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报告梳理了近二十年(2003-2024年间)化工行业试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在案例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建议,供大家参考。
化工行业试生产是指在企业大规模正式生产之前,为确保生产流程、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以及产品质量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所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和测试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按照既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通过实际运行检测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契合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技术问题,确保在正式投产时能够平稳、高效地运行,避免因设计缺陷、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试生产过程是项目中交到正式生产前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试生产过程中一旦风险辨识不到位,方案、流程执行不严格,应急处置不当,均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系列惨痛的试生产案例告诉我们,必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压紧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生产准备,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为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并梳理了近二十年(2003-2024年间)发生的试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在案例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近二十年试生产典型事故案例汇总
时间
事故发生地
事故简述
事故亡人
作业环节
事故类型
事故原因
2003年9月16日
浙江省
2003年9月16日22时17分左右,位于衢州市常山县生态园区的浙江省常山富盛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9号反应釜发生化学爆炸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9月16日16时,9号釜开始投料,17时30分左右,投料完毕。18时17分,供电部门在未通知停电的情况下,该企业用电线路被拉闸停电,供水也因此同时停止。反应釜超温超压,22时,9号反应釜发生爆炸。
3人死亡,5人轻伤
投料反应
爆炸
在突然停电和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升高的情况下,反应釜未能及时有效泄压,在能量不断聚集后,造成9号反应釜严重超压,从而引起9号釜爆炸。
2006年7月28日
江苏省
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1号厂房(2400平方米,钢框架结构)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22人,受伤29人,其中3人重伤。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28日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
死亡22人,受伤29人
向氯化反应塔投料
爆炸
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立即停车,而是错误地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2,4-二硝基氟苯)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并最终导致其分解爆炸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07年7月11日
山东省
2007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轻伤
9人死亡、1人受伤
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
爆炸
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存在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管线使用前没有试压等严重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2011年1月6日
新疆
2011年1月6日4时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万吨合成氨、21万吨尿素煤气综合利用生产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合成车间脱碳泵房内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发生在室外冷凝管线出现冰冻堵塞,采用电阻丝通电伴热冷冻凝管道,进饱和塔的闸阀已关闭,为解冻放水需要,导淋处于开启状态。因闸阀内漏,随着伴热解冻,饱和塔内的焦炉煤气反窜至冷凝液管线导淋,致使煤气从导淋口逸散脱碳泵房空间。
3人死亡,1人轻伤
冷凝管道伴热解冻
中毒
在试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缺陷和极寒天气等多种原因,造成设备失效,致使饱和塔内焦炉煤气反串至脱碳泵房,导致事故发生。
2012年2月16日
甘肃省
2012年2月16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乐富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该公司使用五硫化二磷、三混甲酚反应生产25号黑药,反应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通过真空系统吸到碱液池吸收。但事发时该公司反应釜抽真空设备损坏停用,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冒险作业,从反应釜搅拌轴封处泄漏的硫化氢气体致一人死亡,其他人员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盲目施救,致使事故扩大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
