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魏忠贤的生平。魏忠贤(一五六八年—一六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字完吾,是河北沧州肃宁县肃宁人。少年流氓,与一群恶霸博弈,多败,愤而自废,在宫中为太监,改姓李进忠。魏忠贤进宫后,与皇长孙的奶妈客氏相识,并与之发生了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步步的走上飞黄腾达之路。泰昌元年(一六二年),朱翊钧和明光宗朱常洛不到一个月就死了,朱由校登基为明熹宗,第二年改称“天启”。魏忠贤被任命为司礼执笔宦官,并恢复了自己的姓氏。明熹宗皇帝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魏忠贤”。明熹宗很相信魏忠贤,也很相信客氏。魏忠贤每日鼓动熹宗听歌赏舞,拉着他骑马打猎。朝中的官员们也开始关注魏忠贤对于朝廷和皇帝的伤害。最先上疏的是刑部主事刘宗周。在魏忠贤势力日盛的情况下,以徐大化为代表的其他朝臣纷纷向他靠拢。当时,由于叶向高,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左光斗等一身正气的大臣,力持清议,魏忠贤和他的亲信,还不能为所欲为,影响朝廷的决策。
在天启2年和3年间,大臣们相继对魏忠贤提出了上书,但是明熹宗都没有接受。魏忠贤的气势越来越盛。他和客氏,对于不听话的人,都是痛下杀手,就连前皇帝和熹宗皇后,也不例外。比如假传圣旨,杀死了明光宗的选侍赵氏。裕妃张氏有了身孕,客氏向明熹宗献计,害得她自尽。就连皇后张氏有了身孕,都是客氏偷偷给她下的毒,害得她流产的。还有无数的妃嫔和太监,都受到了波及。魏忠贤在天启四年期间,屡次假旨干涉朝廷事务。杨涟闻了此事,大为震怒,上疏忠贤二十四条罪名。左光斗一连上奏魏忠贤三十二条死罪,其后半年,上至中央,下至各地,七十几位大小官吏,共上至百道,上至国子监教师,下至国子监,共上千人联名上书,请求诛杀魏忠贤。魏忠贤吓得魂不附体,到熹宗殿上大哭一场。明熹宗对魏忠贤非但没有处罚,还对杨涟等人进行了训诫。魏忠贤在事件结束后,对那些被他弹劾的官员进行了残忍的反击。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还有几十个忠心耿耿的官员,要么被革职,要么被打入大牢,要么被折磨致死。魏忠贤在朝中到处安插自己的亲信,对朝中事务独断专行。魏忠贤不但对那些并不依附自己的忠诚和正直的官员严加惩处,而且对普通民众也往往有过处罚。偶尔有人出言不逊,得罪了魏忠贤,便会被擒,被斩,更是剥皮,割舌,死于非命。朱由校于天启七年(1627年)8月逝世。由于没有儿子,于是他的兄长朱由检继承了皇位。嘉兴贡生钱钱嘉征上书魏忠贤的十宗罪状。众大臣,连魏忠贤的部分亲信,都在琢磨朱由检的心思之后,对魏忠贤上了一道弹劾的折子。十一月间,魏忠贤被朱由校遣送到了凤阳。之后诏命捉拿魏忠贤,带他返回京问话。魏忠贤到了阜城,听到这个消息,就上吊自杀了。
为何魏忠贤能执掌大权?究其根源,魏忠贤能够在朝上独霸一方,第一个原因,就是明代中央集权形成的一种“毒瘤”。魏忠贤仗着明熹宗朱由校生性聪慧,喜欢用斧头、锯子、油漆等木器,只要明熹宗高兴,魏忠贤便会向他进言。明熹宗被吸引住了,于是把国事大权交给了魏忠贤。其次,那些自私自利,以及那些失去了道义,对天下苍生与国家漠不关心,甚至不惜与叛徒为伍的官员,是魏忠贤能在政治上为所欲为的主要保证。毋庸置疑,在魏忠贤专制专权,为祸天下的时候,有不少官员和民众站出来反抗。赵南星,杨涟,左光斗等为官之人,更是以身犯险,"晚明六君冤狱","东林七君",都是有代表性的例子。还有平民百姓和太监们发生冲突的例子。在我们所读的初中《五人墓碑记》中,记录了苏州民众与宦官之间发生的一场激烈而又激烈的抗争。
毋庸置疑,魏忠贤势力大盛,一群失去了节操的大臣,纷纷向他投怀送抱,讨好他。上至皇室勋臣,下至阎鸣泰,李精白等地方总督,下至武士,商贾,无不竞相称颂魏忠贤的事迹,并在国内建立了一座“生祠”,以纪念魏忠贤。更离谱的是,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统领李之才和河道总督薛茂相,竟然在孝陵和凤阳的陵寝旁边,为魏忠贤建了一座祠堂。校尉卢万灵更是上表,要求把魏忠贤赐给孔子,把魏忠贤之父赐给孔子之父启胜公。凡是魏忠贤经过的地方,都有官员遮住道路,跪倒在地,高声叫着“九千岁”,有的还大叫着:“九千九百岁!”许多宦官和官员,都是他的走狗,帮助他的人,“王体乾,李朝钦,以及其他三十多人,都是他的支持者。而外廷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皆为策论之人,有“五虎”之称。武臣中,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都是以“五虎”为首的。还有周应秋,户部尚书,等等,都是十条狗。有十个孩儿,四十个孙子。上至内阁,下至六部,下至各地总督,皆有亲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痛叱王朗:“朝中有烂木头,朝中有鸟兽,朝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丧尽天良的人,横行霸道,卑躬屈膝的人,横行霸道。这句话,用来形容,当真是再贴切不过。
说了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