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6日 日军步兵1个大队700人和1个骑兵小队向山西襄垣县范村进犯 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团长徐深吉 以2营8连1个连的兵力对抗,他们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旁 三、五个人为一组 利用良好的隐蔽条件不断向敌人打枪 飘忽不定 打得敌人狼狈万状 经过6小时的战斗灭敌近百、击毁军用汽车1辆 我军仅3人阵亡。1938年7月7日 刘伯承在《129师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称 范村战斗“犮明了打麻雀仗”。
观察麻雀觅食和飞翔 从不成群结队样 多是一、二只 三、五只 十几只忽聚忽散 忽东忽西 目标小 飞旋快 机警快当,由游击队及民兵组成的战斗小组三三两两 忽来忽去 忽离忽合 主动灵活 出没无常 打击强梁 使敌人打不着 追不上 吃不好 睡不香 陷入心神不定、防不胜防的境况 刘伯承根据1942年8月太行军区反扫荡战报分析 敌我伤亡比:伏击战6.6:1 袭击战2.94:1 麻雀战53:1 足见麻雀战在敌后抗战中效果昭彰。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 早在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 已经产生出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 字诀的军事原则 那时的红军依靠这个基本原则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大胜仗,今天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兴起的麻雀仗 也是对十六字诀的继承和发扬 每一次的战果虽然不大 长期累计起来一定能转换敌强我弱的局面 进而打败东洋。
1939年9月13日 1500多名日军分两路从虒亭、新店进袭晋冀鲁豫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地武乡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7连及襄垣第6区基干民兵队奉命阻击 我军在史北村周围10里的大小山头上 采用麻雀战术连续7次夜袭日军 经一天一夜战斗使日军吃不上饭 睡不成觉 人困马乏 饥疲沮丧 敌人却耗费弹药数万发 300余人被毙伤 一无所获 只得败亡。
1941年日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扫荡” 8月初的一天 河北曲阳县尖地角村的民兵一面生产一面瞭望 , 发现敌人来了 党支书李殿冰兼民兵中队长 立即指挥田间的群众转移 随后他带领游击小组走上山岗。
敌人的大队人马停在沟口旁 是害怕中了埋伏 一个骑马的军官用望远镜向山上观望 神枪手李殿冰叭的一枪 把他打下马 其他几个民兵也开了枪,鬼子像发疯了一样 吆喝着扑向响枪的地方 敌人好不容易爬上山冈 没有发现一点影响 忽然他们对面的山上又有枪响 几个鬼子兵又被毙亡。
一天夜晚敌人分2路偷袭驻在尖地角以东的武家湾的八路军 李殿冰接报后急忙带领游击小组抄近路向武家湾跑去报告情况 , 八路军已经转移 他立即带领小组登上大路旁的一座小山冈 分向两边的敌人开枪 两边的敌人都以为碰上了八路军 便展开队形向山上拚抢 游击小组乘机溜下山冈 引得两边的敌人互相对射了半个多小时长 致炸死战马三匹 58人伤亡 日伪军各个晕头转向。
1943年敌人又发动了一次大“扫荡” 李殿冰和民兵们用地雷战和麻雀战相结合的方法予敌大量杀伤 恼羞成怒的敌人从山上搜捕了20多名群众 押到村里的打谷场 强迫他们供出民兵的去向 游击小组又秘密接近村旁 几枪撂倒了敌人的指挥官和翻译 气急败坏的敌人无可奈何 只好撤回据点 李殿冰乘机派出几个游击小组沿途用冷枪杀敌 打得敌人频添伤亡。
在3个多月的反“扫荡”作战中 李殿冰运用麻雀战术机智灵活 作战勇敢 带领游击组打了27次仗 日伪军共267人被毙伤 他本人荣立大功3次 受到嘉奖,1944年2月出席晋察冀边区战斗英雄、模范代表大会 被边区政府授予“神枪手”和“二等战斗英雄”称号 并将“太行勇士”匾额高掛在他家门上方。
百团大战期间 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5团1连 承担了进攻磨河滩火车站日军的战斗任务 日驻军兵力众多装备精良 5团1连决定由邓世军连长 首先带领7名党员骨干袭扰疲惫敌人 手榴弹、排子枪一齐打响 敌人从噩梦中惊醒进入战壕慌慌张张乱打枪 我7名战士遂迅速撤退回到村里去休养 然后一夜之间连续4次袭击敌人 迫使敌人在战壕里被大雨淋浪 身心透凉。
第二天 在敌人疲惫不堪之时 5团1连发起攻击 一举将日军200余人毙伤,此战结束后邓世军连长被授予“晋察冀边区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连被授予“血战磨河滩英雄连”称号及传令嘉奖。
麻雀战这一游击作战方式的命名者 刘伯承在抗战中一直在发展和丰富着其理论和思想, 他指出麻雀仗就是游击战最小最散的战斗队形 一有警报 当地民兵与游击队应以一部掩护老幼撤退 牵走牲畜 另一部则扭住敌人打麻雀仗。
1942年5月反“扫荡”时 百余名日伪军进至邢台县水门村西河滩即将搜山时 千余名群众尚在相距二里远的一个山沟里躲藏 处于十分危急境况,水门村武委会主任郎守业立即采取麻雀战术 带领民兵迂回到菜村垴 开枪打死1个日军小头目 其他民兵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日伪军纷纷寻找掩体隐藏 慌忙向菜树垴还击 并准备向菜树垴发泄疯狂,这时郎守业己迅速带领民兵转移到水门北垴又打起枪 2名日伪军应声倒地 其余人急忙转身朝北垴还击; 此时山沟里群众已在农会主席王俊生带领下转移到安全地方。
1943年为了保卫麦收 晋察冀边区人武部部长萧克调动正规军 从1、3、4分区各抽2个团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到产麦区 指挥游击队、民兵等武装人员与农民群众协同 开展了长期的麻雀仗,小部敌人来抢麦就给敌以杀伤 敌大队来 我即转移到其它地方 敌伪既不能割麦、运麦 兵力又受损伤 反复搞几次 敌人也就放弃了抢麦的念想 北岳区保卫麦收的麻雀战成效昭彰。
1944年在冀中根据地雄县 浒冢村突然出现大批日伪军 正向区小队60多名民兵的驻地前进 当时天刚亮 日伪军尚不了解民兵的具体情况,区武委会主任尹克信当机立断 决定打一场麻雀仗 袭扰迟滞敌人 他把民兵分为若干小组 利用地形隐蔽 从四面八方向日伪军发起攻击 敌人误以为是八路军主力来了 遂夹着尾巴循原路向其据点逃亡 区小队平安无恙 民兵无一伤亡。这次麻雀战受到雄县武委会的嘉奖。
麻雀战虽然是小规模作战 每次战斗只能消灭少量日军 但成千上万场小规模作战汇聚起来 便形成打击日伪军的巨大力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曾设想:“全边区约有200个县 1个县1天打死1个鬼子 1个月就是6000多 相当于1个旅团” 并指出“不能看不起打小仗”。
1945年4月24日 毛主席在“七大”的报告中提到“靠打麻雀战 ,打游击战……满天的麻雀就是种子 ,可以发很多芽。”因此敌后我党发展壮大了抗战力量,又指出“我们这个麻雀与别的麻雀不同,可以长大变成大鹏鸟……我们要做好准备,由小麻雀变成大鹏乌,一个翅膀扫遍全中国,让日本帝国主义滚蛋。”事实证明小麻雀真的变成了神话中的大鹏鸟 大鹏展翅扫净了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