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4月),作者沈叶鸣,原标题《古代红军的杰出领袖朱元璋——介绍朱元璋在元末农民革命武装的活动》
正文
我国当代的红军,是工人阶级的革命武装。而在我国古代,也有过红军,那是农民阶级的革命武装。在六百多年前的元朝末年,这种农民武装曾经活跃在江淮流域。而其中有一支,则是从凤阳、蚌埠(原注:现在的凤阳和蚌埠,当时同属濠州(又称临濠、钟离)其西部为蚌埠,东部为凤阳。)一带兴起的。贫苦农民们严密地组织起来,高举红旗,与地主阶级搏斗,不断地发展壮大,终于推翻了元王朝,震撼了封建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支红军的杰出领袖,就是在淮水哺育下生长,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才的贫农之子——朱元璋。
他在回忆组建红军的过程时,曾经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倡农夫以入队,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岗。”(皇陵碑)朱元璋动员农民踊跃参军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响应,使这支红军迅速壮大起来。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当时在这支红军驻地附近登高眺望,一定能看见一面面似火的红旗迎风招展,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一支支人马,扬起尘土,奔驰于一座座军营之间;一定能听见,战马嘶鸣,军鼓咚咚,号角嘹亮,此彼起伏。而这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正是在淮河之滨的凤阳、蚌埠这块土地上首先展开的!
苦水中生长朱元璋,原籍泗州(今江苏泗洪、盱眙一带)。元朝末年,民不聊生,他父亲朱五四带着一家人到处逃荒谋生,先到过灵璧,又来到滁县,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在滁县生下了朱元璋。朱元璋三、四岁时,随父母和兄姐迁到钟离东乡,几年后,父亲才带着他们来到钟离南部的太平乡孤庄村落户。一家人为了生计,颠沛流离,满心想就此安居下来,哪知道仍然是“农业艰辛,朝夕徬徨”(皇陵碑)。
公元1344年(元顺帝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到蝗灾,庄稼无收,不久又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在半个多月里相继死亡。这飞来横祸,使年方十七的朱元璋如遭晴天霹雳,不知所措。草草掩埋了父母和大哥以后,大嫂带着侄儿回娘家去了;二哥与他抱头大哭以后,也逃荒去了;丢下朱元璋孤苦伶仃一个人。
幸亏邻居汪氏老母可怜他,派儿子带他到附近的于皇寺出家当了小和尚。可是,在这天灾人祸频频而至的年代,和尚庙也非久居之地。过了五十来天,庙里宣布散伙,不开饭了。于是朱元璋又当上了“游方僧”——要饭的和尚,离开了于皇寺。他向南到了庐州(今合肥),接着又向西来到河南省的固始等地,然后北上,一直走到颖水之滨(现在的阜阳地区),吃尽了飘零之苦。“一浮云乎三载”,(皇陵碑)朱元璋已经二十多岁了。深切的乡土之情使他重新回到了于皇寺,一住又是三四年。
朱元璋当和尚的这几年,正处于农民领袖彭和尚(彭莹玉)等在宗教的掩护下秘密宣传革命理论、酝酿武装起义的时期。彭和尚他们指出,当今的世界是不合理的,不久将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出现。而出现这个新世界的标志就是:象征着光明和幸福的明王与弥勒佛出世。
公元18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江淮流域的贫苦农民们,在刘福通、彭莹玉等的率领下,纷纷起义。他们头包红巾,手擎红旗,称为红巾军或红军。第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底,郭子兴起兵响应,占领了濠州城。一个月后,朱元璋经过反复的考虑以后,毅然投军。当时他二十五岁。
实践中锻炼朱元璋参加了农民军以后,以相貌出奇,身材魁梧,受到红军元帅郭子兴的注意,不兴就被选拔为近卫队的班长——帅府亲兵九夫长。郭子兴夫妇有一个养女,是郭的已故好友马公的女儿,他们看朱元璋办事能干,又谨慎可靠,很器重他,就把马小姐嫁给了他。从此,朱元璋成了郭元帅的女婿和心腹,被称为朱公子。
朱元璋当了农民军的头目,率领所部奔走于怀远、五河等地,一边同元军作战,一边招兵、筹粮。部队很快扩大。不久,朱元璋就升为镇抚,一年后又升任总管。
同郭子兴一起据守濠州城的还有孙德崖等四位元帅,他们各自为政,同郭子兴有摩擦。有一次,郭子兴被孙德崖抓了起来,差一点遭杀害,经朱元璋奋力抢救,方才脱险。朱元璋感到,久居濠州不会有大的发展,就经郭子兴同意,带了二十多名骨干,策马离开濠州城,向定远方向开辟新区去了。
朱元璋来到定远,一面动员农民参军,一面收编地方武装,不久就建立起一支有两万多人的、经过精选和训练的红军劲旅,作为自己的基干队伍。他指挥这支部队,迅速地攻下了滁州城(今滁县)。
后来,郭子兴也率部从濠州来到滁州。城里一下增加了几万人的部队,缺乏粮食。朱元璋又建议南下和州(今和县)就食。攻下了和州以后,他被任命为总兵官。
