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是个注重养生的人,在退休后经常看养生相关的文章,尤其注意自己的饮食,他十分相信“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
再加上自己本身血糖也高,所以更觉得少吃、不占荤腥是正确的行为。儿子在中间曾劝过他,告诉他老年人不能太瘦,但刘大爷不为所动,依旧坚持控制饮食。
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出现了问题,每天都头晕、乏力,甚至连毛巾都拧不动了。上周还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骨折了,在医院住了一周。这让他觉得很奇怪,自己明明很重视养生,怎么身体还这么差?
医生称,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控制饮食,长期缺乏营养摄入导致他罹患了肌少症,日常出现的乏力等症状正是由此引起。
一、研究发现:胖得稳定是一种长寿优势
《老年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体重稳定的人更有希望可以获得长寿。相较于体重减少>5%的受试者,体重稳定的人长寿的可能性增加了1~2倍。
该研究对5万余名61~81岁的女性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受试者的体重变化与活到90岁、95岁、100岁的关联。并进行了10年的随访,在研究开始、3年时、10年时分别测量了受试者的体重,根据变化将她们分成了3组:下降≥5%的减轻者、增加≥5%的增加组、变化<5%的稳定组。
对比发现,体重稳定组在长寿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相较于体重稳定组,3年内体重减轻组活到90岁、95岁、100岁的概率分别下降了33%、35%、38%;
相较于体重稳定组,10年内体重减轻组活到90岁、95岁的概率分别下降了40%、49%。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晚年时期保持体重微微超重反而对健康有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相较于体重过轻的老年人,超重/轻度肥胖的老年人说明营养状态更好,在面临疾病或一些感染性的消耗时,身体储存相对充足,有助于熬过最难熬的这段时期。
我们一般会计算BMI来判断体重是否超标,计算方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保持在18~24都属于正常现象,老年人可在这个范围内适当超重。
很多老人觉得“瘦”同“寿”,但一味地追求“以瘦为健康”往往会适得其反。
体重过瘦的老年人身体处于低代谢水平下,且体内蛋白质含量不足,日常很容易犯困、贫血、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骨质疏松等。
另外,JAMA子刊上一项研究指出,对于老年男性,与体重波动在5%以内的稳定者相比,体重减轻5%~10%者,其全因死亡风险会增加33%;与体重稳定的老年女性相比,体重减轻5%~10%者,其全因死亡风险会增加26%。
这一组增长数据再次强调了体重稳定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
二、胖也要“胖”对地方,研究发现“长寿身材”
2022年,《nature aging》上发表的一项由我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进行的为期20年的研究指出,年龄≥80岁的老年人超重或轻度肥胖更长寿。
但所谓的“胖”并不是说老年人可以无节制地增重!
《BMJ》上一项研究称,大腿粗、臀部大的人会比肚子大的人更为长寿。该研究涉及250万人次,分别考察了腰围、臀围、大腿围、腰腿比以及腰高比等脂肪储存的方法。
结果发现,身体中部脂肪含量高的人各种因素所致的早亡风险均会增加,而大腿围大、臀部丰满的人,则早亡风险较低。
无法在腿部累积脂肪的人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这种风险会显著增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风险,风险的增加率甚至比肥胖人群更高。
大腿的皮下脂肪,对身体而言是一种保护下脂肪。而臀围大意味着下身的肌肉更为发达,对降低坏胆固醇、提升好胆固醇、预防血管硬化有一定帮助。
判断臀围大小是否属于肥胖范围一般是通过计算腰臀比,即腰围/臀围,男女性的正常值应<0.9/0.85,>1则说明健康风险较大。大腿围的正常范围在46~60cm,在范围内越粗越好。
三、管理好体重,这3点很重要
想要管理好体重,需要做好一些细节问题,这几件事非常重要。
1、多吃优质蛋白质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肌肉会逐渐流失,人也会明显的消瘦。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建议日常可适当增加蛋奶类、瘦肉、鱼虾以及豆制品的摄入,同时要保证足量的蔬果摄入,保证膳食均衡。
2、每周3~5次有氧运动
快步走、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等均属于有氧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调节血压等均有好处。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定期测量控制比例
日常要定期测量腰围,测量方式为站立双腿分开25~30cm,将软尺绕在肚脐上方0.5~1cm处,肥胖者要选择腰部最粗的位置测量。
瘦很多时候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当的超重反而对健康有好处。
参考资料:
[1] 《别一心想瘦,体重有这个特点更长寿!特别是这个部位不能胖》. 健康时报 2024年10月28日
[2] 《胖也要“胖”对地方!新研究:腿粗屁股大的人更长寿》. 生命时报 2023年04月04日
[3] 《【健康】被你嫌弃的“梨型身材”,竟是一种“长寿身材”?》.广东卫生信息 2024年07月12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