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的五月,北大哲学系党支部书记聂元梓写下了“第一张大字报”。后来,她顺理成章地做了全国“五大红卫兵之首”。
因为上述原因,很多人都误会了聂元梓,以为她在学校里是一个“八面玲珑”的社交活跃分子。然而真实的她,却是一个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的“怪胎”。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聂元梓出生在河南豪富之家。因为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到大读书都很用功,成绩也很好,属于现代高校里常见高智商、低情商的“学霸”。
由于个性太强,聂元梓打小到大都没有什么朋友。参加工作以后,也处理不好与同志和上下级的关系。依照她这样的性格,本来绝无可能成为政坛的风云人物。
然而赶上了那个特殊年代,聂元梓趁着这个机会,打倒了从前自己看不惯的人,从此也拉开了中国十年浩劫的序幕。
那么,这个平时闷声不响的聂元梓,为何能在特殊时期做出这些事呢?这一切还是得从她的家庭说起。
一九二一年,聂元梓出生在河南滑县的一个巨富之家。她的父亲在当地一边行医,一边做药材生意,积累下了大量的财富,因此成了地方上有名的乡绅。
聂家非常有钱,但是并不像过去很多土豪劣绅一样欺压穷人。恰恰相反,因为有钱,聂家的子弟受教育程度都很高,所以他们较早地接触到了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理论思想。
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聂元梓家里的几个叔叔、伯伯,以及聂元梓的兄长们全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聂元梓因为年纪较小,比哥哥晚了几年入党。她是一九三八年在河南当地上初中时,通过兄长聂真的介绍入党的。
聂真后来是我党太岳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一九四七年当过晋冀鲁豫中央局任民运部部长,解放以后他就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聂元梓的家庭在抗日战争时期毁家纾难,为了挽救国家、民族散尽家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所以尽管聂元梓的情商极低,但是她参加革命以后在干部中的级别一直不低。
最初,聂元梓的评级为十二级,后来调到了十四级。一九六三年,上面决定派一些干部到高校去担任中层领导,聂元梓被安排进了北大。
最初组织上让聂元梓担任北大经济系的副主任,后来北大的校长和领导们看她工作认真负责,在哲学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有一些才华,就让她转到了哲学系,担任系党总支部书记。
可是没想到聂元梓转到哲学系以后不久,就和校领导发生了矛盾。事情是因为学校当时搞“四清”运动,聂元梓态度强硬,打击到了很多无辜的人,犯了众怒。
后来,校党委的人写材料把聂元梓的事报到了北京市委,市委领导开会的时候让她做了检讨,她也因此对北大的校领导怀恨在心。
一九六六年五月大字报事件发生之前,曹轶欧被派到北大搞事情。她就想在校内找一个代表出头去闹事,找来找去,她就相中了聂元梓。
聂元梓平时在学校里不吭声不出气,校内的人完全想不到她其实是个“蔫坏”的家伙。当曹轶欧找上她,把中央内部会议一些机密透露给她时,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马上就同意了。
随后,聂元梓在校内四处活动,找到了另外六个人和一起写了一张大字报,把自己平时看不惯的几个校领导全部写进去公开抨击。
这张大字报在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被贴到了北大“大膳厅”的东墙,顿时就引来了数百学生围观,轰动校园。曹轶欧得知非常高兴,马上把这件事上报,聂元梓就这样成了红卫兵首领。
六十年代中后期,聂元梓在国内煽动学生“造反”,殴打教师、知识分子,造谣抹黑开国将领,坏事做绝,她甚至下命令让人去抄了自己丈夫的家。
这里简单说一下聂元梓的婚姻情况,聂元梓四十年代在延安时与吴宏毅结婚,二人曾经度过一段十分恩爱甜蜜的时光,还生下了一儿一女。一九五九年,聂元梓与吴宏毅离婚。
一九六五年,聂元梓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吴溉之。吴溉之一九二四年入党,黄埔四期生,比聂元梓大二十几岁。
聂元梓与吴溉之认识的时候,吴溉之在最高法担任副院长,有人说聂元梓是看中了他的地位,结果没想到第二年就出了“大字报”事件。
后来,吴溉之因故牵涉进了一桩敏感事件里,聂元梓不但不帮他开脱,还反手来了一个“杀夫证道”,派人将他的家给抄了。
后来聂元梓担心吴溉之的事会牵连到自己,于是就提出了离婚,吴溉之为此气极了,于是就果断同意离婚了。
当时聂元梓在高校里呼风唤雨,一度还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然而没过多久,因为局势失控,中央又派了工宣队进驻高校,要让她和红卫兵退场,哪知竟出了工人代表被学生打死的事件。
上面知道以后非常震怒,再加上聂元梓那会儿已经开始不太听江青的话了,于是她就成为弃子了。那么,聂元梓为什么不听江青的话了呢?
原来当时那些人闹得太厉害,不光要抄聂元梓丈夫的家,还搞到了她几个哥哥的头上。这一来她自然不乐意了,江青觉得聂元梓不中用了,于是就把她这颗棋子给放弃了。
一九六九年,聂元梓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本来这样混下去就算了,结果到了一九七〇年她跑去庐山开会,因为看不清形势站错了队,又挨了一顿批,还被隔离审查了一阵。
一九七八年,聂元梓被捕入狱,并且被开除了党籍。五年之后,经过法院公审,她被判处十七年徒刑。
聂元梓在牢里其实过得挺好的,由于她入狱时已接近六十岁,过去也为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所以组织上决定按比较好的标准给她安排伙食。
二〇〇〇年,聂元梓刑满被释放,回家以后没有退休工资,组织上还让街道每月给她发六百元生活费。二〇一九年,聂元梓在家中病逝,享年九十八岁。
参考资料:
《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一聂元梓》——《党史博采(纪实)》,2008.01.05;
《聂元梓在庐山的闹剧表演》——《党史天地》,2004.02.15;
《聂元梓贴出“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领导文萃》,200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