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全茗镇,猪头肉粉7元是的真够带劲的

落花时节佳人 2024-11-29 16:08:32

有网友留言天等、大新两县的乡镇,历史上都是一个县,起初有点不相信,直到近段时间经常跑大新和天等游玩,了解到当地的一丁点历史后彻底相信了。本次的乡镇游路线走隆安县的屏山乡进入大新,转乡村级公路到福隆,然后从福隆到五山,再从五山到全茗镇,本游记就写一写全茗镇。

全茗镇位于大新县的北部,距离县城距离县城12公里,镇域面积为1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1.6万余人。1.6万余人或许甲等乡都排不上,全茗能够成为镇,可能跟其地理位置有关,毕竟距离县城也就12公里,外加上全茗镇是明朝时期的全茗州,明清时期的州相当于县级单位,全茗州降为全茗镇感觉是全茗州的行政级别给降低了。

全茗镇老地名叫连岗,属西原峒地,北宋年间地方土著侬智高作乱,狄青大将平息侬智高后命部分将领戍边,西原峒地则成为戍边将士的安置地。留下来的戍边将士有部分头领按功封赏,封官有、赏银两没有,唯有封地来替代物资封赏,连岗则被封给许姓将领,并准以世袭,连岗则成为许氏土司的发源地。

连岗,地名听起来有点俗气,而且连岗又是乱民所起,有点不适应当时的社会氛围,再说南下将领是有文化的群体,有必要给连岗重新起个名字。连岗周边的山都是山茶,络绎飘香,连岗当家人想把山茶打造成全朝廷有名的茶叶,连岗则更名为全名,名不能体现出茶的意境,因此在名上加草字头,全茗就此诞生。

全茗当时是县级单位,但西原地不叫做县而是峒,官方地名等级为全茗峒,隶属邕州府。明朝洪武年间,全茗峒改为全茗州,准许世袭,隶属太平府。世袭制的西原地历来是“权利不下乡”之地,全茗州的最高长官不仅拥有高度自治权,并且还有杀生权,妥妥的土皇帝。全茗州的完整名字为全茗州地方长官司,土皇帝、长官司合称为土司。

许氏土司掌管全茗州至民国时期,民国5年(1916)全茗州、龙英州、茗盈州合并设龙茗县,全茗州则成为龙茗县的一个乡。解放后龙茗、镇结与向都三县合并设镇都县,全茗乡属镇都县县第6区。1958年,镇都县更名后的天等县与大新县合并设龙茗县,1959年5月份龙茗县撤销,大新、天等各自归建,调整后的全茗乡归大新县。

全茗县原本属天等县,不过划归大新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距离大新县城也就12公里,地理位置上来说划给大新更好管理。1958年,天等县与大新县合并时全茗乡就跟原大新县的那岭、桃城、松洞、维新四个乡合并建大公社,为迎合当时的社会氛围大公社起名为火箭公社。正是这个大公社把全茗乡跟大新紧密的连在一起,两家分开的时候就以亲密度来瓜分,全茗乡就跟大新一起混了。

1959年8月份火箭公社解散,那岭、桃城、松洞、维新、全茗各自为公社,火箭公社由5个乡组成,火箭公社可能是集体经济时期全国最大的公社了。1962年全茗公社改为全茗区,1968年全茗区改回公社,分单干后公社改为乡,1987年全茗乡改为镇。80年代全茗就是镇,想来跟其身后的土州土司文化有关。

全茗镇户籍人口仅为1.6万,历史上为何是县级单位的州,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大新、天等两地地处边疆,境外势力经常侵袭,战乱不断人口流失严重,所以人口相对较少。古代朝廷为阻止境外势力侵袭边疆,保国内安宁将北方人迁徙至边疆戍边,而这边的土地稀少,不适合大量繁殖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会减少。设州县就是为宣示主权,封官封地则是安抚戍边将士,之前大新、靖西、那坡、龙州还有边民补贴,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福隆、五山一路过来耗费不少时间,同时也到补充能量的时间,来到菜市场的粉店就餐,点一碗猪头肉粉。鲜肉粉、老友粉、猪脚粉、鸭肉粉经常吃,猪头肉粉不要说吃,听都没听说过,图个新鲜就吃猪头肉粉。看着这么多的猪头肉,本以为也像隆安这边一样10元起步,没想到只是7元。7元不知算是贵还是值当难以说明,对于个人来讲是便宜了。猪头肉上散点辣椒酱,吃的满头大汗即结束本次的全茗镇之旅。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2 阅读:144
落花时节佳人

落花时节佳人

落花时节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