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秘密藏:一见一闻法

听光谈文化 2025-03-14 14:50:55

少年慧能以砍柴为生,但谁说砍柴不是修行呢?

在中华文明的认知中,渔樵耕读都是文化,都是“明明德”的文化。

尽管慧能不识字,但砍柴生涯就是一种修行,就是顿悟的契机。

在一次送柴的路上,慧能荷担沉浸而行。

忽然飘来一句读书声,让慧能刹那间若有所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的一句话……

所以,什么是顿悟?就是刹那明白。

明白什么呢?就是“明明德”,就是“正大光明”。

如同“明明德”的意境,如同“正大光明”的意境……

听闻金刚经就能开悟?何以故?

答案简单,就是平常心即道,就是一见一闻法。

即一见一闻就知道了,一见一闻就明白了。

听起来很传奇,但其实并非传奇;

听起来很神秘,但其实也并不神秘。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好的老师一讲就明白的感觉——

感觉心一下子就敞亮了,一下子就亮堂了……

只是这种对比存在开窍和开悟的区别,小悟和大悟的区别。

但“敞亮”也好“明白”也好,程度不同却实质相近。

我们诵读经典,应将之视为好的老师。

要找到“一见一闻就明白”的感觉,就要保持上佳的状态——

譬如愉快的状态,开放的状态;

譬如同频的状态,契合的状态;

譬如灵感的状态,妙想的状态……

开悟就是心中“明白”,顿悟就是“恍然大悟”。

所谓“恍然”,其实就是大光明的状态,就是大光明的境界。

也就是说,你要追求比好老师一讲就明白更好的状态——

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智慧光明。

而且是:一见一闻就知道,一见一闻就明白。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欢迎关注

1 阅读:34
听光谈文化

听光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