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初期创始人是“林罗刘谭”,然而作为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却说:“把我的名字划掉吧。”
一提到解放战争中,最著名的军队那必须是第四野战军,提到第四野战军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核心人物“林罗刘”。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辽沈战役时,发送的电文最先是“林罗谭刘”,到中期成了“林罗刘谭”,可到战争后期发送的电报就没有了“谭”。
同样作为四野的核心人物,谭政到后期为什么被放到了最后?又为什么会被“除名”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谭政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六岁时被送入当地蒙馆读书,因此结识了大他三岁的陈赓。
谭政和陈赓两家是三代世交,陈赓祖上是有名的武将之家,谭政是书香门第。
两人一起读了几年私塾,借住在陈赓家的谭政,还和他的妹妹谈起了恋爱。当时两家都是当地有名的富绅,正可谓门当户对,最后二人也喜结连理。
陈赓
1927年,在陈赓的影响下,谭政决定弃笔从戎,参加毛泽东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同年便加入共产党。
作为早期的秀才兵,谭政很快被毛主席注意到,并成为毛主席的首席秘书,与毛主席共事15年之久。
在和毛主席工作的时间里,谭政除了协助毛主席起草各项决议书以外,还学到了毛主席处理方式的思维方式和极强的指导能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1929年,古田会议以后,谭政为了落实大会精神,加强思想纪律建设,在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所写的《古田会议决议》。毛主席对此项决议书非常满意,令人打印出来,在晋西部队广为流传。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谭政所写的《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充分得到了中央的认可,他所提出的“政治工作的基础就是党的工作方向,党组织在进行政治工作时,应该让党组织和政治融为一体”。其中多条论述被中央领导人转述并给予肯定。
八年抗战期间,谭政所撰写的论文,不仅更加明确了新四军、八路军的政治工作路线,还提高了我军整体的政治思想。
后排左三为毛泽东、左七为罗荣桓、左八为谭政
延安时期,谭政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思想,积极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在军队时,毛主席有很多决定就是在和谭政聊天时决定的。
相比于谭政,刘亚楼的经历就略显逊色。虽然在职位上算是与之持平,但刘亚楼并没有和毛泽东有过更多的接触。
并且相比于性格低调内敛的谭政,刘亚楼性格刚烈,脾气火爆,做事风风火火。和谭政相比虽然没有更高的政治地位,但在解放战争爆发以后,刘亚楼带兵奔赴前线,显示了强大的存在感。
刘亚楼出生在福建省,在1939年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时被授予少校军衔,期间还被邀请加入苏联国籍,但刘亚楼婉言谢绝了。
学成归国的刘亚楼在东北局副书记罗荣桓的推荐下,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8年被任命为东北野战军第一参谋长,成为天下名将。
古田会议期间,刘亚楼跟随红四军生活学习。会议结束后不久,他从学校毕业,先后担任连长、营长。刘亚楼坚决执行古田会议所提出的决议:兵民平等,发挥民主的行事作风;增强战斗力,减少人员伤亡;把严格的纪律运用到生活中,不准迟到,着装整齐等。
1930年秋,由于参与黄陂围、石城两次战争中表现突出,刘亚楼荣升为红十一师政委。
为扩大红军队伍规模,增加物资储备量,红一、五军团利用反围剿间隙,攻打了赣州。在漳州战役中,毛泽东亲自选定的十一师作为主力军队,一路所向披靡,成功缴获两驾国民党飞机。在红军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拥有两架飞机可谓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再后来乐安战役中,红十一军又击落一架飞机。刘亚楼也是和飞机有缘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了首任空军司令。
刘亚楼做事风风火火,谭政做事慢条斯理。二人性格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在军队中所负责的内容不同。
刘亚楼雷厉风行,擅长上阵杀敌,成为军队的主心骨;谭政谦和内敛,擅长政治决策,成为政治的风向标。
二人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各自发挥不同的才能,是东北野战军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增强,提高军队凝聚力。
1948年,东野司令部采用代号数字制,刘亚楼103,谭政104。但这意味着刘亚楼的职务、贡献更高吗?
当然不是,这个数字只是一个代号,没有排名之意。打比方说,东野副司令员周保中没有代号,他在军种的职务却比刘亚楼要高得多。
按当时在军中的影响力,谭政要比刘亚楼高一些,所以当时电报的署名一直是“林罗谭刘”,但年轻气盛的刘亚楼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心里有些不满,于是就改成“林罗刘谭”。
谭政发现此事以后并没有生气,只是笑着说:“别加我名字就好了。”后来就变成“林罗刘”。
身边的战友都替谭政抱不平,认为按他的资历,排在第三完全是实至名归,没必要谦让,而且就算排在最后也没必要直接去除。
谭政没有仔细解释,只是说:“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将相和的故事。”
谭政说自己是“相”,刘亚楼是“将”,他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让人觉得值得相交。
正是这种大无畏的气度,让年轻气盛的刘亚楼认识到自己的不妥,后亲自登门道歉。经此事件,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军队的凝聚力也有所提高。
文件上的署名并不能代表什么,正如别人的评价不能代表你自己,一切以自己表现为主。在当时的四野内部,大家团结一心,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以战事为重。
新中国成立以后,谭政继续在政治舞台发光发热,继续担任新中国政治部主任,被授予大将封号,正所谓“颇有大将之风”。
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被授予上将职位,两人在各自热爱的领域继续奋斗。
二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刘亚楼知错就改,不惧艰险、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谭政低调内敛、做事严谨,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奋斗终生的不争不抢的品质。
谭政和刘亚楼的名字永远停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的绝美画卷,他们的英雄事迹,难能可贵的品质,永远鼓励着后人。
无论电报上有没有名字,名字的顺序怎样变化,无法改变的每一位革命先烈对新中国建立做出的贡献,他们的所有付出我们将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