3人死亡
反应生产25号黑药
中毒
25号黑药是一种选矿药剂。三混甲酚和五硫化二磷在反应釜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反应生成25号黑药,并放出硫化氢气体,为了防止硫化氢气体中毒,25号黑药生产必须在密闭的反应釜内负压生产,反应釜内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通过负压管道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到碱液池(硫化氢吸收系统)进行吸收,乐富公司25号黑药生产装置中水环式真空泵因长期停产腐蚀破裂,无法使用,与生产系统完全断开。达某、刘某二人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在正压状态下冒险作业,从反应釜搅拌轴头(填料压盖密封)泄漏的硫化氢气体致其死亡,其发现后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盲目施救,因而中毒死亡。
2012年5月16日
江西省
2012年5月16日上午7时45分左右,江西海晨鸿华化工有限公司磺化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00余万元。2#磺化釜发生冲料现象,冒出大量白烟,烟气有刺激性气味,吸入后昏迷,随后发生两次爆炸,事故发生时,安全联锁没有发挥作用。
3人死亡、2人受伤
磺化反应釜内进水
爆炸
由于水进入2#磺化釜内,与氯磺酸发生剧烈放热反应,诱发硝基苯以及磺化反应产物发生剧烈分解反应,发生爆炸。
2013年10月8日
山东省
2013年10月8日17时56分许,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3#、4#焦炉工程5万m3稀油密封干式煤气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200万元。2013年9月25日气柜内活塞密封油液位呈下降趋势,9月30日气柜内10台气体检测报警仪频繁报警,10月1日密封油液位普遍降至200mm以下,人一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10月8日气柜突然发生爆炸。
10人死亡,33人受伤
干式煤气柜生产运行
爆炸
气柜运行过程中,因密封油粘度降低、活塞倾斜度超出工艺要求,致使密封油大量泄漏、油位下降,密封油静压小于气柜内压力,活塞密封系统失效,造成煤气由活塞下部空间泄漏到活塞上部相对密闭空间,持续大量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化学爆炸。
2014年7月7日
云南省
2014年7月7日17时10分,云南省曲靖众一合成化工有限公司煤焦油深加工循环示范工程1500t/a永固紫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合成一厂一车间氯苯回收系统氯苯回收塔(浓缩塔)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0万元。氯苯回收塔(浓缩塔)导热油换热器出口温度、压力异常升高,在排查过程中回收塔发生事故。
3人死亡,4人受伤
氯苯回收系统氯苯回收塔(浓缩塔)
爆炸
1.氯苯回收塔(浓缩)(E520)塔底AO-导热油换热器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导热油换热器内漏)。氯苯回收塔(浓缩)(E520)塔底AO-导热油换热器中的管程高温导热油泄漏进入壳程中与氯苯残液混合,进入氯苯回收塔(浓缩塔)致塔内温度升高,残液气化压力急剧上升导致氯苯回收塔爆炸和燃烧。2.未按设计要求安装温控调节阀。通过现场检查,氯苯回收塔(浓缩塔)(E520)塔底AO-导热油换热器的导热油进口阀门控制只安装了现场操作的“截止阀”,不具备自动调节的功能。当回收塔(浓缩塔)塔底温度、压力出现异常情况并超过工艺参数正常值范围时,“截止阀”不能自动调节和及时调控。
2014年9月7日
宁夏
2014年9月7日15时45分左右,宁夏捷美丰友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园区B区)东南角火炬装置区域,发生一起因氨气液混合物从主火炬筒顶部喷出并扩散,造成火炬装置周边约200米范围内41人急性氨中毒,大约1000株树木、2000平方植被受损枯黄。主要为氨压缩机伸缩过程中一段氨冷气压力最高涨至0.9216MPa后安全阀起跳,位于厂东南角氨火炬顶部有大量气液夹带物喷出,并有液体随着火炬管壁下落、扩散,造成火炬周边空气中氨浓度骤升。
急性氨中毒41人
氨压缩机高压缸干气密封泄漏量大,停氨压缩机进行抢修
中毒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设置在壳侧设备出口管线上(保护二手设备)的01E0507和01E0508安全阀均为气液两相,在氨蒸发器01E0507安全阀PRV01E0507起跳后,液氨直接进入氨事故火炬管线,加之氨事故火炬未按国家强制性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要求在氨事故放空管网系统上设计、安装气液分离罐,致使液氨从事故火炬口喷出,气化后迅速扩散。
2015年2月19日
湖北省
2015年2月19日8时22分许,位于湖北省枝江市枝江经济开发区姚家港化工园的宜昌富升化工有限公司硝基复合肥建设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燃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69.28万元。更换配料,北塔1#混合槽物料温度高于上限,物料停留时间过长,物料中硝酸铵受热分解,发生燃爆。
5人死亡,2人受伤
北塔更换配方的试生产工作
爆炸
由于北塔1#混合槽物料温度长达1小时19分钟高于工艺规程控制上限175℃,7时9分至8时9分,实际温度介于185℃~200℃之间运行,且物料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物料中硝酸铵受热分解,温度持续上涨,8时22分瞬间最高温度达629.95℃,期间1#和2#混合槽相继冒槽,料浆流至100.5米层和96米层平台,发生高温分解燃爆。
2015年4月6日
福建省
2015年4月6日18时56分,位于漳州古雷的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二甲苯装置发生爆炸着火重大事故,造成6人受伤(其中5人被冲击波震碎的玻璃刮伤),另有13名周边群众陆续到医院检查留院观察,直接经济损失9457万元。二甲苯装置在停产检修后开车时,二甲苯装置加热炉区域发生爆炸着火事故,导致二甲苯装置西侧约67.5米外的607、608号重石脑油储罐和609、610号轻重整液储罐爆裂燃烧。
6人受伤
二甲苯装置在停产检修后开车
爆炸
