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则“灵魂拷问”让许多高校有所动作,特别是拥有顶尖人才的985高校,更是分外“惜才”。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从“院士班”“尖班”到“战略班”“总师班”等一批顶尖人才培养载体已经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院士当班主任已经成为“日常操作”,最快6-7年可完成本博贯通培养。
当然,这些都是哈工大招揽顶尖人才亮出的诚意。
2020年以来,哈工大本科生生源质量在全国实现“五连升”,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实现“五连冠”,在航天等领域就业人数在4年增长119.46%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位。
面对如此高质量的生源,哈工大特意设立院士班和未来技术拔尖班,正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两大重要项目。
院士班,顾名思义就是由院士担任班主任或导师,配置顶级科研资源和平台,更注重学术表现和研究潜力,主要聚焦于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强调在特定领域,如航天、人工智能等的深度研究和实践能力学生可直接参与前沿科研项目。
哈工大院士班成立于2020年,培养方式是“兴趣驱动+个性化培养”。现包含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班、人工智能班五个班型,都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相关领域内的专业任选,并且基本上实现一对一的高端人才指导。
永坦班,由两院院士刘永坦院士担任班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知名教授博导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入学就能进实验室,要知道本科阶段进实验室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在这期间,还可以直接参加创新精英团队活动和重大科研项目,未来分流是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内任选;
善义班是由中科院院士、哈工大校长韩杰才担任班主任,依托航空宇航、力学、材料三个国家一流学科和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冷劲松教授3位院士领衔,30多位国家级层次得教授担任一对一导师,专门培养航天相关人才,专业可在航空航天类、材料类、力学类专业任选;
小卫星班由中科院段广仁院士担任班主任,培养航天相关人才,当然也就是在航天相关专业任选。同样是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知名教授一对一导师制。采用本研一体、项目驱动的弹性培养体系,依托哈工大紫丁香小卫星创新工场,学生直接参与小卫星设计与实践;
智能机器人班是由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刘宏担任班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宗全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宏教授领衔,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知名教授一对一导师制,学生直接参加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直接参与重大项目,设计开发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担任班主任,实施院士、高层次领军人才、企业行业专家、海外高校知名学者“四位一体”导师制。是深圳计算机相关专业自由选择。
人才就像一块璞玉,如何雕琢比玉本身的材质更为重要,家长更担心错误的选择让璞玉成了庸庸碌碌的瓦砾。
院士,是我国最顶尖的科研人才。由院士当班主任,带领人才接触我国顶级科研平台、参与重大项目、领域内专业任选……这些就是哈工大的诚意,也是越来越多“学霸”与“状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