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东战役中,从东北方向突击的远东第2方面军所属红旗第2集团军,以及外贝加尔方面军所属第36集团军并不是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正是关东军司令部判断的东、西两翼。
在西北方向,苏军坦克集群大纵深推进,日寇则收缩兵力向朝鲜撤退,所以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整个远东战役最激烈的战斗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
苏军在东南方向部署的是梅列茨科夫大将指挥的远东第1方面军。该方面军下辖第5、第25、第35集团军和红旗第1集团军,兵力53万人,配备了197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0619门火炮和迫击炮、516门火箭炮和1137架作战飞机。
此外,远东第1方面军的右翼,还有远东第2方面军所属第15集团军。该集团军装备有164坦克、1433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8门火箭炮。一同交由第15集团军指挥的还有独立第5步兵军和支援地面作战的570架飞机。上述部队兵力合计约70万人。
在梅列茨科夫的当面是喜多诚一指挥的关东军第1方面军,总兵力22万人。方面军下辖第3军(5万人)部署在右翼,担任绥芬河至通化一线防御,既要抵御苏军在边境地区的进攻,还要保证关东军撤退朝鲜的通道,防止苏军从海上登陆;左翼第5军兵力5.5万人,担任同江、佳木斯至绥芬河一线的防御。军直属战斗部队5.5万人,以及6万非战斗人员。
喜多诚一的第1方面军兵力只是苏军的1/3,而且几乎没有坦克部队和反坦克武器,空中支援力量也几乎为零。他手上只有4个重炮联队、2个重炮大队和1个独立重炮中队,共有100多门150毫米的榴弹炮。此外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经过多年的经营,有异常坚固的防御工事。
梅列茨科夫的作战计划是:在中路,以红旗第1集团军、第5 集团军向牡丹江方向实施主攻,然后向南、向西进攻吉林和长春,并分出一部兵力北上攻打哈尔滨。北翼的第35集团军攻击密山、勃利方向;南翼的第25集团军进攻汪清和延吉,并在舰队配合下攻入朝鲜。显然梅列茨科夫采用的是中心突破战术,作战焦点是牡丹江,他要在这里把关东军第1方面军撕裂为两半。
梅列茨科夫右翼友邻远东第2方面军第15集团军的进攻方向则先是佳木斯,进而向西南突击,夺取哈尔滨。
由于连日的降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水位暴涨。在远东第2方面军第15集团军于8月9日转入进攻时,渡河成为头等难题。该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师、3个坦克旅和1个筑垒地域;临时划归集团军指挥的独立第5步兵军下辖2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集团军司令员马蒙诺夫少将。
在第15集团军当面的日寇是第1方面军直属部队第134师团,兵力仅有1.4万人。该师团是以独立第78旅团为基干扩展而成,于1945年7月才刚刚组建。根据第1方面军喜多诚一的要求,师团主力配置在边境400公里之外的方正(哈尔滨东北方向),在边境地区只留下了少量部队,用于骚扰进攻的苏军。
在战前准备期间,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区舰队的8艘浅水重炮艇、11艘炮艇和52艘装甲艇用于配合集团军行动。在肃清江心小岛警戒部队后,第15集团军开始组织渡河。由于架设的门桥每次运输需要4~5个小时,所以输送一个坦克旅就需要花上2~3天。无奈之下,集团军司令员马蒙诺夫只好将先抵达对岸的部队投入进攻。