在二甲苯装置开工引料操作过程中出现压力和流量波动,引发液击,存在焊接质量问题的管道焊口作为最薄弱处断裂。管线开裂泄漏出的物料扩散后被鼓风机吸入风道,经空气预热器后进入炉膛,被炉膛内高温引爆,此爆炸力量以及空间中泄漏物料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力量撞裂储罐,爆炸火焰引燃罐内物料,造成爆炸着火事故。即:有焊接缺陷的管线41-8"-PL-03040-A53F-H受开工引料操作波动引起的液击冲击,21号焊口断裂,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015年8月31日
山东省
2015年8月31日23时18分,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万吨改性型胶粘新材料联产项目二胺车间混二硝基苯装置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26万元。硝化装置投料试车过程中因硝化机控温系统不好、冷却水控制不稳定以及物料管道阀门控制不好,造成温度波动大,运行不稳定停车,第三次投料试车过程中硝化机温度波动较大,停车处理,为防止硝化再分离器中混二硝基苯凝固,车间人员违规将硝化再分离器下部物料放净管(DN50)上的法兰(位置距离地面约2.5m高)拆开并打开位于装置二层的放净管道阀门,化再分离器中的物料自拆开的法兰口处泄出,放料2~3分钟后,硝化装置发生爆炸。
13人死亡,25人受伤
硝化装置投料试车
爆炸
车间负责人违章指挥,安排操作人员违规向地面排放硝化再分离器内含有混二硝基苯的物料,混二硝基苯在硫酸、硝酸以及硝酸分解出的二氧化氮等强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自高处排向一楼水泥地面,在冲击力作用下起火燃烧,火焰炙烤附近的硝化机、预洗机等设备,使其中含有二硝基苯的物料温度升高,引发爆炸,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15年8月31日
山东省
2015年8月31日23时18分,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源公司”)新建年产2万吨改性型胶粘新材料联产项目二胺车间混二硝基苯装置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26万元。
13人死亡,25人受伤
试生产
爆炸
车间负责人违章指挥,安排操作人员违规向地面排放硝化再分离器内含有混二硝基苯的物料,混二硝基苯在硫酸、硝酸以及硝酸分解出的二氧化氮等强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自高处排向一楼水泥地面,在冲击力作用下起火燃烧,火焰炙烤附近的硝化机、预洗机等设备,使其中含有二硝基苯的物料温度升高,引发爆炸,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16年4月25日
江西省
2016年4月25日1时18分左右,位于樟树市盐化工基地化工园区的江西樟江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樟江公司)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燃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左右。
3人死亡,1人轻伤
停车处理过程中
爆炸
企业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试生产准备阶段,往生产系统中添加工作液时,氧化塔中的氧化工作液(主要成分为:2-乙基蒽醌、重芳烃、双氧水和磷酸三辛酯等)呈碱性(要求氧化液呈弱酸性)。企业在进行紧急停车后,刘某丁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处理时判断不全面,企图回收利用不合格工作液,违规将氧化工作液泄放至酸性储槽中,并违规打开酸性储槽备用口添加磷酸,企图重新将氧化工作液调成酸性。但酸性储槽中的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分解并放热,产生高温和助燃气体氧气,引起密闭的储槽容器压力骤升而爆炸,同时,引燃了氧化工作液,造成爆燃事故。
2017年2月17日
吉林省
2017年2月17日8时50分,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原石化公司”)江南项目发生较大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90万元。作业人员在安装原料水罐远传液位计动火作业中,引爆罐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
3人死亡
加氢车间汽油改质装置试车原料水罐动火作业
爆炸
作业人员在安装原料水罐远传液位计动火作业中,引爆罐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
2018年6月18日
吉林省
2018年6月18日10时50分许,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柴岗兴发糠醛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600万元,水解过程中发生。
3人死亡、3人受伤
水解过程
爆炸
农安县柴岗兴发糠醛有限责任公司违反法律规定,私自加装4台水解锅,未在锅炉分气缸上按设计要求设置安全阀,班长兼水解工甲违反操作规程私自离岗,未在规定时间内开启蒸汽出口阀,从而导致10#水解锅运行压力不断升高,超过承受极限,发生爆炸。
2018年12月18日
江苏省
2014年4月16日上午10时,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的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造粒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引发大火,导致造粒车间整体倒塌,造成9人死亡,8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594万元。在1#造粒塔正常生产状态下,没有采取停车清空物料的措施,维修人员直接在塔体底部锥体上进行焊接作业导致粉尘爆炸。
9人死亡,8人受伤
检维修
中毒
在1#造粒塔正常生产状态下,没有采取停车清空物料的措施,维修人员直接在塔体底部锥体上进行焊接作业,致使造粒系统内的硬脂酸粉尘发生爆炸,继而引发连续爆炸,造成整个车间燃烧,导致厂房倒塌。
2018年12月25日
新疆
2018年12月25日16时30分,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回转石灰窑装置发生闪爆事故,造成7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98万元。在回转石灰窑试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
7人死亡、14人受伤
回转石灰窑试生产
爆炸
回转石灰窑点火前已通入煤气和空气,从窑头到除尘器整个回转窑系统空间形成混合爆炸气体,当火把送入窑炉内烧嘴口附近时,迅速发生爆炸。
2020年2月11日
