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大肠癌,这个病听着就吓人。” 但凡提到“癌症”两个字,谁能不心里咯噔一下?尤其是大肠癌,这几年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了“热门癌症”,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几乎是“逢体检必提”。
但话说回来,大肠癌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它就像一个“积攒怒气值”的游戏角色,平时你对肠道越不好,它的怒气值就越高,等到爆发的时候,就是癌症找上门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哪些习惯在悄悄“喂养”大肠癌?希望你一样都没有中招。
大肠癌是怎么来的?它不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肠癌的发生,往往是长期不良习惯堆积的结果。通俗点说,大肠癌就是肠道“被逼得没办法了”,那些原本健康的细胞受不了“恶劣环境”,开始“叛变”成癌细胞,逐渐形成肿瘤。
但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肠道息肉到癌变,通常需要5-10年甚至更久。
这就给了我们“干预”的机会——只要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生活习惯,就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容易得大肠癌的人,大多有这4种习惯“大肠癌不是天生的,它偏爱有些特定生活习惯的人。” 如果你平时有以下这些坏习惯,赶紧改,别等肠道“发飙”了才后悔。
1. 爱吃红肉、加工肉,蔬菜水果吃得少“吃得好,不一定对肠道好。” 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条件好了,餐桌上顿顿少不了红肉,比如牛肉、猪肉、羊肉,甚至加上香肠、培根、火腿这些加工肉制品,觉得吃肉才是“硬菜”。
但研究发现,红肉和加工肉吃多了,会显著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这是因为红肉在高温烹饪时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比如杂环胺和多环芳烃,而加工肉中的亚硝酸盐更是“致癌高手”。
这些有害物质在肠道里堆积,刺激肠壁细胞,久而久之可能诱发癌变。
特别提醒: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加工肉列为“一级致癌物”,而红肉被列为“可能致癌物”。
如果你平时红肉吃得多,蔬菜水果却吃得少,肠道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变慢,食物残渣滞留时间长,癌症的风险就更高了。
怎么调整?
· 控制红肉摄入量:每周最好不超过500克(熟重)。
· 少吃加工肉:香肠、培根、火腿能少吃就少吃。
· 多吃膳食纤维:每天吃够500克蔬菜、200克水果,粗粮代替部分精米精面。
2. 久坐不动,运动量严重不足“一天到晚窝在椅子上,肠道也懒了。” 现代人动得越来越少,白天坐办公室,晚上刷手机,周末还躺沙发看剧,一天到晚屁股离不开椅子。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容易让人长胖,还会让肠道“懒惰”。
肠道需要“运动”才能保持通畅,如果长期久坐不动,肠道蠕动减慢,食物残渣和毒素滞留时间过长,就会对肠壁造成刺激,增加癌变风险。研究也发现,缺乏运动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怎么调整?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 平时工作时,隔一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别总坐着不动;
· 饭后散步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 经常便秘,排便不规律“便秘不是小事,它是肠道在‘报警’。” 很多人觉得便秘就是“排便不顺畅”,忍忍就过去了,但其实,长期便秘会让肠道承受更大的“毒素攻击”。
便秘时,粪便在肠道里滞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有害物质(比如吲哚、硫化氢等)会反复刺激肠壁,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尤其是那些平时爱吃高脂肪、低纤维食物,又喝水少的人,便秘问题更严重,肠癌风险也更高。
怎么调整?
·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全谷物、绿叶蔬菜、水果;
·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成年人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
· 如果便秘严重,可以适当使用益生菌或轻泻剂,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抽烟喝酒,肠道“雪上加霜”“烟酒对肠道来说,就是‘双刃剑’。” 抽烟喝酒不仅伤肺伤肝,对肠道的危害也不可忽视。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肠道,导致肠道炎症、细胞损伤,增加癌症风险。
而酒精更是直接“攻击”肠道黏膜,长期喝酒的人,肠道屏障功能会减弱,毒素更容易进入肠道细胞,引发癌变。研究显示,长期吸烟者和酗酒者患大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0%以上。
怎么调整?
· 如果抽烟,尽早戒烟;
· 如果喝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约2两白酒),女性不超过15克,但最好滴酒不沾。
医生的叮嘱:肠道健康,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它健康了,身体才有保障。” 大肠癌虽然可怕,但它也是少数可以通过生活习惯干预来预防的癌症。以下几点建议,能有效降低大肠癌风险:
1. 定期筛查: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肠道息肉史的人,建议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3. 保持体重:肥胖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风险。
4. 戒烟限酒:烟酒是多种癌症的“帮凶”,想要肠道健康,最好直接戒掉。
5. 多动少坐:每天坚持运动,减少久坐时间,让肠道保持活力。
大肠癌早期信号,别拖了才后悔大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以下几个信号一定要警惕:
· 大便习惯改变:比如便秘和腹泻交替、大便变细;
· 便血:大便中带血,颜色可能是鲜红或暗红;
· 腹痛腹胀:尤其是饭后腹部不适,伴随排便困难;
· 体重下降: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伴随乏力、贫血。
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尽早就医,别拖着不管。
医生的总结:肠道健康,从好习惯开始大肠癌并非不可预防,它是生活方式“喂养”出来的。远离红肉加工肉、少久坐、多运动、戒烟限酒,肠道健康才能有保障。
别让坏习惯拖垮了身体,特别是肠道这个“默默无闻的功臣”,它健康了,身体才有底气。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提个醒,肠道健康,从今天开始改变!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肠癌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1年版。
2. 《红肉与加工肉摄入对癌症风险的研究》,《营养学杂志》,2022年第5期。
3.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科普文章《如何预防大肠癌》,2023年更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