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登基前后,内有诸侯王势力坐大,尤其是“好道”的淮南王刘安等势力,盘根错节,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威胁,外有匈奴虎视眈眈,不时犯境骚扰,于是汉武帝诏令天下,让各国推荐贤良文学之士,他要通过举贤良,选拔干才。
雄心勃勃的汉武帝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严重威胁朝廷权威的诸侯王国,特别是以淮南王刘安为首的、喜欢“黄老之术”的地方集团。要削藩,就要在思想上抗衡和压制黄老道家。
东汉史学家班彪、班固父子的记载说:董仲舒围绕着汉武帝的天人关系,进行了三次策问,所以又称为“天人三策”。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包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推明孔子,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建立太学,建立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反对世袭制,主张“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虽然董仲舒提出了“推明孔子,抑黜百家”的学术主张,但是他的《举贤良对策》却不限于儒家学说,而是以阴阳五行学为原理,杂揉道法墨诸家思想,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
这个新儒学体系,包含“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等思想,董仲舒将君主与天道联系起来,为帝王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董仲舒对杂糅之术的“申明”,为汉武帝削藩以巩固中央集权、隆礼以尊卑分明、强国以外御匈奴的雄霸之心,做出了舆论先导。
那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真的实行了吗?大儒董仲舒为何终其一生没能进入朝堂?为什么“天人感应”在执行过程中,受到汉武帝的打压?
“独尊儒术”的实质是阳儒阴法少年时代生活在黄老道术氛围下的少年储君汉武帝,自幼好大喜功而不喜以窦太后为首的道家集团,他想从思想上、文化上和政体上,对国家整套制度进行改革。
他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不是“纯儒”“孔学”,而是名为“儒术”实则“道法”的杂糅之术,历史上称作“外儒内法”或“阳儒阴法”。因为他相信只有如此,才想够实现削藩、实国、富民、安边。
所以,当主张“实事求是”的“纯儒”,他的异母兄、河间王刘德向他进谏实行“纯儒”“仁政”,而不要“杂糅”的建议后,遭到汉武帝的当头棒喝。
刘德是纯儒家,他征集整理古代文献,并进献典籍与雅乐,“故得书多,与汉朝等”,司马迁说他“好儒学,被服造次必於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按说这样一位纯儒,理应受到“独尊儒术”的汉朝天子的恩宠才对。
然而,刘德没能看到他所希望的结果,刘德进献的古书全被束之高阁,礼乐也被朝廷冷落。
为什么呢?武帝“独尊”只是用来教化民众,而其“治术”则是三代王道与春秋霸道并用,这与战国时期的黄老道术并无二致。
所以,当“献王(刘德谥号)朝,被服造次必于仁义。问以五策,献王辄对无穷。孝武帝艴然难之,谓献王曰:‘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
商汤王,周文王只有方圆不足百里的地盘,因为“仁者无敌”而拥有了天下。王兄,你加油吧!汉武帝把话说到这份上,刘德自然是明白的,因此,“王知其意,归即纵酒听乐,因以终。”刘德从此远离京师,返回封国,自此纵情于酒色犬马,忧愤而死。
可见,所谓的“独尊儒术”,正像南怀瑾先生说的,不过是挂着羊头……的招牌。
董仲舒的贡献那么大,为何一直没能入朝为官?“天人三策”可能是后人杜撰。《举贤良对策》等,出自班氏父子的《汉书》,后世学者不断怀疑此事的真伪,因为作为见证者,司马迁并没记载。同时,作为学生,司马迁为老师董仲舒撰写的传记中,只字不提足以令其家族后人引以为荣的《举贤良对策》。
就是说,《举贤良对策》即使有这回事,董仲舒的历史作用也可能被高估了,朱维铮先生认为,董仲舒不过是“对既定政策作出理论说明”而已。因为“天人三策”发生时,汉武帝年仅15岁,政治上极不成熟的皇孙,没有能力跟尚在权力巅峰的窦太后为敌。
董仲舒妄议朝政、非议天子,遭到武帝猜忌。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发生了火灾时,董仲舒“著灾异之记”,被“掌论议”即管理舆论的大臣主父偃呈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让学者讨论,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
结果,董仲舒被判死罪。虽然后来被汉武帝赦免,但足见董仲舒确有直刺帝意。
遭此一劫,董仲舒“不敢复言灾异”,“天人感应”理论不了了之。
过了十年的时间,汉武帝又想起了董仲舒。丞相公孙弘推荐董仲舒担任胶西相。董仲舒担心时间长了会获罪,于是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官职,再未出仕,一直以教书为生。
公元前104年,董仲舒病死于家中,终年七十五岁。
shepherd
汉武帝觉得黄老之治即孙悟空这只猴子太闹了,于是就扶持儒家把孙悟空压到五指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