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道法自然,而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也需要向自然四季去学习。
比如说,春天要多晒太阳,多喝水。因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各种植物都在等待阳光雨露的滋润,而后快速吸取营养,以便夏天更好的生长。植物在努力吸取水分,大地在努力输送水分,由于万物相连,所以,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也会被吸收掉一些水分,呈现出来的就是,春季比较多发的眼睛干涩,皮肤干痒过敏等现象。
而这些状况到立夏之后,便会开始好转,因为此时的植物拥有充足的水分,开始外向散发,于是空气开始湿润起来。等到了秋天,要为过冬做准备,叶子就要开始枯黄掉落,因为树根没有多余的水分和营养供给树叶了,它要将营养保存起来,抵御寒冬,以待明年开春再次生发。
我们的一生,本质上也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这四个阶段。
春天,对应的是从婴儿到少年这段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营养、关爱、呵护、鼓励和奖赏。
古语有言:春赏秋罚,秋后问斩。春天适合奖赏,秋天适合惩罚,除非一个人犯了极大的罪行,否则通常都会放到秋后问斩。
同时,《黄帝内经》讲: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意思是,春天适合生,不适合杀;适合给予,不适合夺取;适合奖赏,不适合惩罚。所以,在古代,很多国家的律法,都规定春季不让捕鱼、打鸟,因为这是它们繁殖的季节。
我们现在又讲:一年之计在于春。对孩子来讲,这个阶段的成长非常重要,但由于他们还很脆弱,所以,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关爱、呵护、鼓励和奖赏,多给他们补充营养,多让他去室外玩耍,晒太阳。
所以,企业在开年之时,适合奖赏,而不适合惩罚,否则会影响这一年的运势。孩子也一样,如果从小被过多被罚,很容易影响他未来一生的走向。
夏天,对应的便是我们人生的青年阶段。
自然万物在夏天的时候肆意生长;孩子到了青年阶段也一样,要活得激情、热血、有干劲。相反,如果这个阶段被父母不停地打压、规矩,导致活不出自己时,将来就会变得软弱无能,不敢承担事情。就像本该肆意生长的花花草草被框定住了,没有生长的空间,就很难长得好。
除了不能被打压,同时也不能过度呵护,否则就像大棚里长出来的蔬菜,看着好看,吃起来没味道;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这个时期的孩子狂傲一点,张扬一点,没有太大问题,毕竟气血方刚、肆意挥洒、尽情绽放,是年轻人的特色。这个时候,就应该想到就干,不在乎成败,不在乎输赢,即便因此吃一点亏,也没有关系,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气魄,这样的孩子将来才可能有出息。纵观历史还有身边人,但凡能做出一点成就的,是不是大多数年轻时都个性十足,狂放不羁?
夏天过去,就到了秋天。秋天,对应的是我们人生的中年。
秋季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是事情多发的季节。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社会上,一大堆的事情。在这个多事之秋,人要开始学会成熟稳重,懂得低调处下,谦逊平和,懂得向万事低头。
就像这个时候的庄稼,已经硕果累累了,最希望的就是安定平和,少一点风雨,否则会影响收成。这个时候的人也一样,要学会修身养性,凡事看淡、看开,不与天斗,不与地斗,不与人斗,没有意义。
再接下来,冬天,对应的便是我们人生中的老年,老年最重要的就是善藏。
步入老年,要学会退居二线,把机会和舞台让给年轻人,学会到舞台后面去欣赏。
不要再争强好胜了,争到了又如何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不要再斤斤计较了,计较那多么有什么意义呢?徒伤身体而已。只要身体健康,儿女幸福,想想清福就很好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一生的成长轨迹就是遵循着四季的规律。观察庄稼的生长,就知道该如何做人,不同的年龄段,做不同的事情。
而不是在该肆意生长的年龄段,活得像个老人一样,躺平了;到晚年的时候,又像夏天一样肆意妄为,迟了,不合规律啊!所以,我们经常讲,年轻不吃苦,老了就要受苦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