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核潜艇,带154枚战斧抵近伊朗,中方及时表态,不会坐视不管

千萍说国际 2023-05-10 00:56:12

以伊朗威胁为借口,美国海军一艘可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的“佛罗里达”号核潜艇被部署到波斯湾,目的是支持驻扎在巴林的美军第五舰队。对此,第五舰队发言人蒂莫西·霍金斯声明,称“佛罗里达”号在4月初就已进入该地区,“帮助确保地区海上安全和稳定”。

从战略意义来看,一艘核潜艇的威力不可小觑

嘴上说着为了和平为了稳定,但联系起近来中东的变化——沙特与伊朗实现和解并重建外交关系,叙利亚成功重返阿盟,诸多阿拉伯国家开始有团结的苗头——来看,在这个时候部署通常是美军发起战争的先锋——巡航导弹核潜艇到波斯湾,实在无法与“和平稳定”这个概念联系起来。

日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秦刚接受沙特《中东报》采访时,专门就此事做了及时的表态,称“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并敦促美国为中东的和平稳定贡献正能量,而不是相反。显然,秦刚外长正面回应这个问题,表明中方不会接受美国的威胁和干扰,更不会坐视不管,而是要与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共同推进和平进程。

基地是美军维持在中东存在的重要象征,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尤其重要

美军核潜艇进驻波斯湾之前,短短数月,中东局势确实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且都很不利于美国。4月初,位于伊拉克幼发拉底河以东的两座美军基地,均遭到导弹袭击,但没有造成伤亡;之后美军后勤车队在南部巴比伦省遭到反美武装袭击;几乎同时,以色列南部遭到来自加沙地带的火箭弹袭击,随后以军出动战斗机对加沙的哈马斯兵工厂实施了猛烈空袭。

但以色列遭到的袭击并未减轻。很快,黎巴嫩境内又出现了射向以色列的火箭弹,虽然以军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大部分,但还是造成4名以色列人受伤。遇袭当天傍晚,以色列空军再次出动,对黎巴嫩南部发起报复性空袭。

哈马斯的火箭弹制造简陋,精度和杀伤力也很有限,但威胁并不小

这些袭击和流血事件看似严重,但从撼动美国在中东根本利益这个原则来看,都比不上3月的沙特与伊朗和解。更让美国朝野恼火的是,两国和解还是在中国的斡旋下,也是在中方代表的见证下,在北京进行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取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成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利益、民族不和、宗教问题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加上美国这一域外势力介入及有意引导下,中东地区乱象不断,但这符合美国的利益。如今,眼看中东局势在数月内发生颠覆性变化,对美国的影响力造成冲击,更对霸权形成挑战,美国肯定不会坐视,所以,一边加大扶持以色列力度的同时,并部署核潜艇到波斯湾,对伊朗甚至沙特形成核威慑。

沙特和阿联酋每年在购买美制军火上花掉上百亿

况且,如果中东真的实现整体和平,美国的军火出口就会失去一大块市场,掌握军工复合体的美国财阀当然不能接受这种情况,所以冒着战争风险也要搏一把。

然而在核潜艇开入波斯湾后,中东局势并未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反而进一步加剧去美国化,尤其是叙利亚重返阿盟。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在美国的鼓动下,巴沙尔政府受到阿盟孤立,被暂停了会员国身份。如今12年过去,虽然华盛顿继续向阿盟成员国施压,要求继续孤立叙利亚,但在中东掀起和解浪潮的驱动下,叙利亚得以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

十年内战,叙利亚遭受的破坏触目惊心

“和平的列车已经启动,正在向最后的站点行驶”,《中东报》这样形容叙利亚重返阿盟,认为此事极具象征意义。

事实亦是如此,在中方表示支持阿拉伯国家团结自强,并积极支持叙利亚重返阿盟后,美国国务院发文表示拒绝与叙利亚实现关系正常化,也不支持其他国家与大马士革关系正常化。彭博社认为,这显示了华盛顿在中东影响力的降低,美国昔日的中东盟友们,不仅试图走自己的道路,更尝试与美国的竞争对手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一艘核潜艇的巡航导弹数量,绝不足以发动中等规模战争

有分析认为,美军巡航导弹核潜艇部署到波斯湾,可能会效仿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模式对伊朗开战,巡航导弹精确打击,空军跟进打掉残余目标,最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登陆完成最后清剿并占领。

实际上,以部署在中东的美军和第五舰队来看,根本无力对伊朗开战,而且在中东全面和解的背景下,不仅道义上不占任何优势,甚至可能面临中东联手反抗。

即使不顾后果对伊朗开战,区区一艘核潜艇的火力未免太弱了些,按照美军以往的作战经验和伊朗的实力来看,美军至少要集结两个齐装满员的航母打击群和一个完整的两栖戒备群,还要调集超过十万人的陆军和海军部队,以及天文数字般的后勤物资和装备。更不用说还要得到沙特、阿联酋等国支持,以这些海湾国家的基地作为据点支持作战行动。

美军航母虽然多,但也经不起全球部署的需求

以上条件美军基本全部不具备。首先航母打击群需要全球调遣,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两栖攻击舰也无法胜任高强度作战行动;至少十万人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但能否如二十年前储备足够的物资和装备,甚至医疗都很难说;至于得到海湾国家的支持更不可能——双方已和解,没有谁再想去打一场遗祸无穷的战争。

也就是说,美国已经丧失了对伊朗开战的全部天时地利人和,叙利亚重返阿盟代表美国的中东政策濒临失败,在中方表态不会坐视不管后,阿拉伯国家已基本没有相互残杀的可能。接下来,就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中东和平了。

0 阅读:7
千萍说国际

千萍说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