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贾玲的自我表达,总拿胖作为笑点的她,也想赢一次

我在人间写娱乐 2024-04-03 10:10:59

还没看之前就已经听到铺天盖地的差评,不外乎是营销太过、减肥个人秀、制造两性对立,让我十分好奇,看完《热辣滚烫》,隔天又找了日版的《百元之恋》来看,感受两极。

在我来看,这部电影的主题根本就不是减肥,也不是拳击。

电影里并没有着重提到“胖”这件事,即便是后面和爸爸吃饭提到瘦了,也是说练拳击练的,甚至都没有提到女主角如何节食管理。

重点不在于瘦了没有,而是在于女主人翁通过拳击坚定了内心,找到了自己。因此变成了更好、更积极的杜乐莹,这与胖瘦的表面特征无关,这也是电影里反复提及的“想赢一次”,只不过拳击的训练间接达到了减肥的结果。

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看这部电影,会几乎把所有重点都放在“减肥”上,企图把这部电影打成跟减肥有关的主题,却完全忽视了主人翁,面对人生困境时心境上破茧而出的蜕变,破釜沉舟的决心。

还有人认为女生看才会比较有感,因为女生对减肥比较敏感。

杜乐莹这个自卑内向的女孩子被她演得比较浮于表面,可能她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就身体力行地用自己来诠释这部电影的主题。

有人说杜乐莹是个Loser,我不认同,如果她是个Loser,就不会有后面的改变,或者说她会连改变一下这种意识都不会有,杜乐莹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打包行李,走出家门。

这其实就是从自我放逐到自我认同的故事,和减肥无关,和恋爱无关,甚至和励志也只能沾一点边而已。

男友劈腿,她不质问;朋友背叛,她不指责;妹妹挖苦,她不争辩;明知自己出了问题但还是把逃避当成生活状态,但如果你们看看她虽然不指责但扭头还是会有一句脏话,不争辩却还是会在忍无可忍的状态下掀桌子,面对老板的性骚扰她会一拳挥过去,会在男友选择打假拳而说了一句“你不是说想赢一次吗”?

这些反馈虽弱,但却也表明她心里还有一团火,她之所以会被昊坤这个拳击手吸引,是因为她在漫无目的游荡街头时,看到有一个人在全神贯注地练拳。

她被这种“专注”触动了,在她得过且过,毫无追求过日子时有个人跟她说“活着怎么也得拼一次”。

在她独自一人时有人靠近她跟她聊人生和梦想,所以她被这个人吸引了,喜欢上他了,但这只是她对自身状态的缺陷的一种投射罢了。

她忘了男人喝酒后就另一副鬼样,她才不是因为喜欢上这个男人所以才练拳,她只是在昊坤身上看到了她最渴望成为的自己,自己缺什么,就爱别人的什么。

当她发现昊坤和别人并无不同,她的状态并不是失恋,而是失望。

后面表妹利用她达到目的也是一样的过程,她错把别人的利用当成需要和认可,她妄想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获得自我认同,所以她一直活在重建期待,又被再次伤害的循环之中,所以她在节目台上有一句“可是为什么总是受伤呢?”

然而,台上台下无人回答她,有些观众也直接跳过这个问题,还直接说杜乐莹的改变很突兀,没有说服力,甚至认为她是因为失恋才化悲愤为动力的,脸真大。

后面她倒下的那一段回忆走马灯,才慢慢展现出她一直以来受到的伤害和失望,和妹妹打了一架却也仍然在房产纸上签了字。

表妹摘下耳机对她的羞辱她听得清清楚楚;前男友和朋友的婚礼她竟然还真去当伴娘;昊坤滚上她的床时问的那句话证明他根本就没有全醉,他都知道他在跟谁睡……伴随《送你一个小红花》这首歌,直接飙泪,坐我旁边的观众也哭得一抽一抽的。

乐莹之所以喜欢拳击,第一是因为专注做一件事启发了她,第二是因为比赛中不管两个对手打得如何头破血流,最终都会抱在一起。后面她和对方真的抱在一起,说了句:“辛苦你了”,何尝不是也说给自己听?

这才是整部电影要表达的东西,有时候生活让我们失望,我可以选择颓废、懒散,但我也可以选择积极,坚持下去。

这又反映了现在的年轻人刚步入社会工作的人的心理状态,就是明明有事情可以做但就是下不了决心去做,只要你走出那一步,先逼一逼自己,就是成功的一步。

电影里的配角也都很意思,谁都不是大好人,也没有人是大坏蛋,即便是出轨自己的前男友和好朋友,充其量只能说他俩不要脸,当然电影是以一种诙谐的角度去诠释这些人,但也蛮真实的。

雷佳音饰演的昊坤没有美化也没有妖魔化,会随地小便、爱说教、空谈理想、被拆穿就会恼羞成怒,但没有大恶的普通男性形象。

沙溢饰演的老板虽然唯利是图,但他在后期说了一句“把欠的课费都补上”说明乐莹已经在拳击馆白了一段时间了,后面他一直让乐莹投降也是真的于心不忍。

妹妹乐丹挖苦“找个好男人嫁了就是赢了”,但当她看到在台上的姐姐那么奋力地战斗,打得头破血流,她低下头的那一瞬间是否觉得自己也应该要有所改变?

