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前夕,毛主席给陈粟连发三封绝密电报提前锁定战役结局

呱呱聊历史 2023-10-22 05:04:00

1947年5月初,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和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陕北和山东两个国民党“重点进攻”战场的博弈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毛主席率领“昆仑纵队”牵着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在陕北泡蘑菇的同时,彭老总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和养马河三战三捷,打得胡宗南军落花流水,西北战场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与此同时,山东战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国民党调集了45万人的强大兵力,以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向鲁南解放区大举推进,攻占临沂,妄图将解放军撵出鲁中山区,赶过黄河。

从地图上看,几十个师的国民党军队平推过来,如同一个巨大的铁碾子,其气势几乎能够把一切阻挡在前面的力量碾成粉末。

因为之前在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中屡次吃了华野各个击破的亏,因此国民党军此次排兵布阵十分谨慎,汤恩伯的第一兵团几个军级单位彼此之间的距离最多也不过一天的路程,想要将任何一部从敌人的队形中挖出来消灭都很难。

从4月初到5月初,华野指挥员陈毅、粟裕曾经几次试图调动敌人寻找战机,但因为敌人始终不肯上当,最终只在泰安消灭了国民党第73师。

一代名将

对于山东解放区而言,此时的战局十分紧张,相距几千里外的陕北和南京,毛主席和蒋介石二人都密切关注山东的任何风吹草动。

毛主席深知此刻陈毅、粟裕苦寻战机而不得,眼看情况对华野越来越不利,内心一定非常焦灼。

5月6日,他特地给陈毅、粟裕(并发刘伯承、邓小平)发了一份电报,指出:

“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凡行动不可只估计一种可能性,而要估计两种可能性,例如调动敌人,可能被调动,亦可能不被调动,可能大部被调动,亦可能只有小部被调动。”

同时,毛主席又叮嘱说:“所不同的山东地区较狭,你们兵力甚大,转动不易,自应因地制宜,一切望按情况决定。”

在毛主席的指导下,陈毅、粟裕调整了原定的以两个纵队南下鲁南,以另一个纵队南下苏北,威胁敌人后方,吸引敌军回师或分兵的作战方针,将本已经出发的2个纵队全部撤回新泰、蒙阴地区,使得在这一带集结的野战兵力达到约27个旅。

为了打74师华野整整调集了9个纵队

讽刺的是,华野的这一调整反而让蒋介石和负责一线指挥的顾祝同认为解放军伤亡惨重,无力再做有组织的抵抗,因而迫不及待地命令各路国民党军加快向鲁中山区推进。

陈毅、粟裕针对敌人这一突然的部署调整,认为战机已经出现,决心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以“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将国民党最为精锐的整编第74师从其密集队形中割裂出来坚决消灭。

一场大规模决战已迫在眉睫。

5月11日,陈毅、粟裕致电中央军委,报告了他们准备在孟良崮地区打掉敌人1-2个主力师的决心,令毛主席在内的军委负责同志感到又惊又喜。

毕竟这一次华野挑的对手是位列国民党“五大主力”的头等精锐部队,为了指导华野打好这一战,毛主席辗转反侧,第二天起草了一份给陈毅、粟裕的重要指示电报:

  “敌5军、11师、74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

运筹帷幄

“我们不遥制”体现了毛主席作为统帅思想的核心精髓。毛主席熟读中国历史,深知“将从中御”的危害,他最看不起的就是以宋太宗为代表的北宋皇帝,居然非要相隔千里的将领按照自己的“阵图”部署军队,属于典型的纸上谈兵,危害极大。

毛主席欣赏的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一再鼓励有能力的领兵主将审时度势,自己调整战役部署。

因为前线的将领是最清楚情况的,相反在后方的统帅部则不能很快知道前方情况,就算知道也无法及时下达命令,这样一来,等到前方收到统帅部的命令,敌人早就杀到眼皮底下了。

因此,他往往只给方面军统帅们一个战略目标,具体如何落实则交给部队指挥员自行负责。

5月14日,粟裕指挥华野4个纵队向国民党军队型中稍微突出的74师发动全面进攻,很快将其四面包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域内。