8月10日晨,第361步兵师抵达对岸的同江。此时日寇同江守军第134师团第367联队第2大队已经撤退到富锦。另一支苏军部队第630步兵师在渡过河后,向抚远进发,遭遇第134师团留守的1个大队抵抗。经过激战,苏军以不到100人的伤亡将日寇击退。但这些小股部队一直和苏军纠缠,直到8月18日才撤到方正与师团主力会合。
第15集团军各部陆续渡过黑龙江,开始向纵深推进。第134师团此时正奉命从佳木斯撤往方正。并提前在苏军进攻佳木斯的沿途留下兵力迟滞苏军。在佳木斯,日寇第134师团主力在撤走前在城内纵火,烧毁了大量民房。由两个大队组成的后卫部队边打边撤,原地坚守的第366联队第2大队在鹤岗地区被苏军包围。
第367联队第2大队从同江西撤到富锦后,被尾随而至的苏军第171坦克旅和1个步兵团围攻。为了肃清富锦地区的日寇守军,扫清主力进攻的后方威胁,第15集团军又调派了2个步兵营准备乘船从富锦北面的黑龙江渡河加入进攻。
8月10日,阿穆尔河区舰队用潜水重炮艇向富锦炮击了30分钟,装甲艇也用火箭炮实施齐射。7时30分,苏联突击部队乘坐装甲艇登陆,但被日军以猛烈还击所阻止。9时,第171坦克旅和第355步兵团的1个营自北突入富锦。经过激烈巷战,中午时分占领城中心地带。但日军一面组织反击,一面退守富锦以南和以东阵地继续抵抗。12日,苏军没有取得重大进展。8月13日,苏第361步兵师主力加入战斗,于当夜完全占领富锦。日寇余部继续坚守富锦东南的据点,主力则向南撤退与师团主力会合。
8月14日,已经肃清鹤岗大部分守军的苏军第203坦克旅和第34步兵师南下逼近佳木斯。在松花江的莲花渡口附近遭遇日寇“松花部队”的阻击。
松花部队共有2000多人,是以第134师团少量骨干并招募当地日侨和朝鲜人组建的部队。在苏军到达前,第134师团和佳木斯宪兵部队已经撤离。松花部队奉命掩护3万侨民沿铁路向哈尔滨撤退。其中1个中队被派往渡口铁路桥,但这种民兵性质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挡住苏军坦克部队的冲击,很快就丢掉阵地撤往佳木斯,苏军趁势进入到佳木斯北郊。
在佳木斯城内驻守的松花部队抵挡住了这一路苏军的进攻,苏军被密集火力和湍急的河水所阻。在松花江南岸,苏军第361步兵师和第171坦克旅各一部也从富锦地区开始向佳木斯方向挺进,但他们同样遭到松花部队的阻击,一个坦克排甚至遭到包围,险些被歼灭。
8月15日,沿松花江西进的阿穆尔河区舰队进至佳木斯河段,他们沿途发现日寇已经撤退。第15集团军司令部立即命令舰队集中所有船只搭载步兵从水路向佳木斯攻击。8月15日,2个步兵营在佳木斯东北40公里处登陆。河区舰队所属的炮兵则计划驶入佳木斯城江面,为北岸的苏军提供炮火支援,准备向佳木斯发动总攻。
此时在佳木斯城内的守军并不多,主力早已经在几天前就撤往方正县。日寇原本在松花江上也有一支河区舰队,被称作“江上军”,拥有10艘炮舰和配合作战的3个海军陆战队(团级)。但其骨干人员已经被调回国内,用于“本土决战”,而留守人员的大多数是伪满官兵,根本就不打算和苏军作战,所以日寇没有给他们安排作战任务(怕他们投敌)。
在苏军逼近佳木斯时,“江上军”果然战场“投敌”,他们将舰船横在松花江面上,阻止日侨从水路撤往哈尔滨。
在饶河方向,苏军独立第5军于8月9日渡过乌苏里江向饶河发起进攻。这一路苏军的进展同样艰难,泥泞的道路是阻挡苏军坦克和车辆快速推进的最大障碍,而日寇的守备部队因为兵力太少并没有给独立第5步兵军造成多大困难。8月14日,独立第5步兵军进至宝清。至8月15日,该军正向佳木斯以南的饶河推进。
到目前为止,苏军远东第2方面军和外贝加尔方面军左翼的进展都十分有限。第36集团军被阻止在海拉尔和博克图;红旗第2集团军被牵制在嫩江和孙吴,这两个集团军距离计划夺取的齐齐哈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第15集团军仍然滞留在佳木斯,他们距离计划夺取的目标哈尔滨还有几百公里的距离。
在进攻方向上,苏军采用的是多路齐头并进的策略,这与苏军在东线战场后期的第聂伯河右岸战役很相似。受到天气和地形的影响,加上日寇在重点路线上构筑的坚固要塞,苏军进展缓慢,这跟印象中远东战役摧枯拉朽般的进攻相去甚远。
