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将一条大号卡车轮胎切掉侧面,把一台100cc 两冲程踏板摩托的引擎镶嵌其中,并使用直径80mm的金属管铣出5个滚轮,再用较细的钢管、弹簧等制作支撑结构,然后焊上个车把和硬邦邦的座椅;一辆转弯困难的“单轨履带式摩托车”就这样诞生了!
在不追溯历史的情况下,我们还真应该佩服国外机械大佬,将一堆废旧零部件化腐朽为神奇的聪明智慧和动手能力!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在这辆被喷涂成桔红色的小家伙(下称“小桔”)之后,有位叫爱德华·卢兹亚宁的俄罗斯师傅,又造了一辆更完善的单轨履带摩托车!
而且这辆在2020年全地形车奖杯赛现场亮相的摩托,一经问世就在“油管”获得了500多万的点击量,还被昵称为“仓鼠”。但是,它的正式名称应为:“毛毛虫”全地形单轨履带式摩托车!
这辆单轨履带摩托相比“小桔”,有着更坚固和全面的管式车架。不可动的车把手,也是直接焊在车架上方的复车架上。车把前方是一个储物箱(大灯上方),后面是一个10L的主油箱;在油箱后面是一个国内目前几乎绝迹、长江750那样的“乌拉尔”扇状座椅。
在座椅的后面,还有一个5L备用油箱,开启后还能兼顾储物箱使用。
“仓鼠”的车身侧面呈拉长的六边形形状,继承了“小桔”没有避震器,将动力系统置于单轨履带中间的基因,不过整套机构更加复杂完善。例如定制的专用橡胶履带,比“小桔”的履带要宽要薄。从履带中镶嵌的两排金属槽孔可知,“仓鼠”的驱动机构采用坦克那样带有双排齿牙、呈“H”形的主动轮!该车行走机构的外形,与坦克的倒梯形十分近似,就仿佛将坦克一侧的履带拿出来大做文章。所以整个支撑轮系,可按照坦克标准划分为诱导轮(张紧器)、负重轮和主动轮。
在动力系统方面,这辆“仓鼠”采用一台150cc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配有12伏电池,可电启动。关于这套动力的数值没有具体介绍,只是说源于我国一款踏板摩托的引擎。“玻羊车界”查阅了一下国内标致、力帆、隆鑫等150cc级别摩托的引擎数据,其中标致“姜戈”的150cc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9.3kw;实际排量为149cc的“隆鑫”SR150GT型无极变数发动机,压缩比为10.6:1,最大功率10.5KW,最大扭矩13.6N·m;实际排量相同的“力帆”KPV150型发动机,压缩比相同,1最大功率为10.2KW,最大扭矩13N·m......
“仓鼠”采用无级变速箱+链条驱动方式;该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3km/h,官方建议最高时速控制在20km/h以内。
“仓鼠”车身重量为85kg,车长只有1.05m,车身高度估计在60-80cm左右,车宽即使从车把两端计算,也刚刚超过一个成年男人的肩宽。因为和“小桔”一样的未设计转向机构,又是单轨履带,不能像坦克那样实现差速转向;所以驾驶这两款摩托行驶,要将自行车、摩托上的“压弯”技术发挥到至极,在沙地、雪地这类松软地面尚可;但是在较坚实的地面上,就那么一点点的转向能力——绝对是妥妥的一路向前啊!
如果给这类“单轨履带式摩托车”挖掘一下历史,会发现它并不比德国1.56t的Sdkfz2半履带式摩托车问世晚。1938年2月,就有一款由法国设计师j. lehaitre发明的单轨摩托出现在现代杂志上。而且这辆时速40km/h的摩托,其车身还采取全包裹式设计,就是放到今天也是颇有科幻或蒸汽朋克的味道。
后来,瑞士设计师adrien merciers又发明了一款将350cc发动机“吊挂”在车把下方,带有一个随动尾轮的履带摩托。有一款“单轨摩托+雪橇边斗”的改装挎子,曾让宝马公司从1936年研究到1942年。乃至造飞机的道格拉斯都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即使是在俄罗斯,爱德华·卢兹亚宁的“仓鼠”也不算首创!早就有一款“宽大前轮+后双轮且包裹履带”的“蚂蚁”摩托车问世,据说该摩托能在25cm深雪地上,承载一名驾驶员和30kg货物的情况下,再拖曳约80kg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