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市用玉兰花起名的大镇,1000年历史底蕴的果化州署衙之地

落花时节佳人 2024-11-29 15:39:53

果化镇,以为就是平果市最为普通的乡镇,即便是本市的盛名的大镇,但它的存在感并不高。翻开果化镇的历史感觉自己真的太无知,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拥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还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果化镇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存在感为何这么低,想来应该是近几十年平果铝的影响,本文就写一写果化镇。

果化镇前身是果化峒,形成于北宋皇祐年间,设果化峒则是弹压边民。北宋皇祐4年(1052),朝廷命狄青将军征讨侬智高,平乱后留下部分将士戍边,出于安稳需要设置各类行政机构,并将有功的将领封为地方官。果化峒,则是戍边很多个行政机构当中的一个,峒是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县一级单位。

果化峒的署衙在槐前村,首任峒主是赵永全,果化的得名则是在署衙前种植玉兰花,散发出来的的香味能够陶醉人。果壮语是一棵,化则是花,果化其实就是一颗玉兰花的简语。果化峒属分封制,果化峒境内所有的土地归峒主所有,也就是所谓的官田,峒民可在峒主的授权下拥有使用权,但不能私自买卖。峒主不仅独有朝廷分封的田地,可以自行制定税制,制定法则,征用军役,除了管理的地方小,实则跟朝廷的皇帝都差不多。

果化峒署衙设在槐前村是预防匪患,赵永全尽管拥有自治权,权利无上,但赵永全是山东博兴人,十足的外来户,担心土民祸害不得不将署衙设在隐秘,易守难攻的山里。蒙古铁骑进入广西后果化峒归附元朝,此时果化峒的赵氏家族逐渐强大,足以抵挡小股土民的袭扰,而且为了方便与上层府衙的来往,将署衙搬迁至右江边,也就是现在果化镇的场镇驻地。

果化峒归顺明朝后升格为州,全名为果化土州巡检司,简称土司,仍旧由赵氏袭承,也就是所谓的赵氏土司。果化峒的赵永全到明朝洪武年间首任土知州赵荣,到民国4年(1915)的改土归流,赵氏家族统治果化近千年。改土归流后的果化州与归德州,还有旧城巡检司,下旺巡检司,白山巡检司丹梁堡,都阳巡检司下段等地合并设果德县。

民国时期不设思林县,想来平果县的县城就设在果化镇,思林县和果化镇相距太近,不宜设县城。曾有将果德县县城设在归德州,但果化州这边也有意见,为了平衡只能将县城设在果化与归德居间的码头乡。果德县成立后果化州旧地则改为果德县上区,当时实行的是民团联防制,全称名为上区民团支局,民国21年(1932)改为果化乡。

民国29年(1930)邓公曾来果化乡巡查多次,果化镇又是百色起义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果化镇则是红色革命时期果德县县委的驻地,县委的办公地就在果化镇的关岳庙。关岳庙建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和民国年间遭到破坏,解放后成为果化乡的临时办公驻地。好在曾经是县委和乡办公驻地,要不然在文革时期给拆除了。乡公所搬到令处后废弃,年久失修几乎坍塌,前几年刚修复完工,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前去参观游玩。

解放后果化乡则是果德县第二区区公所所在地,1951年平治县与果德县合并设平果县,此时的县管区不再用数字排序命名,而是以区公所驻地命名,第二区改为果化区。1958年实行公社制度,果化区更名为果化公社,为贴近当时的社会氛围还改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叫红旗公社。红旗公社是红旗飘飘还是红旗不倒,只能让老一辈人去解释了,不过文化风波过后又复名果化公社,分单干后置果化镇。

果化镇距离市区也就15公里,公共交通出行非常的方便,而且又靠近市区,发展应该不错,但现实却又非常的打脸。果化镇的户籍人口为5.3万余人,常住人口仅为2.7万余人,果化镇尽管是平果市数一数二的大镇,人口流失这么严重实在不应该。果化镇的流动人口流到哪里,流失流到哪里确实是个很大的疑问。

逛老街,近千年的老牌古镇没有古街感到疑惑,网友留言老街很多老房子都拆除建新楼房,明清、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没能留下确实遗憾。老街还有几栋老房子,最老的房子可能就是关岳庙了,毕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是遭到破坏罪过可就大了。菜市场旁边吃一碗瘦肉粉6元算不算便宜呢,本想吃老友粉的,老板说没有只能将就了。吃完鲜肉粉就走下一站,远街土司寨,敬请大家关注老黄的游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0
落花时节佳人

落花时节佳人

落花时节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