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所在的湘西小山村,三十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清晨,鸡鸣声此起彼伏,村民们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傍晚,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在泥巴路上追逐嬉戏,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大家守望相助,充满活力。而如今,路修通了,电也通了,可人却走光了。村里只剩下零星几户老人,守着祖辈留下的土地,默默地老去。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有的在工地搬砖,有的在工厂流水线,有的开网约车。曾经热闹的村庄,现在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无尽的寂寥。
这究竟是为什么?农村人口流失,空心化加剧,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首先是经济因素。农业收入低、抗风险能力差,是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推动力。据统计,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39.3%。微薄的收入,难以满足现代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是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匮乏。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更便捷的医疗条件,许多农村家庭选择举家搬迁到城镇。老陈的妻子为了陪儿子上大学,也去了省城,留下老陈独自一人守着老屋。再者是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文化娱乐、就业机会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思考点一:你认为导致农村人口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何破解农村空心化的难题,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这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可以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也吸引了一些年轻人返乡创业。Tips:可以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要建设更多高质量的农村学校、医院,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医生到农村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Tips: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弥补农村资源的不足。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提供创业资金、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例如,一些地方设立了专门的返乡创业基金,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返乡青年解决创业难题。
思考点二: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吸引年轻人返乡?
老陈的故事并非个例,在全国各地,许多村庄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一些村庄在积极探索,寻找突围之路。隔壁的李家村就搞起了农家乐,周末还有城里人去玩,这给老陈带来了新的启发。他决定不再消沉,主动带领村里的老人,利用闲置的房屋,也搞起了农家乐。他们种上有机蔬菜,接待城里来的游客,让沉寂的村庄重新焕发出一丝生机。老陈的行动,也得到了村支书的支持。村支书认为,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政策,更需要人的力量。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关键是要有人来做。
老陈的尝试,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火种,但它代表了一种希望,一种方向。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坚守,愿意创新,农村就还有希望。未来的乡村,或许不再是传统的农耕社会,而是一个充满新机遇的田园乐土。
思考点三:你对未来乡村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行动指南:
老陈的故事仍在继续,乡村振兴的道路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共同创造乡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