你可以发现到那些多少伤害过她的人,都在原地止步甚至往后退,而她已经next level了。

乐莹一直坚持“我要打,我能打”,老板和教练一直让她不要打了,因为打不赢的,但他们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她何尝不知道自己是打不赢的,但她要勇敢一次,奋力一次,拼尽全力去做一次,她所谓的“赢一次”不是“赢得比赛”,而是“赢自己”。

后面比赛结束,从不发分享朋友圈的她终于发了动态,这是第一个她赢了自己的证明和勋章。

我一直以为日版的拍得很好,我看了前面都还好,虽然电影丧丧灰灰的格调我很不适,但最败笔的还是结尾女主角一边哭一边说:我想赢一次但却又和出轨她的男友一起走了。

《热辣滚烫》结局好过日版,输了比赛没有哭哭啼啼,而是虽败犹荣的自豪,前男友找她一起吃东西,她终于说出其实她根本就不喜欢吃牛蛙,前男友问她什么时候有空,她说:“看心情。”

她从一个讨好型人格习惯性迁就别人到开始尊重自己的感受,懂得拒绝,懂得以自己为先,转头毫不留恋走了,在微弱的灯光下她边走边练拳的样子又再次感动到我。这样才对嘛!

当你已经看到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怎么还能够往回?当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了,其它的都不是事儿,看心情。

日版还有一个地方很无语,电影里一直让她寻找精神重生的动力,然后编导的设计是性侵这个情节,很烦这种靠性侵才能觉醒还是黑化的设定,纯纯就是意淫。

你不喜欢《热辣滚烫》,但也不用吹日版的,电影名字《百元之恋》《100 Yen Love》,就是爱情电影基调罢了,我个人更喜欢贾玲本土化后改编的观点,更有意义。

当然这部电影不是没有缺点,一些场景调配欠些火候,比如电视台节目那边可以精简些。

杜乐莹的人设设计可以再深入一点,多面一点。

如果观众必须要有相关的经历才能对这部电影产生共鸣,那也不算好电影,但最起码电影是往认真讲故事的方向去做的。

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诚意,而这份诚意还真的打动了我,当然你可以不接受这种诚意,个人观感和选择不同,但把电影喷得一文不值我觉得很过分,本来就是春节档图个乐,嘻嘻哈哈之余给我一点治愈感也就不错了。

电影里还有一个很巧妙的设计,乐莹租房的时候,中介打开后窗,面朝走廊的窗会因为风力自动打开。

被表妹背刺的那个雨夜里面向走廊的窗突然被吹开,我的关注点都在窗帘的凌乱上,没意识到它为什么会突然打开,直到后面的回忆才突然想起——因为有人打开了房间里的另一面窗。

而这样的暴雨天里,什么原因会打开窗?原来她当时是想自杀。

导演选择把这段放进那一瞬的走马灯回忆里,反而更牵动情绪。《你好,李焕英》也有相似的手法,想来应该是贾玲的风格吧。

那些人说营销太过惹人反感,单说像贾玲这种几乎人人认识的人物,就算她的团队不去铺天盖地买热搜,对于她之前的身材形象和现在的身材形象有这么大的改变,照样也会成为各个平台的热门话题。

我打个比方:“贾玲春节档新电影好励志”以及“贾玲狂瘦50kg”,这两个热搜,你猜网民会比较倾向点击哪一个?

网友越想看哪个话题,宣发就越往哪个话题投钱营销咯,本来就是这样的操作(我阐述事实不带代表我认同,好好理解)。

你要说营销女性课题,陈思诚那部《消失的她》怎么膈应怎么来,还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甚至还买“girls help girls”的营销,然后狂揽几十亿票房,贾玲不比陈思诚值得吗?“减肥”这个营销至少有点励志,男女皆可被启发,这不比空洞的“ghg”好吗,好歹贾玲真的为电影瘦下了50kg,这是实实在在的成绩,陈思诚却没有真正地ghg。

看完电影如果有人对你说:看看贾玲,你也该减减肥了。你就告诉他:我看心情。

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为了自己,而非为别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者更好地成为自己。

0 阅读:0

我在人间写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