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葬街’到‘土味配色’,全国多地门头整治闹笑话,三河市这次又为何搞出‘绿色蜜雪冰城’?

美姨说汽车 2025-04-12 19:14:06

蜜雪冰城招牌“红变绿又变红”?燕郊商户陷入一场“颜色风暴”

最近,河北三河市燕郊发生的一件事刷爆了朋友圈——蜜雪冰城的招牌从红底白字变成绿底白字,两天后又默默换回了红色。这波“变色”操作,让无数网友直呼魔幻:“这是装修?还是闹剧?”

更离奇的是,这并非个例。整个燕郊,不少商户都陷入了“招牌颜色整改”的漩涡:有的被强拆,有的自己花钱换色,还有的在观望。这背后,到底是谁在主导?又为何让商户焦头烂额?

商户懵了:到底谁说“红色不行”?

事情的导火索是从蜜雪冰城招牌改色开始的。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并不是孤例——沿街很多店铺都开始更换“低饱和度”的新招牌,比如浅灰、咖啡色、象牙白等。

多位商户透露,有所谓的“内部消息”称:红、蓝、黑等颜色被列为禁用色,理由是“太刺眼,不美观”。但这个规定并没有以正式公文的形式下发,大多数人只是通过广告公司、物业、街道工作人员口头得知。这份“导则”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

商户们最终找到了这次整改的“源头”:《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这份文件确实列出了一批推荐使用和禁止使用的招牌底色,并提到除了连锁品牌外,一律不许用红、蓝、黑色。

但问题是——这份导则只是“指导性意见”,并非地方性法规。也就是说,它没有法律强制力。

有律师表示:只要招牌内容合法,且审批手续齐全,商户的权益就受《广告法》保护。仅凭一份导则就强行整改,属于“越权操作”。

官宣回应:整治是为提升市容,但细节说不清

面对舆论发酵,三河市城管局回应称:这是城市环境整治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清理老旧、破损、不协调的招牌,并通过《导则》引导商户改造。但整改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却没能解释清楚:

拆了谁买单?

有无补偿标准?

颜色怎么界定是否合规?

不少商户直呼:“不是我们不配合,是连文件都没见过,怎么配合?”

“招牌统一化”全国都在搞,但不能一刀切!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在推动“招牌统一风格”,例如:

沧州某街区统一换成“黑底白字”,被网友吐槽“像灵堂”;

沈阳、西安也曾因类似政策陷入舆论风波,最后不得不“撤回重做”。

统一形象的初衷是好的,但一旦落地执行时“过于审美化”,就容易走向形式主义,甚至影响商户经营。三个建议:让政策更温柔些

要避免类似的“红绿闹剧”,其实只需把握好这几个原则:

制度合法透明:把“推荐色”上升为法规前,先广泛征求意见。

补偿要说清楚:谁拆的谁负责,别让商户自掏腰包。

沟通机制要建立:别总靠“口头通知”执行,得有正式渠道申诉与反馈。

结语:治理城市“面子工程”,也要顾及商户“里子生计”

一块招牌,不只是颜色问题,更是商户门前的“脸面”。这场从蜜雪冰城引爆的变色风波,其实是一次城市治理的警示:审美可以指导,但不能强推;统一可以尝试,但不能失去人情。

当政策有温度、执行更透明,城市才能真正美丽,商户也才能安心做生意。

0 阅读:6
美姨说汽车

美姨说汽车

一个说车的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