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封邦建国的时间要比秦国始封君非子建立宗周附庸国要早很多,属于西周初期最早分封的一批功臣诸侯,为第二批周成王时期所封,爵位为子爵,封地在中原南方的楚蛮之地,最早建国立都地为丹阳。
但楚国作为西周王室正式分封的功臣诸侯,并不是那些地处荒服之域的部落方国服国,其先祖又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帝高阳氏。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
那么楚国君主为何却说自己是蛮夷,不用与中原诸侯的名称谥号相同呢?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楚国当初受封爵位级别较低,为此在发展强大后,楚君自认为子爵和自身实力名不副实,也就产生了不满。毕竟子爵只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级,虽然第四等子爵比末等男爵看似要高一等级,但其实两者相差并不大,封地都是五十里,只是名义上子爵略微高于男爵一丢,为此一般是将这两个爵位放在一起并论。
那么楚国为何只是受封子爵呢?按照史料记载,在周王室担任的官员在立功后,都可以被周天子受地封为诸侯,不过不同级别的周朝官吏在受封诸侯爵位的等级上是有区别的。先说公爵,一般只有上古时期,乃至夏商时期的先代贵族之后,又或是周王姬姓同姓王族宗室才能受封为公爵,比如商王帝辛之兄长徽子建立的宋国,姬姓虢国、虞国等,公爵国的数量极少,都不足双手之数。
接着是侯爵,这一级别一般只有在周王室担任卿士级别的高级官员才能受封,比如姬姓鲁国(始封君为周武王之四弟周公旦)、姬姓晋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功臣诸侯异姓齐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军师太公望)。
第三等级的伯爵一般为大夫,比如姬姓郑国,始封君郑桓公(周宣王之弟)原本为周王室司徒,按理应封侯爵,不过郑国是王畿之地内的诸侯,地位比同等级的伯爵诸侯要高很多;异姓诸侯有功臣秦国,秦最初是周王室的附庸国,后因征讨西戎有功被封为西陲大夫,在秦襄公时又出兵救援王城镐京和出兵护送周平王向东迁都,于是正式受封诸侯,爵位为伯爵。
处于末等的子男爵一般由周朝低级官吏元士受封,楚国受封子男爵是因为其先祖鬻熊曾侍奉过周文王。曾担任火师一职,顾名思义,也就是掌管火事的官员,但还没等周武王灭商建周时,鬻熊就去世了。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为了感念祖父周文王和父亲周武王时期大臣们辅佐朝政之功绩,便提拔这些功臣的后代,因此鬻熊曾孙的熊绎被封为子爵诸侯。若周成王没有想着先君时期的大臣,恐怕鬻熊后代连子爵都捞不到,只能继续在周都镐京任职侍奉。
其次楚国封地确实位于位于南方蛮夷荒芜之地,不属于当时的中原大地,在中原诸侯眼中,身份地位低下的楚君楚子确实就如蛮夷一般,为此楚君称自己为“蛮夷也”,其实也没错。
“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国语·晋语》
比如周成王召集诸侯举行盛大的岐阳之会时,楚子熊泽的职责就是陈列望表,摆放苞茅(用于缩酒,也就是过滤酒中的渣滓),以及和鲜卑部落首领一起负责看守火堆,连会盟主场都进不去,只能远远的看着一众诸侯在殿内觥筹交错。
当然熊泽的曾祖父就是周文王的火师,先祖重黎、吴回兄弟(祝融)在上古时期高辛氏时代担任的也是火正一职,可以说是楚国君主的先祖一直以来担任的都是掌管火事的官员,熊泽看守火堆也正常。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帝喾命曰祝融。其弟吴回复居火正,为祝融。”《史记》
不过可能随着时间发展,朝代更迭,掌管火事的官员地位上逐渐下降,以至于在一次会盟结束时,宗周一个负内勤工作的官吏竟然嘲讽了熊泽这么一句:“你能在这看守火堆都是念在你先祖是火正祝融,不然你连看守火堆的资格都没有!”
