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2岁奶奶创业欠债千万,10年还清2077万,91岁一句话令人泪目

漫步的空影 2025-04-02 06:48:35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耄耋漫漫还债路,82岁时,她仍旧背负千万债务。

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将倚老卖老发挥的淋漓尽致,厚着脸皮当老赖时。

她却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做人背可以驼,腰绝对不能弯!

2022年,一条“92岁奶奶10年还清2077万债务”的词条冲上热搜。

网友震惊的不仅是她的92岁高龄。

同样惊叹于这位老太太,究竟是如何背负了千万债务,又是如何还清的?

年过半百的创业冒险

2021年春节前夕,浙江丽水一位年过90的老人颤巍巍地将7万元现金交给侄子,划清了人生最后一笔欠款。

这场持续十年的“马拉松”背后,是2077万元债务的重压,当大多数人认为“老赖”已成为社会顽疾时,陈金英用佝偻的脊背扛起了责任的重担。

1931年出生的陈金英,前半生是乡镇卫生院的“赤脚医生”,53岁退休那年,她发现市场上的羽绒服只追逐年轻潮流,老年人只能裹着笨重的棉衣过冬。

这个细微的心思让她选择押上了自己当时全部的3000元积蓄,她在丽水郊外租下一间民房,带着十余名工人创办了“兴华羽绒服厂”。

她的商业直觉精准得惊人,彼时中国刚迈入市场经济,中老年服装市场尚属空白,兴华羽绒服以“加厚护腰”“宽松剪裁”为卖点,迅速俘获了银发群体。

用了数年时间,她的事业来到了鼎盛时期,工厂年销售额突破千万,陈金英甚至豪掷1600万元扩建6000平米新厂房,门口立起象征腾飞的雄鹰雕像。

正当她和所有员工期盼着更加光明的未来时,殊不知危机已悄然潜伏,甚至会让她赔进去了自己的后半生!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羽绒服市场涌入大量竞争者,随后的电商冲击让实体店销量腰斩,更致命的是陈金英坚持“耐穿实用”理念,拒绝追赶时尚潮流,导致库存积压如山。

到了2011年,陈金英彻底步入了破产的境地,81岁的她面对2077万元债务相当于每天需偿还5700元,连续还十年才能还清。

可面对所有人劝告她的破产申请,她却选择了咬牙坚持,砸锅卖铁也要把欠的钱还清,决不能申请破产敷衍了事!

一个人的债务清算

“申请破产”在当时是陈金英最现实的选项,也是绝大多数创业的人面对破产时的首要选择,但陈金英的选择出乎所有人意料。

她变卖厂房回收900万元,贱卖两套房产凑出300万元,先偿还银行债务,剩下的350万元民间借贷,她推着三轮车走上街头,在老年公园支起流动摊位。

寒冬清晨5点的丽水街头,路人常看见佝偻的老人蜷缩在羽绒服堆里,为节省成本,她睡过地下室,吃过冷馒头,甚至遭遇讨债人恐吓。

2016年除夕夜,债主踹门而入夺走她准备给孙辈的压岁钱,那一刻,陈金英蜷在空荡的屋内,她听着远处鞭炮声,第一次感到“活着比死还难”。

有些人心一软,看着一个老太太每天如此艰难度日,不止一次的开口说不用还了,可每一次陈金英都果断拒绝,对于她来说一个人的信用比生命还要重要。

转机来自2018年,媒体的报道让“诚信奶奶”登上热搜,羽绒服销量暴涨,电商平台主动提供流量扶持,慈善机构批量采购捐赠,甚至有海外华人跨洋下单。

一直到2020年,陈金英终于还完了绝大部分的外债,只剩下了亲戚们的30万元还没有还清,许多亲戚都想着这钱就当是给陈金英的养老钱,不让她还了。

可在背后,陈金英依旧在一点一点的将这些钱还清,用了10年时间,陈金英完成了对他人的承诺,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

还债的十年间,陈金英无意间成为了商业伦理的活教材,她的羽绒服定价始终低于市场价30%,即便是还债最艰难时也未涨价。

这种“笨办法”虽然让她的利润变得非常少,付出的劳动也变得更多,可这却反而赢得了消费者信任,吸引了许多老顾客。

在陈金英还债的道路上,有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她的诚信和善意,哪怕是在还债期间她也依旧在时不时地捐一点自己做的衣服来支持公益事业。

而陈金英的事件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产业链上游,曾与陈金英合作的羽绒供应商,如今将“兴华订单”设为诚信考核指标,凡能通过质检的原料商,可获得优先采购权。

还有在浙江义乌的许多小商品市场,印着“诚信羽绒”的标签已成为品质担保,甚至地方政府也将这个故事纳入信用体系建设。

丽水推出“诚信商户”认证,获得认证的企业可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数据显示2023年当地民间借贷纠纷同比下降17%,法院执行难案件减少24%,这些都是陈金英无形中带来的影响力。

陈金英的还债路,其实也让人看到了那些你安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当她变卖厂房时,正值制造业“腾笼换鸟”的阵痛期,当她街头叫卖时,直播电商开始重塑零售格局。

而这位老人却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了一场商业伦理的“压力测试”,在年轻人热衷“精致利己”的当下,陈金英信奉“欠条比命重”的朴素信条。

这种反差恰似一面镜子,也让许多人不经意间就生出了一个疑问,当“提前消费”成为潮流,是否还有人愿意为“延迟满足”付出十年光阴?

如今94岁的陈金英仍守着20平米的小店,货架上挂着的羽绒服,标价仍是十年前的99元,有人问她为何不退休享福,她指着墙上的“兴华”老照片说:“只要还能动,就得对得起这块招牌。”

而她的2077张泛黄欠条也将被历史永久的塑封保存,成为诚信最好的注脚

信息来源:

玉屏网 2021年6月29日发布《一诺“金英”!90岁“诚信奶奶”花十年还债350万元》

长江日报 2022年12月10日发布《拒绝申请破产,92岁奶奶用10年还清2077万……》

光明网 2025年2月14日发布《【这些暖心故事100】陈金英老人的选择》

0 阅读:3
漫步的空影

漫步的空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