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复杂性,远远不是照本宣科的经济学教条可以解释的。”
文 / 巴九灵
9月27日晚间,美联储最关心的通胀指标终于出炉:美国8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指数同比上涨2.7%,高于7月份的2.6%。
通货膨胀的幽灵依然在整个美国上空徘徊。
另一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前脚高调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脚依然坚定不移进行执行“缩表”政策,这意味着在大家都认为进入宽松周期之际,美联储却依然像抽水机一样,以每个月最高600亿美元的速度,从市场中抽出资金。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
为什么美联储明面上打着“降息放水”的旗号,而背地里依然“缩表抽水”?为何降息和缩表这两个目的完全相反的政策能同时存在?
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美联储的职能开始说起。
降息和缩表,为何同时存在?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掌控着美国的金融命脉。它只干两件事,一是保就业,维护国内经济平稳增长,二是控制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当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美联储就会采取各种手段确保经济增长,而它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降息”。
降息,指的是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美国商业银行就可以得到来自美联储更低利率的贷款,从而传导到企业端和居民端,降低融资借贷成本,最终促使经济增长。
几十年来的多次降息以后,理解了美联储的降息机制,市场和媒体就形成一个朴素共识:只要美联储降息,就相当于“印钱”;只要降息,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就会变多,经济发展就会蒸蒸日上。
美联储的第二大职能是平抑通胀。一旦市场流通的钱太多,美联储就会采取“加息”和“缩表”的方式应对。
“加息”即提高利率,提高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和降息截然相反。
那什么是缩表呢?这里就得仔细说道说道了,因为缩表真的很重要。
美联储虽然是中央银行,却是由12个地区储备银行组成,它也像普通公司一样,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美国政府缺钱,财政部就会发行债券向市场借钱。国债谁都可以购买,但为了保证每次发行都能够借到钱,实际上美联储都会印钱兜底,用自己印的钱来买国债。
这样,财政部拿到了钱,市场有了流动性,而这些钱,都被记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面。所以资产负债表的两端,资产端是债券,负债端就是发行的货币。
这不难理解。假设你开了钱庄,有客官存了100两银子,你给他开了一张100两的银票,客官拿你的银票做生意会更方便。此时,银庄多了100两银子,成了你的资产。而你开的100两银票,实际上是一张欠条,是为你的负债。
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20年的“无限量化宽松”时期,美联储都亲自下场购买国债,给市场和政府提供流动性,后果就是资产端和负债端两头的数字急剧增加,这叫作“扩表”。
有扩表,必有“缩表”。不管怎么说,美联储印钱放水,都是“非常规”举措。所以一旦经济开始好转,或者需要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市场流动的资金,就会进行“缩表”。
此时,美联储不会继续购买国债,反而会通过减少持有债券,甚至抛售债券等方式减少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金额恢复到正常水平。
理解了降息和缩表的本质后,我们发现,虽然“缩表”是减少市场上流动的钱,而降息是增加市场上流动的钱,但由于操作机制不同,这两个目标相反的政策确实可以奇怪地共存。
美联储也算是给投资者上了一课:美国经济的复杂性,远远不是照本宣科的经济学教条可以解释的。
美国华盛顿美联储大楼
如果听到这里你还有点迷糊,那么我们就追根溯源,用实际案例来展示两大政策实施的根源:2020年美国金融市场的一次“崩盘”危机。
被打乱的美国经济2020年3月9日,美国股市因受到疫情冲击,出现暴跌。美国股市8个交易日出现4次指数熔断,金融市场极端恐慌,美国经济摇摇欲坠。
也许遭遇的经济危机多了,华尔街展现了自己老到的救市经验。美联储迅速启动无限量化宽松政策,每天购买750亿美元的国债和500亿美元的按揭支持债券,还不设上限。
再加上美国政府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双管齐下,快速解决了一次金融崩溃。
任何政策都有代价,当初美联储放水有多欢乐,后续咽下的果子就有多苦。
大幅干预市场以后,美国国内通胀开始飙升,2021年年底,通胀率接近7%,惹得美国百姓怨声载道。
而到了2022年的6月份,美国甚至创下了9.1%的40年来最高通胀纪录,不管是拜登还是鲍威尔,都被骂得狗血淋头。
尽管崇尚自由的市场经济,但在可怕的通胀危机面前,美联储只能选择进一步干预市场。
2022年3月,美联储高调宣布加息,遏制经济过热,这件事情国内很多媒体都有报道。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于担心加息抑制通胀的速度太慢,美联储同时低调宣布了缩表。缩表金额最高可达每月95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月直接从市场抽出950亿美元的现金。
2022年3月,美联储宣布上调基准利率
所以缩表的源头,实际上来自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措施。而缩表政策从2022年开始就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熬到美联储降息也没有停止,因为美国的通胀问题虽然极大缓和,但并未彻底结束,甚至有死灰复燃的风险。
2024年7月,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同比上涨2.5%,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公开表示,除非核心PCE指数低于2%,否则美联储不会降息。
既然按照鲍威尔的理论,美联储不应该降息。那么这次9月份的降息算什么?只能算鲍威尔自己打自己脸,甚至于在9月19日降息后,鲍威尔也在新闻发布会直言:美联储不会考虑停止缩表,因为突然停止缩表将会阻碍通胀的回落。