公元1355年3月,郭子兴病故,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继任元帅,张天祐和朱元璋任副元帅。六月,朱元璋率军攻取太平府(今当滁县)设置元帅府,任元帅。九年,郭天叙和张天祐领兵攻打集庆(即南京),被内奸出卖,兵败阵亡。从此,朱元璋就独立地担负起指挥郭子兴所部的全盘责任,成为这支红军的最高统帅。当时他二十八岁。
朱元璋统率大军,不断扩大战果,攻占溧阳、句容、芜湖等地,先把集庆孤立起来;1856年2月,大败元水军;次月攻下集庆,把集庆路改为应天府。然后以此为基地,南征北战,终于战胜了元王朝,统一了全中国。
治军的帅才革命斗争的实践,锻炼了朱元璋,使他由农民武装的普通士兵,成长为文武双全的红军统帅。朱元璋治理红军,有一些办法很值得重视。
一、实行严明的纪律。
朱元璋从建立自己的基干队伍时开始,就非常重视纪律。1353年,朱元璋在定远收编了驴牌寨和横涧山的地方武装以后,立即重新编制,加紧训练。在检阅新军时,他对将士们说:“你们本来是很大的部队,可是毫不费事就转到我这边来了,原因在哪里呢?一是将官没有纪律,二是士兵缺乏训练。现在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纪律,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建立功业”。
朱元璋率军进驻和州以后,发现部队里有强掳妇女的现象,立即召集将领们训话,指出:“军队没有纪律,怎么能安定地方!”下令放走所掳的妇女。朱元璋派徐达去攻打镇江
时,当面吩咐他:破城时,不许烧房子,不许抢财物,不许杀老百姓。徐达攻下镇江以后,号令严明,老百姓安居乐业,获得了很好的政治影响。
朱元璋对于损害群众利益、临阵脱逃等违犯军纪的将士,给以严厉的制裁。公元 1 3 58年冬,朱元璋亲率十万大军,
进驻浙江婺州(婺音务,婺州即金华)。有一个姓黄的亲随抢了老百姓的财物,立即斩首示众。公元1361年,将领赵仲中守安庆时,遭到陈友谅的大军围攻,城破,赵仲中逃走。朱元璋知道后大怒,按“失陷城池”论处。常遇春以赵仲中是老将领为理由,要求从宽发落。朱元璋说:“不依军法,无以戒后。”最后还是处死。
实行严明的纪律,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改善了军民关系。
二、选拔一批得力的军事干部。
朱元璋当了农民军头目,他青少年时代的许多伙伴都纷纷来报效,后来又不断扩军。他就从所率领的队伍中,选拔出一批人才,作为部队的骨干。其中特别得力的军事干部有:
徐达:钟离人,比朱元璋小三岁,性格刚毅武勇,用兵持重,不打无把握之仗,行军有纪律。后来担任征虏大将军,统帅整个北伐军,在摧毁元王朝的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汤和:钟离人,比朱元璋大两岁,身高七尺,豪爽有智谋,虽然参军比朱元璋早,但对朱元璋很尊重。曾任征南将军,攻取浙东,大获全胜。后任征西将军,率部攻下了四川。
常遇春:怀远人,勇猛过人,精于骑射,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北伐战争中作为徐达的助手,担任副将军。
同时,朱元璋还注意在红军中培养和起用年轻的军事干部。朱文正是他大哥的儿子,李文忠是他二姐的儿子,他们在红军进驻滁州时,闻讯来归;定远人沐英,是个孤儿,朱元璋把他们收为义子,作为骨干使用。后有,他们都成为红军的将领。公元1 363年,陈友谅大举进攻洪都(今南昌),守将朱文正率部坚决死守,陈友谅围城八十五天,结果还是没能攻下。后来主力部队到达,洪都终于解围。洪都保卫战消耗了对方的军力,挫折了对方的锐气,为后来的鄱阳湖决战准备了有利条件。像朱文正这样得力的年轻将领,还有很多。在部队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新区的许多重镇,就是由这些年轻将领去负责守备的。
三、建设一个深谋远虑的参谋部。
朱元璋一贯重视参谋部的作用。他在定远建立自己的基于队伍时,就着手建立参谋部。
定远人冯国用喜读书,通兵法,投奔朱元璋以后,建议朱元璋不要贪图小利,要多做好事,争取群众,并且要创造条件,攻取集庆。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就任他为幕府参谋。
接着,李善长也来投军。李是一个书生,有智谋,朱元璋任命他作幕府的掌书记(参谋长),并且说:“如今群雄四起,天下糜烂,仗要打好,最要紧的是要有好的参谋人员。”李善长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参谋人员向朱元璋提出许多深谋远虑的意见,开拓了他的思路,丰富了他的思想,使他的军事指挥工作更富有智谋。公元1359年3月,浙江名士刘基等应召来到应天。当时,朱元璋虽在浙江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腹地应天一带仍然是两面受敌,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军力都很雄厚。朱元璋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说:“长江下游的张士诚胸无大志,不会有什么作为。主要的危险来自上游,要集中力量先对付野心勃勃的陈友谅。”朱元璋听了很赞成。不久,陈友谅来攻,应天人心浮动。朱元璋同刘基在卧室密谈,决定引诱陈友谅主动出击,以便设伏兵围歼。结果获得大胜,陈友谅逃去,张士诚也不敢妄动了。刘基被起用以后,为朱元璋出了许多好主意,被人们称为“军师”。
四、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战略思想。