梅列茨科夫指挥的远东第1方面军在战前部署在所谓“滨海地区”,其主要进攻方向是牡丹江。方面军中路和右翼下辖红旗第1集团军、第5集团军和第35集团军共21个步兵师,装备了127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313门火炮和迫击炮。
防守这一方向的是清水规矩指挥的日寇第1方面军的第5军,下辖第124、第126、第135师团和1个边境守备队,兵力5万人。其第124和第125师团是1945年2月刚刚组建的师团,第135师团更是在7月才组建完成。这些后期组建的部队装备极差,甚至连轻武器都没有配齐。
8月8日深夜,第5军边境部队就听到隆隆的飞机轰鸣声。凌晨时分,边境各阵地遭到苏军炮火的袭击,战斗由此拉开。当苏军发动进攻时,第5军高级将领正在牡丹江召开军事会议。得知苏军发动进攻后,前线指挥官立即返回部队。由于日寇在边境地区只保留了少量部队,所以苏军的突袭也并没有给日寇造成太大的损失。只是虎头要塞指挥官因为苏军迅速包围了该要塞,他没能返回到要塞掌握部队。
在绥芬河,因为地形相对开阔,而且没有河流阻隔,克雷洛夫指挥的苏军第5集团军一开始就能够展开集团军全部的4军12个步兵师和5个坦克旅的兵力,还包括大量炮兵部队。
其当面的日寇是第5军第124师团,该师团辖3个联队和5个炮兵中队,主力部署在边境40~50公里的穆棱。在前沿阵地观月台,日寇守军是2个大队,兵力不足1000人。苏军在这里投入的是第72军,以2个步兵师为第1梯队,2个师为第2梯队,支援步兵进攻的是恐怖的8个炮兵旅的炮火。在5公里的进攻正面,苏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一般,只经过短暂的战斗,就全部打死日寇守军一个大队。另一个大队则坚守观月台以南的天长山阵地。苏军用2个师将其包围,主力继续向西突击。
在第5集团军北面,别洛鲍罗多夫指挥的红旗第1集团军以6个师3个坦克旅向鸡西平阳镇方向突击。其当面是日寇第126师团,该师团实际掌握的部队仅有2个联队。进攻发起后,苏军坦克部队穿过森林地带,迅速插向守军纵深,第126师团陷入混乱。
此时的日寇第5军司令清水规矩意识到己方有灭顶之灾,方面军要求固守的地区已经无法确保。8月10日,他向方面军司令喜多诚一请求将部队全部收缩到牡丹江,并派出纵深地区的第135师团的2个大队接应遭遇苏军主要进攻的第124师团,同时命令第124师团收拢部队准备从穆棱向西撤退到牡丹江。
在绥芬河和牡丹江之间的绥阳镇,日寇第124师团炮兵部队奉命撤往穆棱和师团主力会合。但在此前一天,关东军司令部参谋长已经下令各地铁道联队炸毁各处桥梁,第124师团炮兵部队在到达穆棱河时才发现桥梁被炸毁,携带重型装备的炮兵已经无法通行。无奈之下,他们又改变路线,到下游渡口过河,却遭遇苏军先头部队。结果炮兵部队只带走了几门90式野炮,其余都丢在了穆棱河东岸。
陷入混乱的第126师团境况更不妙。8月10日拂晓,苏军一支快速集群(第300步兵师和1个坦克营)已经冲到了八面通,这里是第126师团撤往牡丹江道路上的重要枢纽。日寇约700人匆忙组织起反坦克阵地,与苏军展开激战。一些士兵抱着15公斤重的航空炸弹扑向苏军坦克,当场炸掉9辆坦克。可是炸弹威力太小,只有2辆被真正摧毁,其他7辆只是暂时丧失行动能力。更多坦克和步兵冲了过来,守军大部分被击毙。当天下午,第257坦克旅渡过穆棱河,深入第126师团后方。
8月10日,日寇第1方面军批准第5军的撤退计划,并告知第5军,方面军指挥部也将迁往距离朝鲜更近的敦化。之后的几天,双方展开了一场阻击、追击的战斗,日寇第5军各部逐步撤往牡丹江。其间在8月12日穆棱口子河一带发生的战斗最激烈。在几乎全歼八面通守军后,第257坦克旅进至口子河,遭遇第126师团一部约650人的伏击,这股日寇装备有几门速射炮和反坦克炮。
苏军前面的3辆坦克首先触雷,堵住了本来就狭窄的道路,随后遭遇到日寇伏击部队的炮火和机枪袭击。这个旅装备的是T-34坦克,日寇的反坦克炮和速射炮难以彻底击毁苏军坦克。几辆俄国坦克强行穿过阵地,第22步兵师也很快赶来增援。苏军一面用猛烈炮火轰击山头,一面派出步兵穿过森林迫近日寇阵地。双方士兵高喊着“万岁”和“乌拉”展开白刃战,到深夜仍厮杀不断,日寇终于支撑不住,向南后退。此战第257坦克旅损失了6辆坦克,人员损失不详,只知道红旗第1集团军将其称为“流血最多的一次战斗”。
