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主导的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创新的导航技术,它通过触觉反馈帮助视障人士像视力正常的人一样完成定位任务。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个名为“Shape”的变形设备,由MakeSense Technology公司和Bravo Victor慈善机构共同开发。Shape设备形似一支手电筒,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根据导航需求改变形状,为用户提供直观的触觉指导。
在《自然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视障人士使用Shape和振动反馈技术在3D虚拟现实(VR)空间中定位目标的能力,并与视力正常的人士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使用Shape的视障参与者在定位目标的速度和效率上与仅依赖自然视力的视力正常者几乎没有差异。此外,Shape的表现明显优于传统的振动反馈技术,视障参与者也更喜欢使用Shape。
研究亮点:
触觉导航:Shape利用了人类天生的触觉感知能力,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来理解方向和位置,而不需要过度集中注意力。这种设计使得设备易于学习和使用,且不会让用户感到疲劳。
高效定位:实验表明,使用Shape的视障参与者在定位目标时的表现与视力正常者相当,甚至比使用振动技术的视障参与者更快、更准确。
用户体验:视障参与者对Shape的反馈非常积极,认为它比传统的振动反馈更加直观和舒适。
Shape的优势:
超越传统工具:与白手杖和导盲犬相比,Shape提供了更灵活的导航方式。白手杖只能告诉用户哪里不能去,而Shape可以主动引导用户前往目的地。导盲犬虽然有效,但培训和维护成本高昂,而Shape则更加经济实惠。
避免听觉干扰:许多现有的导航技术依赖于音频提示,但这可能会干扰用户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尤其是重要的警告声。Shape通过触觉反馈避免了这一问题,确保用户能够保持对外界的全面感知。
减少振动不适:长时间使用振动反馈可能导致麻木或分心,而Shape通过变形的方式提供信息,避免了这些问题。
未来展望:
MakeSense Technology正在基于这项研究开发一款专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导航产品,计划于2025年底推出。该产品将结合空间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无需复杂的训练即可使用。研究人员希望,Shape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视障人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导航工具,帮助他们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自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