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二年焚尸案,单身女命丧出租屋,凶手竟然凭空消失?

北街老酒 2025-01-24 12:29:20

常言有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2002年7月发生于香港的这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中,凶手在犯下滔天罪行后,竟藏身于人们最意想不到之处,让警方的调查陷入重重迷雾。

2002年7月,香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在自己的出租屋内惨遭毒手,尸体更被凶手残忍焚烧。案发后,警方迅速介入,可这起案件却离奇至极。在人来人往的住宅区案发现场,凶手仿佛人间蒸发,未留下任何逃离的蛛丝马迹。在排除诸多可能性后,警员们大胆推测,凶手或许近在咫尺,就隐藏在案发现场附近。

故事的舞台位于香港土瓜湾的福星大厦。7月9日下午,当地消防局接到一通报警电话,报案者是容家伦。他焦急地告知消防员,自己租住的㓥房隔壁浓烟滚滚,情况万分危急。接到报警后,消防队员、警员和救护人员火速赶赴现场。在消防员抵达之前,大厦的物业管理员和热心邻居,因担心房内有人被困,提前展开营救。奈何起火单位房门紧锁,众人只好合力破门而入。

门开的瞬间,一幅可怕的场景映入眼帘:床上一具尸体正在熊熊燃烧。此时,消防员及时赶到,迅速扑灭余火。警方很快确认死者身份,正是这间㓥房的租客区美莲。该房屋业主李女士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房子改造成三间㓥房,自己住一间,其余两间出租。区美莲是其中一位租客,另一间则租给了容家伦夫妇。

容家伦向警员讲述,发现火势后,他先报了警,接着立刻通知了不在场的业主李女士,告知她区小姐房间冒烟的情况,还联系了大厦物业管理员,呼吁大家一起灭火。业主李女士接到电话,第一反应是租客区美莲可能因感情挫折,在屋内烧炭自杀引发火情。但这一推测很快被法医推翻。法医仔细检查现场后判断,死者自杀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房间地面和墙壁布满血迹,更符合谋杀后毁尸灭迹的特征。

先来了解一下死者区美莲的背景。她年仅32岁,容貌出众,举止优雅,待人有礼。然而,她的爱情之路却布满荆棘。最初,她是一名幼儿园教师,20岁时结识一位室内设计师,二人很快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服装设计,经朋友介绍进入服装公司,开启时装设计师生涯。可就在事业蒸蒸日上时,近10年的婚姻却走到尽头。此后,区美莲又开启一段新恋情,谈婚论嫁之际,因男方家人反对她离异的身份,两人无奈分手。历经诸多挫折,区美莲决定重新开始,租下李女士的㓥房,却未曾想,这里成为她的殒命之地。

验尸报告显示,死者身上共有11处伤痕,其中4处为致命刀伤,其余是瘀伤和撞击伤。现场发现的一把水果刀被确认为凶器,床上和地面还有大量机油。法医推测,凶手可能买错油,若非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另外,死者牛仔裤纽扣解开、拉链下拉,但经法医鉴定,并无遭受侵犯迹象。警方据此推断,这可能是一起强暴未遂引发的杀人案。现场还发现一个清晰的带血鞋印,成为破案关键线索。

尽管有了关键线索,调查过程中却出现令人困惑的情况。警方仔细检查现场周边所有可能的逃逸路线,包括走廊、电梯大厅、楼梯间等,均未发现与案发现场匹配的鞋印。从满是血迹的房间走出,凶手怎会不留痕迹?警员由此大胆推测,凶手作案后可能并未离开,就藏在案发单位内。随后,调查目光转向隔壁的容家伦——本案报案人。

案发第二天,即7月10日,容家伦夫妇在警局提供两份口供。容家伦回忆,7月8日晚10点至11点,即案发前一晚,他听到区美莲房间传出惊叫声,当时他和妻子正在看电视。乍看之下,这份口供似乎并无破绽,但细想却疑点重重。若惊叫声是区美莲遇害时所发,意味着凶手8号晚行凶,可为何第二天下午才焚尸?难道凶手一直藏在房间,或中途离开又悄然返回?无论哪种情况,在人来人往的住宅区都极不合逻辑。

更引起警方注意的是,容家伦膝盖有一处包扎伤口。他镇定解释,8号晚听到区美莲房间异常,与妻子激烈争吵,情绪失控下用水果刀不慎伤到自己。他称当晚与妻子和解,深夜因伤口疼痛难忍,在妻子陪同下前往附近医院缝针。第二天下午从医院回家,发现区美莲房间冒烟。警方认为容家伦口供极不寻常,其态度过于主动,发现房间冒烟拨打三个电话,对8号晚细节描述详尽,仿佛精心编排。而且,他称与区美莲惊叫同时伤到膝盖,太过巧合,事后还能若无其事看电视,深夜才去医院缝针,整个过程不合常理。