辽宁省
2020年2月11日19时50分左右,辽宁先达烯草酮车间发生一起较大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投料错误导致丙酰三酮和氯代胺在储罐内发生反应。
5人死亡,10人受伤
投料
爆炸
烯草酮工段一操未对物料进行复核确认、二操错误地将丙酰三酮与氯代胺同时加入到氯代胺储罐V1428内,导致丙酰三酮和氯代胺在储罐内发生反应,放热并积累热量,物料温度逐渐升高,反应放热速率逐渐加快,最终导致物料分解、爆炸。
2020年8月3日
湖北省
2020年8月3日17时39分左右,湖北省仙桃市蓝化有机硅有限公司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发生爆炸的装置未经正规设计,违法私自组织建设开工,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
6人死亡、4人受伤
清理分层塔内积液
爆炸
超量的丁酮肟盐酸盐在相对密闭空间急剧分解放热,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导致爆炸。
2020年9月14日
甘肃省
2020年9月14日22时01分,位于甘肃高台工业园区盐池工业园(以下简称盐池工业园)的张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邦公司)污水处理厂发生较大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程将盐酸快速加入含有大量硫化物的6号废水池内进行中和产生硫化氢导致人员中毒。
3人死亡
废水中和
中毒
企业污水处理厂当班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将盐酸快速加入含有大量硫化物的6号废水池内进行中和,致使大量硫化氢气体短时间内快速溢出,且当班人员在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等有毒混合气体,导致人员中毒,造成3人死亡。
2021年3月5日
江西省
2021年3月5日15:20分,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二厂708车间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燃并引发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无人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8.6万元。
1人死亡
试生产
爆炸
经调查认定,企业车间双锥真空干燥器内部爆燃移位,造成操作工受撞击死亡,并引起火灾。事故直接原因是车间双锥真空干燥器与真空管相连的旋转接头处密封缺陷,吸入空气与双锥真空干燥器内乙醇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双锥真空干燥器内的粉状物料转动产生静电火花,引发双锥真空干燥器内部爆燃,同时导致现场存放的200L回收乙醇桶燃烧,引起火灾。
2021年10月22日
内蒙古
2021年10月22日,巴音敖包工业园区内蒙古中高化工有限公司氧化车间发生闪爆,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
4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
在处理蒸发出料泵管道堵塞作业
爆炸
企业在处理蒸发出料泵管道堵塞作业中,磁力循环泵吸入空气造成泵腔内物料断流,泵腔内物料遇高温部件放热分解与空气混合后产生爆炸,爆炸所产生的压力造成再沸器下封头冲落到氧化蒸发釜釜底连接管道导致釜底阀断裂,氧化蒸发釜内的高温物料泄喷后遇到爆炸残留明火,发生闪爆和物料燃烧。
2021年10月26日
山东省
2021年10月26日5时31分,位于淄博市高青县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鼎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鼎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受伤,直接损失约342万元。
1人受伤
试生产
爆炸
1.丁二烯泄漏原因种子制备釜R1001A设计压力:1.1MPa,设计温度:150℃;气液分离器V1030B设计压力:-0.1MPa,设计温度:115℃。R1001A在进行第二批投料、反应操作前,R1001A与V1030B之间的气相手动阀“A阀”没有关闭,因此在R1001A反应期间,两台设备气相管线连通,V1030B同样承受0.7MPa左右的反应压力。V1030B长时间超压导致设备视镜破裂,大量未反应的丁二烯从视镜破口气化、漏出。2.点火源泄漏出的丁二烯向厂区北部扩散后,生产厂房、厂区西北角门卫室和北围墙外侧洼地等地方均存在丁二烯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当门卫室屋顶东向照明灯按照时控开关设定断电关闭时,交流接触器触电产生的电火花首先引爆了门卫室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继而引起厂区各处发生连续爆炸。
2022年1月5日
河南省
2022年1月5日14时08分22秒,河南宇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天化工”)3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精制装置原料罐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7.9万元。
3人死亡
检维修
爆炸
该起事故直接原因为T4207储罐动火前未进行清洗、置换,残存蒽油挥发出的低闪点物质萘、苯并噻吩、1-甲基萘、2-甲基萘、1,6-二甲基萘等可燃蒸汽与罐内空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外来施工人员贾康、杜玉明违反有关规定,在尚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情况下,擅自冒险对T4207储罐人孔处进行焊接作业。焊接高温引起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体损毁,罐内物料冲出起火。
2022年2月22日
陕西省
2022年2月22日14时17分,陕西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翼煤化公司)在新建6号兰炭炉试生产调试期间,3名维修人员在文氏塔顶违规动火作业发生闪爆,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3人死亡
试生产
爆炸
事故单位6号文氏塔进行试验试漏时,试漏使用的含氨循环水中可燃轻组分经过长时间挥发,导致大量可燃气体在文氏塔内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操作工在作业前,虽然对文氏塔进行了四十多分钟的蒸煮置换,但因未打开上人孔盖,未形成通风换气的吹扫系统,更没进行专门的吹扫作业,最终导致塔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在作业前没有能置换出去,是爆炸事故形成的直接原因。