被伏击的第257坦克旅并没有因此退出战斗,他们在得到一个坦克营的补充后,继续向牡丹江方向突进。实际上该旅是苏军冲到最前面的部队,甚至配属他们的步兵都已经大大落在他们身后。8月13日,第257坦克旅已经冲到牡丹江北郊桦林镇。
该旅旅长阿尼西克中校命令十几辆T-34坦克先投入进攻,每辆坦克上搭载几名战斗工兵,其余坦克则跟在身后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防守车站的是日寇第135师团所属的1个大队,兵力为651人。
守军先用炮火封锁住苏军坦克前进的道路,然后集中火力打击身后的坦克。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己方的炮火对苏军坦克毫无作用,无法击穿T-34坦克的装甲。接着日寇士兵又抱起航空炸弹冲向苏军坦克,身后是掩护他们的机枪火力。苏军战斗工兵趴在坦克上用冲锋枪回击,可仍然有很多日本兵钻到坦克底下,与苏军同归于尽。有些日寇士兵还爬上坦克,用手中的刺刀、铁棍、手枪和苏军工兵肉搏。在这样疯狂地进攻下,第257坦克旅的进攻被击退。不久得到弹药和油料补充的第257坦克旅又一次向桦林镇发起第二轮进攻,再次被日寇击退。
傍晚6时,苏军第三次展开攻击,双方陷入缠斗。晚8时,4列搭载着第135师团司令部、第370步兵联队一部和第20炮兵联队1个大队的火车刚好抵达这里,由于牡丹江上的桥梁已经被炸毁,这几列列车只好停在桦林车站。在他们刚刚抵达到这里时,苏军的坦克也刚好冲到车站。
日寇慌忙下车还击,却在坦克炮火的密集轰击下死伤惨重。有些人被迫逃入森林,还有些跳入河中,师团长本人则逃到河右岸的掩蔽所。很多人和装备来不及运走,连同军列一起被击毁。苏联官方宣称击毙了900名日寇,还击毁了站内准备运输的6辆机车及三十节列车。车上有24门火炮、800支步枪和100挺机枪。
第257坦克旅此战同样损失惨重,在夺取桦林后又不得不放弃这里。该旅只剩下7辆坦克,已经无力继续向近在咫尺的牡丹江进攻。
苏军其他向纵深推进的部队进展并不快,战前连日的降雨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东部茂密的森林让苏军坦克部队推进大大受限。苏军不得不推倒树木,开辟出一条5~7米宽的通道艰难前行。8月11日,梅列茨科夫要求第5集团军迅速攻占牡丹江,然后向长春方向进攻。8月12日拂晓,一番猛烈炮击后,苏联第5集团军先头部队(第76坦克旅、第478重自行火炮团、2个汽车运输的步兵营)发起猛攻,企图突破第272联队右翼。30辆坦克冲向北部阵地,却被日军的猛烈炮火阻止。日寇随即发起反扑,迫使俄国人后退。
第5集团军各部队陆续抵达牡丹江。在城东20公里处的磨刀石,苏军于8月12日夜突入第124师团防御纵深,打开了一条沿铁路线的狭窄通道。随后苏军5个步兵营从通道涌入,向牡丹江城区突进。日寇眼看防线将要崩溃,不断地向苏军的突破口发起反击。装备了150毫米榴弹炮的第20重炮联队一口气打瘫了冲在最前面的第76坦克旅的几辆坦克。步兵则绑着炸弹从草丛中钻出来,冲向苏军坦克。经过一夜恶战,苏军快速冲入城区的企图失败。
尽管如此,日寇的防线也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8月13日上午9时,日寇第272联队防线被突破,所属几乎全部战死,联队长和队旗手焚旗自杀。第124师团眼见无法堵住突破口,把主力收缩到道路以北的小豆山,居高临下用150榴弹炮直接轰击苏联坦克,试图用火力封锁道路。一些苏军坦克被重型榴弹炸碎。
苏军立即组织炮火反扑,在小豆山的日寇炮兵联队和2个步兵联队大量官兵被击毙,第20重炮联队几乎所有火炮被击毁。下午1时,小豆山被苏军攻占。
在牡丹江以东的激战,日寇第124师团虽然损失惨重,但日寇第5军其他两个师团得到宝贵的3天。至8月13日夜,第5军主力收缩至掖河地区,决心继续坚守牡丹江。
8月14日,苏军第5集团军继续在牡丹江以东和日寇第5军激战。苏军一度攻占距离市区10公里的四道岭,但在日寇疯狂的反扑下,遭受惨重损失,又被迫放弃该阵地。