此话不可谓不扎心,在宗周官吏和一众中原诸侯看来,楚国虽然也是诸侯,但在他们眼中,楚子不过是居于南方荒蛮之地的一个蛮夷罢了。
面对子男低爵和楚国刚立国之初的贫弱状况,熊泽虽然非常生气,但却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为此回到丹阳后便下定决心发展生产,开疆拓土,后世楚君也继承先祖之志努力发展,经过数代君主努力,楚国实力不断增强,疆域不断扩大,终于从方圆只有五十里的荒蛮小国发展成中原南方的泱泱大国。
楚君熊渠以蛮夷自称,封三子为王
与此同时,经过昭穆时代不断发动战争,周王室由于军事实力下降开始由盛转衰。当周夷王在位时期,西周王室已经日益衰微,甚至一些诸侯都不再去朝觐周天子,并开始不听周王号令,不尊周礼相互攻伐。面对衰落的周王室和中原动乱,日益强大起来的楚国于是趁机起兵讨伐伐庸国、扬越和鄂国。
“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乃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史记》
楚君熊渠将三国之地纳入楚国疆域后,就想分封三子镇守这三个要地,但是楚君爵位仅为子爵,于是熊渠便说到:“我位于蛮夷之地,不用与中原各诸侯国的名称谥号相同。”,随后以此为由,僭越周礼,将长子熊康、次子熊红和少子熊执分别立为句亶王、鄂王和越章王,封于长江沿岸的三个要地。
楚君熊通不满子爵,直接僭越周礼,自立为王
后当楚君熊通在位时,西周已经灭亡,时间刚进入东周春秋初期,此时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只剩下共主之名,为此诸侯纷纷背叛,不听王号,逐渐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春秋争霸战争,熊渠再以蛮夷自居,也想参与中原之事,但小小子爵实在没什么名号,于是就让随国君主向周王室请求尊号,不过却遭到拒绝。
“楚熊通怒曰:“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史记》
熊渠认为当初楚国实力弱小只是子爵也就认了,但如今使蛮夷部族皆以归顺楚国,而周天子却任然不给加封爵位,于是熊渠直接僭越周礼,自行称王,史称“楚武王”,成为列国中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而周王室实力衰微,对于楚武王僭越称王之举也无可奈何。
楚国先祖世系楚国祖先和秦国祖先一样都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帝高阳氏,秦国一支出自颛顼帝的孙女“女修”,楚国一支出自颛顼帝的庶长子伯称,与妃胜濆氏女禄(应出于重、黎部落)所生,颛顼帝的嫡长子为正妻邹屠氏(蚩尤之后)所生的禹祖。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之苗裔曰鬻熊。”《史记》
伯称生子卷章,卷章生子重黎、吴回,兄弟二人先后担任高辛氏的火正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生六子,楚国始祖鬻熊便是吴回孙陆终第六子季连的后代。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此后由于季连后代在中途衰败,为此楚国先祖世系不明,直到鬻熊侍奉周文王,担任火师后才再次被载于史料。
五帝后代中途衰败的也不只有楚国先祖一支,比如颛顼帝孙女后代的嬴姓在上古部落联盟时期,乃至夏商时期都是一方诸侯,相当显赫,但殷商灭亡后,恶来一支的嬴姓后人也不再显赫,以至于沦为周王室奴仆,马夫。再有夏王桀之子在夏朝灭亡后也逃亡至北方荒蛮之地,与当地游牧部落一起生活等等,所以上古五帝的后人随着时代更迭,不一定都能一直保持显赫。不过先秦时代之前的诸侯贵族基本都是上古五帝的后代后裔。
结语:总结来说,楚国立国之初仅被封为子爵,当时楚国贫弱,即使心中不满也没办法,但后来楚国发展强大后,认为子爵号和自身实力已经不相配,而周天子却依然不给楚君加封爵号,于是楚国君主便以蛮夷自居,不用于中原诸侯一样遵循对应的名号,以蛮夷为由,自行提升名号。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库洛
晋国一开始也是50里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