2022年6月16日
甘肃省
2022年6月16日18时56分,兰州新区泰川园区甘肃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固体废料处理车间(污泥处理工段)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90.45万元。一期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2021年9月开始试生产。事发时乙班操作工从干燥机出料口推出第8带母液固废,此时母液固废干燥时间比正常延长了4小时,随即干燥剂出料口附近出现白烟和火焰,发生2次爆炸。
6人死亡、8人受伤
污泥处理
爆炸
6月10日,甘肃滨农公司固废车间(污泥工段)内干燥机出现故障维修后,并未恢复正常,6月15日15时又发生故障。事故发生当天,母液固废经过干燥机内真空干燥,达到放料状态后,但干燥机未能正常出料。当班人员在干燥机未停车、持续加热的情况下,对卸料阀进行维修,导致母液固废在干燥机内加热时间延长约4个小时。干燥机持续加热,内部热量难以散发、持续累积,导致母液固废所含的氯酸钠与有机物的反应放热,并进一步引起有机物的分解放热,外部加热和内部反应分解放热共同引起干燥机内部温度与压力均急剧上升,发生爆炸(第1次爆炸),爆炸使干燥机破碎解体,并在周边数米内形成局部空间的高温、高压状态,并伴随有火光、强烈冲击波及高温金属碎片的产生,以上局部空间内的爆炸综合效应随即殉爆临时堆存在干燥机东侧约5米的8袋干燥后的含有氯酸钠、有机物和盐的母液固废中的部分物料。(第2次爆炸)
2022年11月18日
浙江省
2022年11月18日15时45分,位于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的浙江天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8000t/d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发生一起较大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24.7万元。该项目于2021年7月开始建造,2022年10月开始试生产调试,事故发生时处于生产调试阶段。鑫嘉公司、鑫广公司员工在污水预处理设施试运行调试中,发现亚铁药剂储存池往外输送的管道发生堵塞,王*翱决定用清水进行冲洗(口头方案)。但11月18日实际操作中,作业人员张*鹏、陈*祥擅自抽取厌氧池中的污水进行冲洗。厌氧池污水冲入亚铁药剂储存池后,药剂溶液中夹杂的浓盐酸被稀释,氢离子和氯离子的水合过程大量放热,剧烈的放热反应和冲击扰动导致亚铁药剂储存池中的氨基甲磺酸、环八硫分解产生硫化氢,会同池内原有的硫化氢大量积聚,导致进入池内的作业人员中毒。
4人死亡,2人受伤
亚铁储存药剂池清理作业
中毒
鑫嘉(鑫广)公司试运行期间擅自改变技术方案,使用氯化亚铁(含强酸、氨基甲磺酸、环八硫等杂质)替换硫酸亚铁作为污水处理絮凝剂;药剂池清理作业人员违规使用厌氧池污水冲洗亚铁药剂储存池,引起放热反应产生硫化氢;冲洗作业期间,张*鹏违反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规程,进入亚铁药剂储存池,导致自身中毒窒息昏倒;陈*祥等5人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2023年12月20日
福建省
2023年12月20日8时13分,中国化学工程天辰泉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环氧丙烷装置产品分离单元粗产品缓冲罐V-4215区域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93万元。
1人轻伤
环氧丙烷装置试生产
爆炸
粗产品缓冲罐出口管路气动调节阀故障关闭,导致粗产品缓冲罐超压发生泄漏,可燃物料沿人孔法兰泄漏至大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泄漏物料高速冲刷产生静电引发空间爆炸。高温引发粗产品缓冲罐内环氧丙烷和甲醇急剧气化,造成粗产品缓冲罐超压爆炸。
2003年9月16日
浙江省
2003年9月16日22时17分左右,位于衢州市常山县生态园区的浙江省常山富盛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9号反应釜发生化学爆炸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9月16日16时,9号釜开始投料,17时30分左右,投料完毕。18时17分,供电部门在未通知停电的情况下,该企业用电线路被拉闸停电,供水也因此同时停止。反应釜超温超压,22过,9号反应釜发生爆炸。
3人死亡,5人轻伤
投料反应
爆炸
在突然停电和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升高的情况下,反应釜未能及时有效泄压,在能量不断聚集后,造成9号反应釜严重超压,从而引起9号釜爆炸。
2006年7月28日
江苏省
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1号厂房(2400平方米,钢框架结构)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22人,受伤29人,其中3人重伤。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28日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
死亡22人,受伤29人
向氯化反应塔投料
爆炸
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立即停车,而是错误地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2,4-二硝基氟苯)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并最终导致其分解爆炸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原因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9月-2024年4月,全国工业领域在试生产期间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29起,从事故发生时间(月份)、发生省份(地理位置)、作业环境和事故类型四个维度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因统计事故数据基数有限,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仅供参考):
1、事故发生时间分析
统计分析29起试生产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月份,如下表所示:
事故发生月份柱状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试生产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在二月份(26%)、七月份(10%)、八月份(10%)、九月份(10%)、十二月份(10%)的起数占到事故总数的66%,其中,二月份发生事故的频率最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二月份往往包含了中国的农历新年(春节)。春节前,企业可能面临年度生产计划的压力,急于加速试生产进程以期尽快实现商业化生产,这种情况下可能忽视必要、完整的安全检查、调试验证和人员培训,甚至存在违章作业、冒险操作等行为,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春节后,随着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返工的人员可能存在精神状态不足、操作技能生疏、设备维保欠佳、安全检查不彻底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开展试生产这种高度复杂和敏感的阶段,这些因素均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②二月份正处于冬季末尾,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将严重影响生产、储存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企业生产操作人员的户外作业,如设备保温措施不足导致冻结、破裂,低温、雨雪影响设备启动和运转,湿滑、结冰地面可能增加作业风险等,也将间接增加试生产事故风险。
因此,二月份试生产事故多发可能与春节效应、气候因素、赶工期压力、管理疏忽、新员工入职、设备冷启动问题、供应链波动等多种因素有关。要降低二月份试生产事故风险,企业应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加强设备检查保养、人员培训教育、安全管理落实等工作,确保试生产过程的安全有序。
2、事故发生地分析
统计分析29起试生产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省份,如下表所示:
事故发生省份
事故起数
福建省
2
甘肃省
3
河南省
1
河北省
2
吉林省
2
江苏省
2
江西省
3
辽宁省
1
内蒙古
1
宁夏
1
山东省
5
陕西省
1
新疆
2
云南省
1
浙江省
2
通过对事故发生所在省份分析,试生产事故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省,甘肃省、江西省紧随其后。山东省作为化工第一大省,无论从化工生产规模还是化工企业数量,都是全国最大的省份,部分地市将化工列为主导产业,开辟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化工园区,这些化工聚集区内,中小企业多,新增项目多,危化品生产经营规模和仓储运输量大,管理难度大。一些新建项目因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对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但企业急于发展,往往仓促试车,进而酿成悲剧。
甘肃省、江西省作为中西部省份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也积极开辟化工园区,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政策环境,但部分转移项目本质安全水平低是试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3、事故类型分析
统计分析29起试生产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事故类型,如下表所示:
事故类型
事故起数
爆炸
23
中毒
6
事故发生类型饼状图如下所示:
通过对事故发生类型分析,试生产最易发生事故为爆炸事故(79%),原因是对于新开发的产品的试生产过程,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腐蚀性等可能尚未完全掌握,可能导致物料自燃、热稳定性差、反应放热剧烈等,易反应失控引发爆炸事故。试生产中毒事故(21%)发生的概率也比较大,试生产阶段采用的新工艺可能存在未知的化学反应、副产物生成、物料泄漏等风险,尤其是对于新化学品或未工业化生产的化学品,其毒性、挥发性、腐蚀性等特性可能尚未完全掌握,增加了中毒事故的可能性。试生产现场的通风排气系统尚未完全调试完成,或者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将导致有毒有害气体不能有效排出,积聚在工作区域,增加现场人员中毒风险。
4、事故级别分析
统计分析29起试生产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事故作业环节,如下表所示:
事故级别
事故起数
事故级别
事故次数
一般事故
3次
较大事故
21次
重大事故
5次
事故级别对比图如下所示:
试生产事故中较大事故占比72%,较大事故占比较高说明了以下问题:
1.高风险性质:
试生产阶段往往涉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首次应用或集成,这些因素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尚未经过充分验证,新设备可能存在建设标准低、设计缺陷或安装调试不完善,这些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且由于是首次投入运行,生产现场极易因设备调试维修、工艺分析研究等因素导致人员较为集中,一旦发生事故,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2.预防与控制措施不足
较大事故占比高意味着企业在试生产前的安全准备工作不充分,未能有效识别并管控潜在的重大风险源,例如在试生产前的工艺风险评估、方案审查、操作规程和操作法的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等方面存在不足。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效方能够显著降低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3.管理与监督薄弱
试生产期间,企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机制尚不成熟或管理标准规范也不完备。这包括对试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对异常情况的快速响应、对违章作业的严格查处、对安全制度的严格执行等。较大事故占比高可能反映企业在试生产阶段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4.应急响应能力欠缺
