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山,在距今大约6300年前开始营建城墙,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早期城池之一。

城头山遗址鸟瞰
城头山遗址的城墙呈龟形,头朝东方,外层有环濠围绕。在此后数千年间虽然历经数次翻修,城池基本保持了水中的龟形。


这个城池的设计形状,当然是古人龟形宇宙观的反应。
神龟负洛书的传说便是由此而来,直到今天,西藏流传的坛城图案中,依然是神龟腹中画着一幅后天八卦环绕的洛书九宫图。——这同时也表明了,雍仲本教的九宫八卦牌渊源至少是在六千年前,至今仍然保留了最少六千年前的古老易学传统。

印度一带至今流传的龟背宇宙传说,当然也是从西藏象雄古国传过去的。

三哥们的龟形宇宙,龟背四象驮大地
在城头山遗址东门豁口角城内,有一个用黄土夯筑的祭坛。祭坛台面中间高,由中心向四边沿倾斜,几乎与城头山一期城墙同时起建,距今已经有6300年的历史,后续被长期使用,按时间共可分为15层祭祀层。

城头山祭祀层
在第一层也就是最早的祭祀层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东宫青龙的祭祀遗存,时间远在6000年前!!
何努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宇宙模型与天象崇拜分析》一文中指出:
第I阶段祭台1台芯面上的核心遗迹并不多,仅有8个遗迹。其中H346、H343和H344这三个规整的圆坑,排列成标准的等腰三角形。H346较大,直径1.03~1.1米,深0.16米,坑底正中央放置卵石1块。两个直壁平底浅圆坑H343和H344略小,前者直径70~76厘米,后者直径75~90厘米,分别残深16和28厘米。H343和H344与H346的距离分别为1.5和1.4米。
H346-H343-H344组群南侧,为一排三座墓葬,自东北向西南排布,分别为M773、M774、M770。其中核心墓葬为M774,处于祭台最高部位,墓坑为正方形竖穴,长、宽均为120厘米,残深40厘米。尸骨仰身屈肢,头向东南。左侧下肢骨上有1颗鹿牙,尸骨下有板灰,疑是葬具腐朽后留下的痕迹。墓坑南半部随葬1件牛下颌骨。发掘者认为,此墓墓坑最大,且有随葬品和葬具,地位应比较显赫,或许是巫师一类人物[11]。M773在其东北,M770在其西南,均不见任何随葬器物。我们曾推测,城头山祭台1台芯H346-H343-H344构成东宫苍龙的心宿三星,H346象征心宿2,即1等星大火星,坑底中央放置的那块卵石,象征着大火星星辰。祭坛上进行以心宿为核心的东宫苍龙的四季观测与祭祀,并指导农时[12]。徐凤先研究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天文学研究,她的基本结论是,公元前4000至公元前3000年,城头山完全有条件观测大火星的见伏,尽管前后一千年间,大火星的见伏晚了将近一个节气(15天),但是依然是春季昏见于东方,秋季昏伏于西方,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均有意义。她还指出,心宿三星的西边是房宿四星,也是观象授时星,被称为“农祥星”[13]。徐凤先研究员的研究卓有成效,心宿三星恰好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心宿二α大火星为一等大星,H346底部正中放置砾石一块,象征星星。H344象征心宿一σ,为二等星;H343象征心宿三τ,为三等星[14],皆小于心宿二大火星(H346)。心宿三星象征坑南侧为房宿,分别用M770、M774、M773象征。其中核心墓葬M774规模最大,等级最高,象征房宿三δ,2.5等星,是房宿里最亮的。中国传统的房宿应有四颗星。而城头山祭台1上的房宿仅有三星,而且是中间的M774大,两侧的M770和M773较小。对比西方的天蝎座头部,相对应的就是中国房宿中的三星,即房宿三δ、房宿四β和房宿一π,房宿三在中央,房宿四和房宿一分别像蝎子的双螯[15]。据此我们推测,城头山人当时观察房宿也只用三星,M774象征房宿三居中,M770象征房宿四,M773象征房宿一(图五)。虽然祭台1台芯面上象征房宿的坑只有三个,但是象征房宿农祥星的意义与后来的房宿四星是相同的。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农祥房宿最初可能仅认识到三颗星,房宿四是后来补充认识进来,具体补充年代待考。
文中认为最早的第一层祭祀层分布是对东宫青龙房宿和心宿的祭祀,笔者无比赞同。
也就是说,H346-H343-H344这三个圆形的坑对应的是天上东宫青龙心宿三星的排列,而且直径最大的H346因为对应最亮的心宿二,坑里还特地放着一块卵石,与天象完全吻合。
但是,文中说象征房宿的墓葬是三个,然而图中分明正好是四个墓葬,M767、M773、M774、M770这四个墓葬,依次明确对应着房宿四星!而且恰好与房宿的排列方向完全一致!

让我们把东宫青龙房宿和心宿的天象图和这个祭祀层对照一下,会发现这是何等惊人的精确!

房宿四星和心宿三星

房宿四星和心宿三星

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星象将7个祭祀遗迹一一对应,如下图所示:

其中,房宿一对应的是最大的墓葬M774,随葬品最多,位置也是在整个祭坛最高的中心地区,可见最晚在六千年前起,华夏文明的先民就已经把东宫青龙房宿作为最核心的天象来崇拜!
《石氏星经》说:“房四星,一名天龙。”
东宫青龙房宿,自最晚六千年前就被视为龙的主体,而心宿三星与房宿四星合称“大火”,又称“大辰”,是自古以来华夏文明观象授时的最核心星宿!
原因无它,因为日月五星所经过的黄道,正好就是从房宿四星中间穿过,而且几乎是垂直地从房宿四星连成的直线中间穿过。
更妙的是,被视为龙马的房宿与被视为神龟的虚宿,正是《尧典》中确定四时的标准中星!
《周易》中六次出现的“龙”,特指的就是这房宿四星!
《周易》中两次出现的“十朋之龟”和“灵龟”,特指的正是那北宫玄武虚宿!
这是最少(记住是最少)六千年前就开始被华夏先民仰望并隆重祭祀的星辰!
河出图,洛出书的神话由此起源!
天人合一之道昭然可见!
抱雪斋手执板砖,请问数盲们,全世界还有哪个文明有如此高度,如此深度,如此厚度,如此长度!?
还有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