在牡丹江以南,苏军第215步兵师遭遇日寇第278联队顽强阻击。在牡丹江以北,遭受桦林一战惨重损失的第257坦克旅得到了25辆自行火炮的补充,并修复了损坏的坦克。他们在步兵的支援下,于8月14日重新投入进攻。下午2时,苏军再次夺取桦林车站,然后沿牡丹江东岸南下攻击。
8月14日夜,一度和方面军失去联系的通信恢复(通信兵慌乱中破坏了设备和线路)。第5军司令清水规矩致电第1方面军司令部,他声称第5军可能在次日会全军覆没。暗示方面军:如果要挽救第5军,就必须放弃牡丹江。
此时喜多诚一已经命令右翼第3军撤退至吉林敦化地区,喜多诚一正打算让第5军也西撤,和第3军一起形成整个关东军撤退朝鲜的右侧屏障,遂立即下令:“第5军应尽可能长时间保住牡丹江以东地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向敦化、横道河子撤退……”又一份典型的日寇司令部式的电报。
清水规矩哪顾得咬文嚼字,他立即命令第126师团和第135师团后撤,并命令已经被苏军缠住的第124师团坚守阵地,掩护第5军主力向敦化“转进”。8月15日,第124师团在牡丹江以东继续阻击苏军,另外2个师团则准备撤离牡丹江。
远东第1方面军除了在牡丹江实施主要突击外,其右翼第35集团军负责从密山、虎林实施突击。该集团军辖3个步兵师、2个筑垒地域和2个坦克旅。当面是日寇第5军第15边境守备队,兵力1300余人。
第15边境守备队的防御核心是虎头要塞,这个要塞有6门150毫米加农炮、2门240毫米榴弹炮和1门410毫米的超重榴弹炮。8月9日零时,苏军发动进攻时,要塞指挥官正在牡丹江开会,最终没能返回要塞指挥部队,所以实际指挥要塞守军的是炮兵指挥官大木正。
为了迅速攻取虎头要塞,苏军第35集团军投入了1个步兵师、1个筑垒地域和10个炮兵营,其中包括4个营的24门203毫米的重炮。这场战斗细节不再细述,以后用专文再详细介绍。至8月15日,虎头要塞的战斗仍然在继续。甚至到了9月初,散落在密山、虎林地区的日寇仍然在战斗。最终从虎头要塞里走出来的日寇数量非常少。
在远东第1方面军的左翼,苏军第25集团军和第10机械化军的进攻地段位于整个战线的最南端,也是插向日寇朝鲜半岛最近的进攻位置。第25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2个炮兵旅和7个筑垒地域,装备12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669门火炮和迫击炮;第10机械化军是方面军唯一的坦克集群部队,下辖1个坦克旅、2个机械化旅和3个自行火炮团,共计2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此外为了加强这里的突击力量,方面军将第5集团军的2个步兵师临时划归第25集团军。步兵、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用于向纵深实施深远突击,7个筑垒地域负责掩护漫长的海岸线。
日寇在这里部署的是第1方面军第3军,指挥官村上启作。该军下辖3个师团2个旅团(另有1个师团被划入方面军预备队),兵力5.5万人。该军编成内还有3个重炮联队,只是这些重炮机动性较差。反坦克炮则一门也没有,所以当面苏军第25集团军和第10机械化军装备的4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将几乎没有任何火力威胁。
第3军距离边境较近的部队是第128师团和第132旅团,兵力约2万人,主力则部署在纵深。边境地区东宁要塞的守备部队是以2个步兵大队和1个重炮联队组建的东宁支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重炮。包括:山野炮14门、100毫米榴弹炮16门、迫击炮22门、150毫米加农炮4门、高射炮22门。
部署在纵深的兵力十分分散,分别驻守在朝鲜边境沿线和所谓“东满”地区各个要点。以第1机动旅团为例,这支部队是方面军临时划归第3军指挥的部队,全旅团有3个联队,每个联队2200多人。这样一支几千人的部队散落在汪清、延吉、吉林甚至公主岭,任务是留守在苏军占领区后方执行破坏和骚扰任务。但因为兵力太分散,该旅团没能组织起有效的行动,在8月15日前,仅以中队级别投入过几场战斗,大部分作战单位一直等到日寇战败投降,才走出来投降。
