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发现:过午不食可改善血糖,血糖高的人可以不吃晚饭吗

韩玄来看趣事 2025-03-15 20:24:4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三十年前,老李吃饭从不讲究,白米饭大碗添,红烧肉敞开吃,闲来无事还要炸点花生米,配上两口小酒。

可现在,血糖高得像过山车,每天盯着血糖仪,生怕哪顿饭吃错了,血糖飙上去。最近听人说,晚上不吃饭能降血糖,老李心里犯嘀咕:不吃晚饭,真能稳住血糖?还是说,这又是个“听起来美好,做起来遭罪”的方法?

过午不食,真有科学依据吗?

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午不食的理念,最早见于佛教戒律,后来被一些养生学派推崇。

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进食时间的确会影响血糖代谢。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在2023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适当缩短进食时间窗口,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

他们对一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了12周的研究,发现那些将饮食时间限制在早上7点至下午3点的人,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了0.8%,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了近20%。

不仅是国内,国外的研究也在支持类似观点。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实验表明,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可以减少体脂,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同时,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也发现,减少晚间进食可以降低夜间胰岛素水平,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

这么看,不吃晚饭确实对血糖有一定的好处,但问题来了——所有糖尿病人都适合这种方法吗?不吃晚饭,真的适合所有人?

适合的人群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糖尿病前期人群,他们的胰岛功能尚未完全受损,调整饮食模式可以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第二类是轻度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空腹血糖偏高、但胰岛素分泌功能仍较为正常的人。

第三类是超重或肥胖的高血糖人群,这些人通常有胰岛素抵抗,减少晚餐摄入有助于降低体脂,进而改善血糖控制。

但不适合的人群也不在少数:

一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他们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长时间不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

二是长期服用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或胰岛素的患者,晚餐不吃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

三是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晚餐长期不吃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肌肉流失,甚至增加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晚饭不吃,血糖真的稳吗?

有些人尝试过不吃晚饭,最初血糖下降得还不错,但一段时间后,血糖波动反而加大,甚至夜间低血糖频发。这是为什么?

首先,人体的血糖调节机制是动态的。

当长时间不进食,肝脏会自动释放葡萄糖,以维持基础代谢。

如果胰岛素功能不好,夜间血糖反弹的风险会更高。

这也是为何有些糖尿病人即使晚上不吃饭,凌晨血糖仍然偏高,这种情况被称为“黎明现象”。

其次,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代偿性进食。

有些人白天忍住不吃,晚上却容易暴饮暴食,导致血糖飙升,反而加重胰岛负担。

再者,空腹入睡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反而让血糖更难控制。

如果因为晚上饿得睡不着,得不偿失。

如何科学调整晚餐?

如果担心晚餐影响血糖,但又不想完全不吃,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减少晚餐的碳水摄入量。

白米饭、白面条等高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可以用糙米、燕麦、藜麦等低GI食物替代。

第二,晚餐提前至下午5-6点。

这样既能减少夜间血糖波动,又不会让胃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

第三,晚餐以蛋白质和蔬菜为主。

鸡蛋、鱼肉、豆腐、绿叶蔬菜等食物既能提供营养,又不会让血糖飙升。

第四,晚餐后适量运动。

饭后散步30分钟,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避免血糖过度波动。

除了饮食,血糖管理还要注意什么?

血糖管理不仅仅是“吃什么”的问题,还涉及睡眠、运动、压力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睡眠:研究发现,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可以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反,睡眠不足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控制。

运动:晚饭后散步30分钟,比任何降糖药都有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尤其是夜间锻炼要适量,避免运动过度。

情绪管理:压力过大会导致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从而升高血糖。

适当进行冥想、深呼吸、太极拳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稳定血糖。

不吃晚饭,并非万能控糖法

血糖管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不吃晚饭对某些人确实有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从自身情况出发,结合科学研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血糖管理是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而不是盲目追求某种“神奇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52
韩玄来看趣事

韩玄来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