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这天,关注本土汽车产业的网友们又被众泰汽车发布的一条公告所吸引。在当天,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旗下公司的重庆分公司将在重庆璧山区拥有10万辆/年的产能。
由于消息披露时间是在星期六,以至于到了8月22日星期一A股开市,众泰汽车的股价也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毕竟在这样一个利好消息的面前,想必也有不少投资者想借机抄底,尽可能地在股价、业绩双低迷的众泰之上“捞一把”。
作为自主品牌阵营中最为典型的“负面教材”,这些年的众泰汽车没少挨骂。只要一谈到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洗牌与换代,那么众泰汽车无疑会被作为“跟不上时代”的典型案例。事实上,在本土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即使是今天如日中天的吉利、比亚迪,在当年也和众泰一样都是“文抄公”,不过与众泰不一样的是,吉利、比亚迪等品牌靠“像素级致敬”赚到了第一桶金以后,便将更多资金与精力投入到自主设计与自主研发之上。
反观众泰,由于长期处在打板抄袭的舒适区之中,以至于迟迟无法迈开脚步。
根据这份公告所透露的消息,通过这次与重庆璧山政府签订协议,众泰将对其在重庆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打造一座能够年产10万辆新车的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作为协议的甲方,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也会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例如全力配合众泰复工复产以及引入新车型,例如对前两年的租金予以补贴,例如根据未来新车的销量情况予以补贴。总而言之,重庆璧山之所以要跟众泰谈合作,也是希望众泰能够通过盘活自身闲置产能的方式,让璧山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有更好的发展。
据了解,璧山区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庆老城区,同时也是重庆经济较为发达的近郊区县以及重庆主城区核心区的重要卫星城。结合璧山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也能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璧山区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中将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重庆市璧山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这份文件中,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就是璧山区的“十大项目”。
而在与众泰汽车签署协议之前,璧山区在“筑巢引凤”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在2021年1月,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璧山正式成立,该研究院拟引进人才1500人,建成比亚迪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研究中心。据了解,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璧山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生成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等产业集群。换言之,此次引入众泰汽车,本质上也是璧山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对于困境中的众泰汽车而言,在如今获得璧山区的橄榄枝以后,他们要做的事情或许就真的只有“埋头造车”那么简单。在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宣布跨界进军造车新赛道,作为一家具备一定整车生产经验的自主品牌,众泰汽车未尝不可以在扩大璧山区工厂的产能以后,去主动对接这些跨界造车的科技巨头。因为在这样的场景下,车辆的产品研发、技术研发、销售推广也不需要众泰亲自操刀,毕竟在产品、技术、品牌等方面,众泰这些年也确实给国人留下了不少不好的印象。
对于此时此刻的众泰汽车而言,即使目前身处困境,但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也给众泰带来了不少前所未有的转型机会。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风险也总是与收益随行。此时此刻,重庆璧山与众泰汽车的合作也才刚刚开始,对于双方的合作能否结成硕果的问题,我们终究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用以验证。对于重庆璧山区来说,他们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究其原因就是希望能在产业升级转型的道路上找到更多的金山银山。
写在最后
靠着给蔚来汽车代工,江淮汽车不仅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同时也让合肥市政府摇身一变“风投之王”。靠着给高合汽车代工,东风悦达起亚也终于有可能打破增长困境,让盐城市的汽车产业不至于“死水一潭”。而在引入众泰汽车以后,如果重庆璧山区能够帮助众泰在重庆接到更多为其他品牌的代工订单的话,想必到时候的众泰,也能像江淮汽车那样,以老牌自主品牌的身份,去抓住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找到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