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根腐病导致植株矮小根腐烂,应以预防为主,药与肥结合效果好

轮回指挥家 2025-02-04 03:36:31

绿豆这一作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它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从日常食品到医药品到家禽饲料,都是绿豆的用武之地。

也是由于这点,所以绿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杂粮作物地位。

而且绿豆还有生育周期短和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可以广泛种植于干旱地区的作物之一。

但随着人们对绿豆这种作物的重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反而由于防治技术不足和不当管理,导致根腐病发生率越来越高。

根腐病不仅影响产量,也对绿豆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那么这根腐病是怎么产生的?

又该如何防治呢?

根腐病产生原因。

造成绿豆根腐病最关键因素就是两种病菌——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

这两种菌属于真菌类,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长达2~3年之久,并借助风力或雨水溅落感染植株。

这两种病菌极其喜湿润环境,所以一般在湿度较高,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最易发病。

而且无论是苗期还是成株期,根腐病均可发生。

如在苗期发病,主要表现为烂根现象,导致生长缓慢。

如在成株期发病,则主要表现为植株发蔫和倒伏等现象。

此时,因为已经结荚,市场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不仅影响经济效益,也会加重土壤中的病原菌,导致下一季播种时再次感染。

那么这种根腐病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生呢?

1. 选种不当。

如果选择的品种抗逆性较差或者直接就是劣种,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抗逆能力,从而使得根腐病侵染更加严重。

2. 土壤条件差。

此处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在上季作物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病原物质,并且没有及时清除,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下季播种;

其二,土壤板结导致缺氧缺水,使植物抗逆能力下降,从而诱发根腐病;

3. 田间管理不当。

此处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浇灌水过多过勤,使得土壤持续处于湿润状态;

其二,施肥不当,尤其是氮肥过重,会导致植物体内氮素过多,降低自己的抗逆性,从而为根腐病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如何策略防治根腐病?

想要防治根腐病,还必须清楚此时关键行为之一就是防治。

因为一旦根腐病爆发,不仅防治难度极其高,就算防治成功,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必须以预防为主!

1. 选种比较优质的抗性品种。

当然就算选用优良品系也必须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因为地方不同,对种子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所以尽量选择当地品系或者经过改良过适合当地的良种。

处理种子。

防治此类病害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所用种子进行一定程度处理,收获后的种子可以先进行晒干或通风处理,这样就可以达到消灭一部分种子携带的病菌;

也可以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比如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洒于种子上,可以有效消灭种子的同时进行防治。

轮作倒茬。

这也是作物防治一种病害的比较传统的方法之一,有效期长且安全,不必担心由此产生污染等问题。

轮作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存活数量,并且生长习性和生育周期不同作物之间互不干扰,可以降低气田湿气,提高光照条件,从而减少发病率。

适时晚播。

此方法主要是通过将生育周期推迟,从而错开病害最大发生期和传播期,从而降低发生机率的方法。

比如尖孢镰刀素最适宜生长温度是在25~35℃之间,因此撒播时间若推迟到6月份,就会错过它最适宜的生长时间段。

科学田间管理。

这是预防根腐病最重要的一点,在所有措施当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所以必须重视科学地进行管理!

合理安排灌溉:一定要做到一干一湿,一浇一干,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及浇灌量,并且在雨季应特别注意清排水,以免造成土壤积水;

合理施肥:应针对土壤情况或作物现象合理施入各类肥料,在施入氮肥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降低作物抗逆性;

加大耕深:每年翻耕深度应该达到25厘米以上,以便让土壤保持相对疏松状态,可以加强透气性;

改善田间小气候:可通过适当地修整沟渠,增添植被遮阴及覆盖物等措施,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有效提升蒸发量,从而减少田间湿气样气候;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根据植株长势科学施用叶面肥,使植株更加强健,有助于抵御外来侵害;

使用农业防护网:可以引导虫害入侵,同时也能起到遮阳降温昏暗,提高光照强度;

科学进行杂草管理:可通过翻耕、拨除或施药等手段,减少杂草,提高光照强度,降低田间湿度;

而且药剂使用主要应着重于配合促进植物生长及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的叶面肥进行使用,这样不影响植物生长,也不会造成浪费,更加经济合理!

0 阅读:0
轮回指挥家

轮回指挥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