8月9日1时,苏军第25集团军以2个步兵军为第1梯队越过边境,第10机械化军随后投入进攻。前沿阵地的战斗并不激烈,日寇一个大队的兵力在边境郭亮船口和勾玉布防,这个大队虽然无法抵挡住苏军汹涌的进攻,可也一直坚持战斗,直到8月16日才放下武器,此时还剩下30人。
第25集团军并没有在工事坚固、重兵防守的东宁要塞和守军纠缠,苏军留下必要的兵力将其围困,主力继续向西突击(东宁要塞战斗以后专文讲述)。
8月9日晨,苏军以1个坦克旅和1个步兵营组成左翼快速突击集群,沿中、苏、朝边境线直扑珲春。在消灭一些小股日寇后,苏军于8月10日进至珲春以北的春化镇。珲春战斗持续了几天。8月14日,苏军终于突入珲春城区。这一路苏军在其间得到了3个步兵师的加强,他们继续向西南方向突进,进入朝鲜境内。至8月15日,在海军和陆战队的配合下先后攻占朝鲜罗津、雄基。
第25集团军右翼以3个步兵师和第10机械化军主力向汪清推进。汪清是东满地区的交通枢纽,夺取了这里既可以向长春推进,也可以转而进入朝鲜。8月13日起,右翼苏军与日寇第128师团主力在罗子沟激战。
众寡悬殊的战斗却打得空前激烈,在大群苏军坦克冲击下,没有反坦克炮的日寇付出了重大代价。苏军重点攻击第128师团右翼的第284联队。8月14日凌晨,苏军首先派出几辆轻型坦克实施战斗侦察。天亮后用重炮逐个摧毁日军据点,并以坦克发起猛攻。日寇也不断反击,甚至在前沿与冲上来的苏军展开白刃战。联队旗手前后战死3人。
联队长松吉纠夫大佐下令把军旗护送到师团司令部保管。恶战到下午,松吉大佐和2名大队长战死,第284联队共阵亡800余人;第128野炮联队长以及第1大队队长等人战死,第1大队几乎被歼灭。日军2个参战联队在这一天伤亡达2/3。
当天晚上,第128师团命令建制完好的第285联队首先撤退到二线阵地。第128师团直属部队和两个兵力所剩无几的联队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也从汪清撤退。次日中午,日寇完成二线阵地的布防。
就在第1方面军与苏军激战时,他们也在8月15日收听到了《投降诏书》。但基于各种理由,方面军大多数将领仍然坚持战斗。8月16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通过广播呼吁苏军停战,并表示关东军将派出代表与苏军接洽。
此时第1方面军的损失情况大致如下:右翼第3军兵力损失1/3;左翼第5军损失1/2;方面军直属第134师团损失1/3。
8月17日夜,第5军着手与苏军交涉,同时向各部队传达消息。8月18日上午10点,第5军发出停止战斗命令,所辖各部队逐渐放下武装。但也有一些中级军官和士兵不相信已经战败,成群结队向南逃去。至8月19日,第5军累计有2.2万放下武器,他们大多是第126和第135师团的部队,而一直和苏军缠斗的第124师团大部分人对投降难以接受。该师团没有放下武器,而是选择向南突围。一路上他们继续和苏军交战,一些人战死,更多的也陆续向苏军投降。
第3军接到方面军的正式停战命令后,于8月17日零时派代表与苏军联络,他们找到了苏军的一位坦克营营长。由于第3军各部队分散,所以军司令部命令部队就地联系苏军或原地等待。8月19日,苏军代表抵达第3军司令部所在地延吉。也就在这一天,第3军已累计有3.3万人放下了武器。
不愿意投降的日寇将领中,第112师团长中村次喜藏将部队交给参谋长,于8月17日晚开枪自杀。东宁重炮联队主力在渡边大佐带领下,与火炮一道全员自爆。
在佳木斯方向的第1方面军直属部队第134师团此时还没有到达方正,他们刚从佳木斯撤到依兰。8月18日,苏军阿穆尔河区舰队沿松花江开到依兰江面。第134师团一个联队在参谋长的率领下向苏军投降,交出武器的日寇总计1780人。
8月21日,第15集团军进入哈尔滨。他们解除了驻守在这里的日寇武装,包括3.5万名士兵、4000名军士、1800名军官和9名将军,其中包括关东军独立第4军司令上村干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