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啥是这世上最了不起的东西呢?是权力吗?是钱财吗?亦或是爱情呢?当朱元璋向儿媳妇王氏提出这个问题时,王氏给出的回答令人意想不到——“忠孝最为重要”。就这四个字,让她的人生从此改变。
【一场政治联姻,难以逃脱的宿命】
1367 年,明朝正蓬勃兴起,元朝却已走向衰落。就在这一年,元顺帝逃往漠北,元朝的剩余力量分裂成了两个政权。在这当中,声名远扬的要数王保保所带领的元朝残部。当时明朝的军队如猛虎般勇猛,战无不胜。可每次和王保保对阵,却总是吃败仗。明太祖朱元璋很钦佩王保保的本领,一直想把他招至麾下,一同打造明朝的天下。然而,忠心耿耿的王保保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护着那所剩不多的元朝土地。
当常遇春成功攻克元朝的重要城池安豊后,王保保的妹妹王氏落入了明军之手。朱元璋即刻意识到,可以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来牵制王保保。
这时候,他当着王氏的面,抛出了那个挺有名的问题——“天下啥玩意儿最大?”谁能想到,王氏回应说:“那得是忠孝最大。”朱元璋哈哈一乐,言道忠孝确实了不起,不过在君王跟前,忠义可比孝道更要紧呢。就这么着,他硬逼着王氏不顾孝道,嫁给自己的四子朱樉。
王氏的日子着实不好过。一头呢,她心里向着元朝,死心眼儿地不肯投奔和元朝作对的明朝王室;另一头呢,朱元璋的要求她又没胆子回绝。这事儿就跟一场噩梦似的,王氏心里那叫一个悲愤啊,可面对势力强大的明朝皇帝,她又能咋整呢?到最后,王氏没辙了,只好应下了这桩政治联姻,就此在明朝王室里过起了日子。
【王保保誓死捍卫元朝遗产】
1372 年,已然 63 岁的王保保依旧奋力抵御着明朝大军的进击。在这场战役中,王保保将明军击退,元朝护国公丞相决定足额犒赏王保保的军士。另一边,明太祖在大帐中猛地一拍案台,说道:“王保保这老家伙,都快不行了还硬挺着!”随后,他下令让徐达亲自率军去围攻王保保。
这回,王保保终究没能挡住明军的进攻,元朝的守军被打得大败。这场战役过后,元朝就只剩下漠北那一小块地方和蒙古制度了。王保保带着剩下的人马撤回了自己的根据地,决心拼死守护元朝在漠北最后的那点家底。他心里明白,这次的失败会让不少元朝的官兵没了斗志,甚至去投靠明朝。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决定待在这个最难的地方,跟敌人死磕到底。
明军浩浩荡荡地向漠北发起猛烈进攻,双方在沙场上激烈交战,战况陷入僵持状态。王保保一马当先,领着骑兵奋勇冲杀。一时间,向来战无不胜的明军竟有些难以招架。已经 63 岁的王保保仿佛受到了神明庇佑,将明军的进攻给击退了。徐达察觉到局势的严峻性,赶忙调遣精锐之师投入战斗,如此一来,明军才慢慢占据了优势。
当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一块巨石猛地从山上滚落下来,不偏不倚地砸中了王保保的脑袋。王保保当场就丢了性命。徐达亲自去查看了尸体,确定王保保确实已在战场上阵亡,这才安心地率军回去报喜。
王保保的败落,致使元朝在漠北最后的影响力彻底崩溃。就在王保保的死讯传来之时,朱元璋对王氏的态度出现了极具戏剧性的转变。
【朱樉失德又失察 惹祸殃及王氏】
1375 年,已然封王的朱樉在他的藩地胡作非为,干出强占民女、私自囤货等坏事。朱元璋多次对其加以训诫,却毫无成效。这时,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派王氏去管束朱樉。毕竟王氏和朱樉是夫妻,朱樉或许会更愿意听从王氏的劝诫。
然而,性格刚硬的王氏对朱樉冷脸相对,不愿悉心照料伺候他。她打心底里对这场政治联姻感到不满,所以对朱樉也毫无尊重之意。朱樉对王氏的这种态度满心怨恨,慢慢地,对她的态度也愈发恶劣,甚至动不动就拳脚相加。
王氏无奈地忍受着朱樉的嚣张气焰和残暴行径,她已然看清了这个男人的真面目。可她又能怎样呢?只得在这如同金丝笼般的地方苦苦挣扎着过活。她渐渐懊悔起当初没能忍住内心的愤怒就选择赴死,说不定那样还能更加自在些。
1394 年,朱元璋离世,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没多久就把同父异母的兄弟朱樉废为庶人。1399 年,秦王府竟突发兵变,朱樉就此被杀。成祖着手追查此案,认定是朱樉的部下所为。原来朱樉平素嚣张蛮横,对部下极为残暴,最终遭了报应,部下起兵将他杀死,以此来洗刷先前的耻辱。
按照明初的祖宗制度,朱樉的正室是王氏,她应当去殉葬。这一消息传来时,王氏彻底垮了。她这辈子一直都没能挣脱和这个王朝的纠葛,命运被这残酷的政治联姻给束缚住了。她对明朝王室满心怨恨,最终还是服毒自杀,以此来终结自己悲催的一生。
【朱元璋手段冷酷 建国之路隐忧重重】
朱元璋乃是一统中国、造就明朝近三百年辉煌的开国皇帝。然而,他迈向皇位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不得不运用诸多冷酷无情的手段。朱元璋于红巾军起义时初露锋芒,依靠着自己的远见卓识与果敢决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决定将都城迁至南京,借助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来积攒力量。1368 年,他抓住时机攻占了京师,创立明朝,达成了统一的宏伟事业。
然而权力并非坚如磐石,开国后他设置监国来防范有人篡权。在废除丞相职位后,大权仅仅握在他自己一人手中。这时候,王保保的威名和战功对他构成了威胁,因而朱元璋一心想要让王保保归附自己。王保保的反抗以及王氏的冷漠态度,都使朱元璋察觉到了潜藏的危机,正因如此,他才使出了残忍的手段。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三次对大批官员痛下杀手来铲除异己,最终酿成了“灭门案”这般惨事。不得不说,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往往伴随着冷血和孤独。这便是朱元璋所要承受的代价。虽说他所创立的王朝让中国实现了近 300 年的统一,然而他晚年的诸多施政不当之举,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这着实应该引发历史的深思——皇权的强化和人心的丧失,究竟哪个更为关键呢?
【结语】
在历史记载中,人名和故事或许只是一层表面的符号,但要是我们用心去琢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生活情感,就能够察觉到,其中的悲欢离合以及人性的弱点与闪光点,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得暗淡。
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其所采用的各类手段虽说护住了皇权,然而也暗藏了祸端。王氏无奈地接受了政治联姻,这其中充满戏剧性的悲欢离合,造就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各种历史情境下不得不去应对的现实难题。“忠孝最大”这四个字,体现出她的无可奈何,也折射出朱元璋创建国家过程中的潜在隐患。
要是权力跟理想起了冲突,那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