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割过户已办完!小企业收购造歼20的成飞,蛇吞象手段很少人看懂

积远观看世界 2025-01-22 05:16:36

2025年伊始,生产中国隐形战斗机歼20的成飞集团,正式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收购它的,竟然是市值仅百亿的中航电测。

这场仅耗资174亿元的收购,被形容为“蚂蚁吞大象”。

作为承载国家安全重任的军工巨头,成飞为何被“卖”?为何选择了名气远不如它的中航电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并非普通的商业收购,而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主导的一次内部资产重组。

成飞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掌上明珠”,从历史到技术,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成飞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代号为“132厂”,这是苏联援助中国的第二批军工建设项目之一。新中国刚成立时,工业基础薄弱,尤其在航空领域,与世界差距巨大。

132厂的建立,承载了为中国空军打造战斗力的历史使命。

从歼-5到歼-7,再到后来的歼-10和枭龙战机,成飞一步步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代表性企业。而当歼20横空出世,成飞的名字便牢牢与中国顶尖战机绑定在一起,象征着国家最前沿的技术实力。

成飞并非完全顺风顺水,在此过程中,它始终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利用资本实现更大的研发突破?

军工企业天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战机从设计、测试到量产,成本极高。但与其他行业不同,军工企业的“客户”极为单一,多数情况下只有中国军队,且盈利能力有限。

这也导致成飞在资金来源上高度依赖国家拨款。

为了突破这种瓶颈,早在2014年,成飞就尝试借壳成飞集成上市,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难题,但最终因“可能引发行业垄断”的担忧被叫停,成飞的证券化计划也暂时搁浅。

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

当时,中航工业推动旗下另一家军工企业沈飞通过中航黑豹完成重组上市,成功打造出“中航沈飞”这一资本市场的标杆案例。

成飞显然从中看到了新的可能性。随后几年,中航工业加速推动资产整合,希望通过上市释放旗下优质资产的潜力。而中航电测,恰好成为成飞借壳的最佳选择。

中航电测的名字或许不如成飞响亮,但它的背景同样深厚。

成立于1965年的中航电测,是中航工业旗下的一家专注于航空电子与传感技术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在传感器和测控领域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实力,也与成飞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航电测是成飞的重要技术支持者之一。

为什么是中航电测来收购成飞,而不是反过来?

答案隐藏在两家企业的资本结构中。

成飞虽然是巨无霸,但长期以来未能完成证券化,而中航电测作为一家已上市的公司,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平台。

这次收购的本质,是通过中航电测的上市地位,为成飞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换句话说,这不是“蚂蚁吞大象”,而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用较小代价完成一次重大资源整合。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操作会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毕竟,成飞生产的是歼-20这样的核心国防装备,将它推向资本市场,是否会让敏感技术面临泄露的可能?

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背后真正的决策者依然是国家。

通过证券化实现军工企业融资,是在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国防建设的一种创新手段。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并非中国首创。

早在上世纪,美国的军工企业就已广泛进入资本市场,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正是通过吸引民间投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军工巨头。

我们要想追赶甚至超越,就必须寻找更加高效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成飞借壳上市后会带来哪些实际影响?

首先,最直观的是研发资金的显著提升。歼-20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但它绝不是终点。

未来六代机的量产,以及更大规模的隐形战机研发,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上市后,成飞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获得融资,从而减少对国家拨款的依赖。

其次,上市将为成飞的产业链整合创造更多机会。

例如,这次中航电测不仅收购了成飞,还一并整合了中航贵飞(另一家军工企业),为扩大战机产能铺平道路。

这种多方位协同,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

最后,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成飞上市也是一次参与国防建设的机会。

通过投资中航成飞的股票,每个股民都能以另一种方式支持国家安全。这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

总而言之,174亿元的收购背后,不是“蚂蚁吞大象”的荒唐,而是国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它既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对市场经济的大胆探索,也为军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成飞这只“国之猛禽”,正借助资本的力量,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参考资料:

中航电测:截至2025年1月10日,公司股东总数60,503户——金融界2025-01-15 16:30

0 阅读:62
积远观看世界

积远观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