美联储会做出的“违背祖宗的决定”,不是美联储不想抑制通胀,而是最近几个月,美国主要内部矛盾发生了转变:现在美国经济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通胀问题,而是新一轮的经济衰退。
美国经济衰退了,就轮到降息出马了。
被逼降息的美联储很多经济学家和投资机构,一直都在监控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为了客观判断,他们还分别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如果多个指标出现异常,那么基本就能判定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2022年开始,美国一些经济数据开始出现疲软衰退,10%左右的衰退警报被触发。到了2023年,触发衰退警报的比例已高达25%,而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更是飙涨,达到45%附近。
给美联储当头一棒的,还是7月份的就业数据。数据显示,美国雇主在7月创造了11.4万个就业岗位,远低于17.5万的预期,美国失业率上升至4.3%,创下3年来新高,触发了“萨姆法则”。
美国7月就业数据
什么是“萨姆法则”?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认为,如果最近3个月的平均失业率,比过去12个月的最低水平高出半个百分点,那么该国就会陷入衰退。
美联储如此害怕萨姆法则,是因为自1970年代以来,但凡触发了“萨姆法则”,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就高达100%,从来没有“失手”过。
9月19日凌晨,聚光灯下的美联储终于宣布了议息会议决定: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5%。这是美联储4年多来的首次降息。
鲍威尔更是提到,如果自己早一点知道7月份的就业率会触发萨姆法则,那么一定会在7月份就宣布降息,而不是9月份。
也正是因为经济衰退的信号和预期过于强烈,美联储在通胀危机没有彻底结束时,选择通过降息来拯救美国经济,甚至由于时间紧迫,美联储来不及调整缩表计划。
一边是没有结束的通胀危机,一边是即将步入衰退的美国经济,这才是降息和缩表政策并存的真正原因。
左右为难的美国,如何影响中国?美国经济的复杂性,意味着本次降息其实并不“纯粹”,而携着缩表而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对于中国经济的一系列影响,也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来看正面影响。美联储降息后,美国国债利率大概率持续下跌,从而缩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利率差。以前国内或者全球资金会往美国跑,而后续则大概率会“回流”。
8月份,中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11%,意味着境外资金预判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升值,所以开始结汇,并逐渐回流国内的体现。
而本周A股大涨,其实也有美联储降息的“一份功劳”。
9月28日,股民在浏览三大指数27日收盘情况
没有降息之前,中美利率差存在倒挂,美元走势强劲。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在1美元:7.3人民币关口徘徊,央行甚至多次下场护盘,维护人民币稳定。
这就意味着如果央行降息,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巨大贬值压力,从而影响汇率稳定。所以央行在采取降息降准等工具时,一直相对保守。
现在美联储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中美利差倒挂大幅收窄,这时候央行想要降息,就没有那么多的束缚。
9月26日,高层会议宣布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明确提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受降息利好预期影响,上证指数暴涨3.61%,深成指狂涨4.44%,A股走出了“仙人指路”行情。
9月27日上午8点,央行官网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相当于降息0.2%。
央行大幅度的降息,直接提振了市场信心,A股市场表现也异常优秀。9月27日,上证指数大涨2.89%,由于成交火爆,甚至连上交所都出现了“爆单”,资金无法顺利买卖。
而剩下的资金则涌入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深成指盘中涨幅接近8%,创业板指涨幅甚至高达12%,并以10%的涨幅收盘,创下A股历史,再结合1.45万亿元的成交量,股民纷纷高呼“牛市回来了”,要不国庆别放假了,多涨几天?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确实是个大利好,但我们除了要关心利好本身,也得洞察利好背后潜藏的危机。
比如最近美联储的13轮降息中,美国经济有10次陷入经济衰退,仅有3次成功进行了经济“软着陆”。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并未解除。
此外,降息虽然是灵丹妙药,但由于利率传导至经济需要较长时间,也不会立竿见影,所以就算美股能创下新高,但美国经济并不会出现很快好转,经济拐点也难以立刻显现。
再叠加美国通胀仍未结束,且有回暖预期,一旦出现通胀快速升高,也会打乱美联储降息步骤,美国国内利率想要降低至中性利率水平,可能需要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一旦出现衰退,那么对中国来说,都算外部性的利空消息。
我们需要认识到,尽管中美关系几年来存在较大摩擦,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就可以获利。
相反,两国关系依然联系紧密,美国至今仍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上半年中美贸易总值2.29万亿元,中国对美顺差1.14万亿元,扩大8.4%,从这组贸易数据来看,我们是真的能从美国那边赚到钱。
所以,如果美国经济真的陷入衰退,那么美国国内购买力就会下降,从而影响中美贸易。换句话说,美国人如果变穷了,我们想要赚美国人的钱,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本篇作者 | 王振超 | 责任编辑 | 徐涛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