试生产中较大事故占比高还表明企业在应对突发事故时的应急响应能力不足。这体现在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实用性、应急资源的配备、应急演练的效果与质量、事故初期的快速响应等方面。有效的应急响应有助于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升级。
综上所述,试生产事故中较大事故占比最高揭示了试生产阶段面临的高风险性、预防与控制措施的不足、管理与监督的薄弱、应急响应能力的欠缺以及存在的行业监管薄弱等问题。这要求企业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操作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并倡导行业与监管部门加强对试生产阶段的安全监管与指导,共同努力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三、防控措施建议
(一)企业层面的管理措施
1、强化风险评估与防控
①在试生产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并量化工艺风险、设备风险、操作风险等,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②对新工艺、新设备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和安全评审,确保设计合理、设备可靠。
③对试生产过程进行动态风险监控,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风险防控策略。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①建立健全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法、应急预案、安全检查、教育培训、事故报告与调查等。
②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防止违章作业。
③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
①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②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性能测试,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工艺要求。
③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维修,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①制定和完善试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资源调配、应急行动程序等。
②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③建立应急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协调各方资源进行应急救援。
5、强化安全文化与责任落实
①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②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③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6、加强与外部合作
①与行业专家、科研机构、设备供应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安全信息和经验,提高试生产安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②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监管要求,主动接受监管,提高试生产安全管理的合规性。
(二)非常规作业环节的管控措施
1、严格作业审批与监护
①作业前安全分析(JSA)的有效开展与措施落实确认。
②所有非常规作业必须事先进行作业许可审批,确保作业方案、风险评估、安全措施等得到充分审查和批准。
③作业现场应有专门的监护人员全程监督,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安全规程,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章行为。
2、强化作业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掌握相关工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②作业人员资质应定期复审,确保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3、落实个体防护措施
①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呼吸防护器等,防止直接接触有害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②个体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4、加强作业环境监控
①对作业现场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气含量、可燃气体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②对作业现场的通风、照明、噪声、温度、湿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5、规范物料处理与储存
①物料的搬运、装卸、储存必须遵守安全规程,防止物料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②特别是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料,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减少人工操作、隔离储存、定期检查等。
6、强化应急响应能力
①制定和完善试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资源配备、应急启动程序等。
②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③建立应急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协调各方资源进行应急救援。
7、明确员工安全责任
①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理念。
②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每名员工。
③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