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终局时刻:住房养老金

罗sir职话 2024-09-01 17:55:03

极具特色的房屋养老金,这不仅是原创性的,更是独创性的。

初次听到“住房养老金”的时候,我以为是用房子给自己养老,但当我深入了解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自己去给房子养老。

看起来只是前后顺序的差别,但语义一变,可谓是天差地别。

这一次,我提前看到了房地产的终局。

这么说吧,住房养老金一旦问世,潘多拉的魔盒可谓是彻底被打开,打开了就关不上了,正如住房养老金,一旦面世,开弓即没有回头箭。

8月23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在会上说,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进行试点。

按照以往的节奏,这件事应该如同“网号”一样,先是社会意见征求和收集,然后才是出台,而这一次,事前几乎没有任何吹风,不仅仅出乎市场意料,甚至就连长期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我,也大惊失色。

按照发布会上的说法,目前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建立,试点的重点是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住房养老金,事前没有任何吹风,出人意料非同寻常,推出的速度之快,也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快,意味着紧迫,也意味这件事不得不推出。

为什么要出台房屋养老金?

房地产,在国内不算是一个纯粹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它不仅仅是国内GDP增长的引擎,更重要的,房地产还是地方收入的最大来源,没有之一。

在7月的经济会议上,为了解决因为房地产下行而承压的地方财政,相关部门的建议是把消费税下放到地方,但根据测算,这笔费用总额只有万亿元的规模,显然不足以弥补地方收入的缺口。

当时就有很多人提到房地产税,但这个词的揪心程度,又可以和延迟退休相媲美,几乎每次提出来,都会在社会上引发强烈的反响。

这一次,不提房地产税,直接来一个住房养老金,看起来含义变了,但实际上,似乎又没有变。

住房养老金,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维修老损的房子,尽管我国房地产的产权是70年,但考虑到城市内很多小区都是高层密集住宅的电梯楼,加上水泥的使用寿命等限制,70年的产权实际上居住不到50年,如果算上房屋修建、交房再到装修入住,这个时间只会更短。

因此房屋养老金,看起来是房地产税,但至少从字面含义来看,它并不是房地产税。

按照说法,这笔钱是存入公共账户的,并不会被“动用”。

房屋养老金出来了,接下来的数据分析报告就得跟上。

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国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结余超过百亿元,但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10%左右,大量资金沉淀未有效利用,且单项使用率不均。

中指院的分析师也指出,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时代,需要维护、改造的老旧房屋占比快速提升,仅依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难以满足小区维护改造需求,因此需要增量资金入场。

理论成立了,市场也论证了,那么一切都开始合情合理了。

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称,房屋与普通商品相比,生命周期较为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障房屋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必然会出现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乃至更换、重建的费用。

而这类费用,就可以称作“住房养老金”。

按照尹飞的说法,这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体系,主要是使用公共资金、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探索资金筹集渠道,因此,这次建立的住房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的负担。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首先,既然是住房公共养老金账户,那么公共资金从哪里来呢?如果按照地方自行探索的说法,今天的地方财政压力已经极大极大,在地方不可能出钱的原则体系下,这笔钱由谁出?

天上不会掉馅饼,在不增加个人负担的情况下,资金如何筹集?

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这次率先试点的22个城市中,清一色全部都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传统上试点,都会现在对宏观经济影响不那么大的地方,例如三四线城市。

但这一次一口气就公布了22座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试点,为什么要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试点呢?

答案是这些城市的人均收入更高,对那些有房的业主来说,每年一笔“住房养老金”可能也不痛不痒,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弹。

在人口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80后自己没有老去,反而还要先给房子“养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可以宣告终局来临。

住房养老金此番推出,影响几何?

要看影响,先要看地方的财政自给率。

2024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财政自给率能超过100%的,有且仅有上海。

对于庞大的财政缺口,怎么办?

不动产的税费是最容易收的。按照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的说法,在探索公共筹集资金上,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现在网上不少剧透已经来了,其中肯定有很多谣言,但也值得参考。

目前流传最广的,就是按照楼层高度不同,缴费标准不一;最小的是六层以下每平50元,98平每年就是4900元,最大的是22层以上楼房每平数百元,一百多平的大房每年算下来,就是上万元的费用。

但以上这些,仅仅只是“住房养老金”,据说体检费、保险还要另算。

如果说住房养老金是公共账户专项专用的话,那么大概率体检费和保险,就是“花出去的钱”。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次住房养老金、体检费和保险三位一体,应该是有助于缓解地方的收支压力,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去解决地方的财务问题。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可能有杀鸡取卵的嫌疑。

第一,住房养老金是用于未来房屋老旧的维修和检测,那么原先已经交过的房屋修建基金,是不是存在重复缴费的嫌疑?

第二,普通人买房时,房屋价格已经很高了,很多家庭一次性掏空数个钱包,背负三十年房贷,如今在偿还房贷的同时,还要缴纳住房养老金,这可能会压垮那些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的中低收入群体。

第三,当初买房的产权是70年,主体质量是50年,如果没有到使用年限,就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那么这个责任是业主,还是原来的建筑商、销售商负责?

第四,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目前国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10%左右,在维修基建还够用的情况下,推出房屋养老金,本意是什么?

第五,如果全面征收住房养老金,全国如此多的房子,最终的养老金可能高达数万亿元,如此规模的资金,如何保障透明公开,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这也是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无疑会再次摧毁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本就不多的信心,这几乎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的疑问是:从社会经济总效益的角度来看,住房养老金的出现几乎肯定会进一步压制房价,届时国内大量家庭财富还会进一步缩水,由此带来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影响,是否得不偿失?

还是说,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地步?

住房养老金是不是房产税,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不动产的数量高低。

前两年住建部透露过一组数据,称国内现有的房屋数量超过6亿栋,今天还只是在国内22个城市试点,但未来大概率会全国推广。

6亿栋房屋,这笔钱不管怎么算,都是一笔天文数字,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住房养老金一旦全国开征,必然收的钱会大大超过人的养老金。

毕竟我国退休老人高达上亿人,每个月都需要发放养老金,但住房养老金就不同了,使用率只有10%,存的显然比用的快多了。

这个事只要开始试点,市场必然闻风而动,不出意外的话,9月份的房地产数据又会出现一轮暴跌,现在别说是抛售潮了,能够找到接盘侠就算了不起。

房地产从人人持有再到谈之色变,几乎是一夜之间,令人唏嘘。

但更唏嘘的是,我国绝大多数人到今天,月收入还普遍维持在5000-8000元的这个区间值,而这还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还不是三四线城市的收入水平。

住房养老金这笔钱不管用不用,你都需要缴,对几套房的家庭来说,他们会感到棘手,但大不了出租或卖,都可以选择。

但对那些刚需背负三十年房贷的家庭来说,这就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

宏观经济说到底,就是一个循环的体系,既要又要是不现实的,我们要推行住房养老金当然是好事,但能不能先从多套房的高净值人群开始呢?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再想关上,可就难得多了。

房地产的终局来临,但与之相关的牵连实在是太广太广,以致于这一波住房养老金所带来的后果和蝴蝶效应,已经超出了我有限的想象。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6 阅读:564
评论列表
  • 2024-09-01 22:57

    觉得先对富人下手 特别多套几十套的

    星の咏唱者 回复:
    富人的洋房别墅一平50,穷人的大号鸽子笼一平150[得瑟]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