随后,警方调查容家伦背景,发现他并非善类。26岁的容家伦有多次盗窃不良记录,且他和妻子当时处于失业状态,靠政府每月6000元援助金维持生活,租房时连押金都交不起。业主李女士因容家伦妻子怀孕,出于同情才允许他们无押金入住。就在警方对容家伦产生怀疑时,他和妻子在7月10号录完口供后突然搬走,音信全无。

警方迅速展开追捕,推测容家伦夫妇可能寻求家人帮助,7月12日找到容家伦父亲在观塘的住所,却发现晚了一步,监控显示两人7月11号凌晨已匆匆离开。警方认为,因两人资金有限,可能躲在九龙区廉价宾馆。7月17号下午,警方在佐敦道华丰大厦附近发现他们的住宿记录,却再次错过逮捕时机。警方改变策略,调查到容家伦有个好友在尖沙咀柯氏甸道酒吧工作,遂在附近设伏。当晚11点半左右,容家伦夫妇在酒吧附近露面,被警方当场逮捕。

数天逃命让容家伦心理防线崩溃,被捕时直接承认罪行,为妻子开脱:“阿sir我认错,这和我妻子没有关系。”那么,容家伦的作案动机究竟是什么?他妻子在案件中又扮演何种角色?

面对审问,容家伦坦白,8号晚见区美莲出门丢垃圾,一时冲动入室偷窃,因时间没把控好,区美莲回来时被撞见。区美莲准备离开并大声呼喊,容家伦情急之下拿起水果刀控制她,威胁别出声,区美莲继续呼喊激怒了他,于是手起刀落杀害区美莲。过程中容家伦右手不慎被刀割伤,他忍着剧痛拿走区美莲的手提包、现金、身份证和手机等财物,随后在妻子陪同下前往医院包扎伤口。第二天,容家伦缝针后决定返回现场毁尸灭迹,他买来机油,找来旧衣服,点燃尸体,等房间浓烟滚滚时,贼喊捉贼打电话报警,企图让消防员收拾残局。

警方多次审问过程中,容家伦对犯案过程描述存在出入。最初称担心区美莲逃出呼救才用刀攻击,随后又改口说区美莲假装给钱时突然反扑,自己不小心刺伤对方。谈及区美莲被刺伤后的反应,起初表示她中一刀后无法反抗,被追问为何对方失去反抗仍继续攻击时,又改口称区美莲中刀后仍有力反抗。根据法医验尸报告,容家伦很可能一只手臂勒紧区美莲颈部,另一只手持刀行凶,区美莲身上其他伤痕表明她曾拼命挣扎,但最终未能逃脱。

同月21号,容家伦夫妇接受提讯,均被控谋杀罪名,此时容家伦妻子正挺着大肚子聆听审讯。后来因容家伦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妻子最终免除罪责。不过,容家伦表示自己承认误杀罪名。

2003年5月7号,此案在高等法院开庭。控方坚称这是一起谋杀案,容家伦辩称自己只想趁区美莲外出丢垃圾时入室盗窃,被发现后争执中不慎将其杀害,持刀只为威胁,无杀人预谋,行凶后本想自首,因孩子快出生,想等孩子出生见一面再自首,所以和妻子合谋提供虚假证词逃避制裁。

然而,控方认为容家伦潜入房间并非单纯盗窃,而是企图劫色。死者牛仔裤拉链和纽扣打开,且容家伦妻子口供中提到案发时听到区美莲呼救“我给你钱,你别搞我”,足以证明容家伦有侵犯区美莲的可能。主审法官向陪审团指出,判定被告谋杀,需确定其有明确杀人动机,包括持刀行凶时凶器是事先准备还是临时拿起。最终,7位陪审团一致裁定容家伦谋杀罪名成立,法官依法判处其终身监禁。法官宣判时指出,案发当晚死者倒地,容家伦不仅未急救,反而继续盗取物品,第二天还放火焚尸毁灭证据,事后让妻子做虚假证供,其行径无可辩解。

宣判第二年,容家伦提出上诉,坚称自己行为属误杀而非谋杀。上诉法院审查死者身上多处致命伤后,认为不可能是意外,2004年10月驳回上诉,此案告终。

至于作案动机,究竟是强暴未遂还是偷窃被发现而起杀意,或许只有容家伦自己清楚。容家伦一时冲动,不仅夺走区美莲的生命,也彻底改变了自己、妻子和孩子的未来。在生活的每个抉择瞬间,我们的选择不仅决定未来走向,更是对内心善恶的考验。但愿我们在面临选择与考验时,能坚守内心的光明,摒弃黑暗。

0 阅读:13
北街老酒

北街老酒

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