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二十六日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4-27 05:05:01

《历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1926年4月26日 一代报人邵飘萍被军阀杀害

邵飘萍名振青,浙江金华人。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1886年10月11日生。1902年入浙江高等学校,毕业后在金华中学任教。

1911年赴杭州办《汉民日报》。其文章切中时弊,文笔犀利,曾先后被聘为《申报》特约通讯员、《汉民日报》的主编、《时报》和《时事新报》的主笔,积极从事反袁斗争。之后又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

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

“五四”运动中,邵在报上揭露曹汝霖等卖国罪行,致使《京报》被查封,邵被迫离京去日本。在日期间写成《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

邵1920年从日本回国后,重新办起《京报》 。同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与蔡元培、徐宝璜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聘为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并发行中国当时唯一传播新闻学识之报纸《新闻周刊》。当时毛正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有时去新闻研究会旁听,认识了邵飘萍,毛同志曾说邵飘萍对他帮助很大。

1921年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即与《京报》有紧密联系,从此《京报》就成了北方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1923年后在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任教,讲授新闻采访课,撰写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京报》为讲坛,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入北京后,当即残酷镇压爱国运动,屠杀党员和进步人士。

由于邵同情国民军,支持郭松龄倒戈,反对“讨赤” ,谴责张作霖亲日卖国罪行,深为张所忌恨。奉军入京后,邵即遭逮捕,两日后,未经审讯,即以“宣传赤化”的罪名,于1926年4月26日将邵飘萍杀害。

邵飘萍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

代表作《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玉见沈华文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