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唐代的殿宇(一)打破日本学者中国无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断言

飞虎评历史 2023-02-24 10:44:03

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正是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大爆炸时期。著名学术大师梁启超先生就在这一时期送自己的两位公子—思成、思永到西方分别学习建筑学与考古学。就此成就了新中国建筑与考古领域的两位宗师。

梁启超

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永

抗战以前包括众多中国学者在内的主流学术届认为:中国已经没有唐一时期的建筑了,中国人若要研究唐代建筑只能去日本。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有这样一座古寺院,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新建的盛唐建筑风格寺庙,不仅保留了完整的唐代建筑风格,被日本誉为国宝的唐招提寺,修建于公元759年。

奈良唐招提寺

研究建筑学的梁思成先生翻阅大量古代文献经过多年的学术的研究和实地的考察终于在山西五台山找到了一座大佛光寺,经梁先生考证该寺东大殿为唐代建筑。后其弟子以及其他学者又先后发现了南禅寺、天台庵等几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今天就让我们粗略的认识一下这几座唐代的木结构殿宇吧。

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寺,寺内正点即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857年)殿内唐代壁画,唐代造像,唐代题记连同唐代佛殿本身被称为佛光四绝。

于与佛光寺大殿合影

第二座就是山西五台县南禅寺的大佛殿。是现存发现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大殿采用明间装门板,次间装直棂窗。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单檐歇山顶。此殿体量不大但是造型规整中规中矩。

南禅寺大佛殿

第三座位于山西平顺西县的天台庵大殿。天台庵大殿规模更小些,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体现了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天台庵虽然有多处后世修缮痕迹但是依然是唐代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中珍贵的实例,具有颇高的艺与古代建筑研究价值。

天台庵大殿

最后一座山西芮城县城古魏城城垣遗址内有一座广仁王庙,正殿座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

芮城广仁王庙大殿

(于认为芮城广成王大殿经多次维修,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维修直接把糟朽的檐头锔短,对古建破坏极大。已经失去唐代建筑大半风格故而已经不能再属于唐代建筑范畴,而且在整修中在梁柱上发现了五代时的题记,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希望定级专家在学术上要严谨这样的学术定论只能让国际学术界耻笑,混淆普通百姓的视听。

下次我将着重介绍五台山佛光寺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0 阅读:10
飞虎评历史

飞虎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