当天晚上,毛主席给陈毅、粟裕发去了一封十分简短的电报:

“以1、4、8、9纵歼击74师极为正确……集中在你们手里直接使用于坦埠附近地区者至少要有8个纵队。总之,集中一切力量打破一路,则全局好转。”

华野将张灵甫(蓝色区域)团团围住

以毛主席对陈毅、粟裕的了解,他相信华野部队一定能坚决执行既定的战略方针,完成消灭74师的艰巨任务。

也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在南京的蒋介石也知道了第74师在孟良崮被包围的消息,闻讯之后他的血压一下子高了起来,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万无一失的部署是怎么被共军钻了空子,把自己的“御林军”给包围了。

然而张灵甫则为了面子大言不惭地给蒋介石发报说:“我74师坚守孟良崮,固若金汤,请校长放心!”

思考再三,蒋介石在5月15日早上给顾祝同、汤恩伯、王敬久、欧震等人发了一封电报。电报开头说:

“今已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困孟良崮,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都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军寻找了一个歼共军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

蒋介石十分自信,因为一直以来他都将74师作为国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看待,因此不断自夸“我74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而且他从地图上看到,74师还处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可以有效阻击解放军进攻部队。

看我微操

同时,在74师的外围还有国军40多万人马的强大兵力,人数远远超出了围攻74师的解放军,因此蒋介石认为74师被围不是危机,反而是一次同陈毅,粟裕决战的好机会。

于是他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坚持吸引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并要求顾祝同立即抽调10个师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增援74师。

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的战略目的,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和陈毅、粟裕决战,消灭其部分或大部兵力,就足以一举改变华东战局。

在电报尾声,他洋洋自得地写道:“总之,一切均仰仗于诸位精诚团结,协同作战,为党国之大业献身出力,乃千秋殊荣也。”

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蒋介石这封电报没有任何问题。首先,我方45万,对方四个纵队最多12万人,优势在我。

其次,74师是精锐中的精锐,只要据险固守几天,完全可以把华野大军拖残拖垮,等到国军四面并进,前后夹击,对方一定会全军崩溃,我军大获全胜。

74师把带上孟良崮的装备拱手相送

这样的安排有错吗?没有,但坏就坏在蒋介石只是一个平庸的统帅,他身上缺了两样最重要的东西:第一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第二是“适当放权,该放手时就放手”。

这封电报犯了起码3个脱离实际的严重错误:第一,74师为了适应山地作战,把大部分的重型装备都放在了后方,并没有带上孟良崮,而且其弹药储量也不多,难以坚持长期阵地战,所以在装备上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优势。

当时华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主要是炮兵纵队),炮火的强度和精度丝毫不逊于74师。

第二,孟良崮是个没有水的石头山,活人总要喝水,没有水根本无法长时间坚守。这一点不要说蒋介石不知道,就连前方的顾祝同、汤恩伯等人都不知道。唯一有发言权的只有真正站在孟良崮上的张灵甫。

第三,包围张灵甫的华野部队是4个纵队不假,但在这4个纵队的背后,还有打援的5个纵队,总共9个纵队27万人,在局部兵力对比上依然是华野处于优势。

根据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敌一路”的指示,华野把27万兵力全都集中在孟良崮战场周围,甚至超过了汤恩伯第一兵团的全部兵力,所以外围的李天霞、黄百韬等几个师拼了老命也打不动解放军的防线。

孟良崮外围国军7个军级单位对华野5个军级单位

而在粟裕9个纵队的背后,还有60多万支援前线的解放区群众,他们给前线部队源源不断地送去弹药、大米、白面、肉蛋,帮助运伤员、送情报,甚至阻击国民党援军,使华野部队可以心无旁骛地作战。

华野一个战士就能当一个战士用,而国民党军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事情几乎都得自己的部队动手干,一个伤员还得拖累起码一个健康人照顾。

所以第74师和华野的兵力对比根本就不是1比4,而是1比10,甚至1比20。

毛主席和蒋介石的两封电报,一个给陈毅、粟裕指出了胜利的决定要素,一个把张灵甫送上了四面受敌的绝路。可以说从蒋介石发出电报的那一刻,孟良崮战役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6 阅读:543

呱呱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