豆色拉油、葵花油等稳定性较低的油,在高温烹煮时更易形成聚合物,产生自由基、丙烯醛等有害物质。
坏习惯四:重复使用煎炸油
为了节约,不少人总是将炸完食物的油留下来,下次继续炒菜或炸东西。医生提醒,重复使用的油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和毒性油脂氧化物,这些物质不仅影响心血管健康,还会增加癌症风险。
坏习惯五:厨房通风不良
不少人像小燕家的厨房通风系统较差,每次做饭时油烟都弥漫在整个厨房,甚至飘到客厅和卧室。医生解释说,厨房油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吸入会导致肺部疾病甚至肺癌。他建议厨房要经常保持自然通风,做饭时尽量关上厨房门,将窗户打开,减少高浓度油烟在厨房停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