朱元璋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善于体察情况,虚心求教,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战略思想。这套战略思想使他能够指挥部队稳打稳扎,稳步前进,充分准备,相机取胜。
公元1357年,朱元璋率军打下徽州时,知识分子朱开告诉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要他第一巩固后方,第二发展生产,第三缩小目标,作长期打算,以便相机行动。这三句话后来成为朱元璋长期遵循的指导方针。公元1359年,朱元璋攻下集庆后,就是按这条方针做的。据他的回忆,当时“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顽”(皇陵碑)。大意是:他率领红军进驻南京,严设关卡认真防守,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静观形势的变化,待机而动。后来,朱元璋每进行重大的战略部署,都是按稳打稳扎,相机取胜的思想进行的。在大江以南基本平定以后,朱元璋决定北伐,摧毁元皇朝的基地。在军事会议上,常遇春主张率军直捣大都(即元朝的首都,位于今北京)。而朱元璋则认为这样做是冒险的,主张用斫树的办法,先去枝叶,再挖老根,先取山东,再回师河南,再进踞潼关,把东南西三方面的军事据点都掌握在手里,然后攻大都。徐达统率北伐大军,正确地执行了朱元璋的计划,获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公元1868年8月,徐达进驻大都,结束了元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五、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朱元璋在发展红军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开辟和建立根据地。
朱元璋离开濠州后,暂以定远为立足点,组建新军,准备向滁州进发。取滁州以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向和州进发。取和州以后,又以此为根据地,渡江登采石(今马鞍山),攻太平,进军集庆。
夺取集庆,是朱元璋的战略目标。早在定远建新军时,冯国用就告诉他:建康(集庆的古称),形势险要,古书上说是“龙蟠虎踞”之地,如今应先取作根据地,以利于今后逐步发展。朱元璋接受了他的意见。
朱元璋攻取集庆以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西北至滁州、东至句容、东南至溧阳、西南至芜湖的稳固的根据地,地盘虽然不大,却是鱼米之乡。朱元璋在这块根据地里,奖励生产,发展农商,组织民兵,保卫乡土,成为部队的可靠后方。
后方根据地对于前方的战斗,往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时,陈友谅从武昌发兵,号称六十万,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但战到最后,陈友谅粮尽兵疲,军心动摇。朱元璋的军队虽然数量少,却有后方的源源接济,将士吃的饱,武器精良,弹药充裕,部队斗志昂扬,苦战一个多月,终于取得大胜。
六、使部队既能战斗又能生产。
当时军队吃的粮食,都是向农民征收的,这样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朱元璋和幕僚们研究,决定仿照古书上记载的办法,实行屯田,组织部队开垦荒地进行生产。由于常年兵荒马乱,农田圩围堤坝都被破坏了,农民修不起。公元1358年2月,朱元璋任将领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要他带领部队兴修水利,经营农业生产,又分派其他将领在各处开荒种地。立下章程,用生产量的多少来决定赏罚。一年后,康茂才的屯区收得粮食一万五千石,余粮七千石。朱元璋下令表扬,指出要解决粮食不足的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必须做好屯田工作,于是,部队到处开荒,一边打仗,一边种田。粮食满了,军粮充足了,朱元璋又下令禁止部队直接向农民征粮。红军采取这种措施,得到农民的拥护。
时代的局限朱元璋是古代红军的杰出领袖,但同时,也受着时代的局限。
古代红军是农民的革命武装。在封建社会里,农民有着强烈的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但是,他们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也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制度。因此,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情况下,他们那种“杀尽不平方太平”的革命要求,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最后,这种建立“理想王国”的努力,不是遭到地主阶级的公开镇压,就是被地主阶级篡夺了胜利果实。
随着形势的发展,朱元璋的思想和立场也在变化。当年贫农的儿子、农民革命军的杰出领袖,后来却蜕变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公元1368年,四十一岁的朱元璋在经历了十六年的戎马生活以后,于南京登基,成为明王朝的第一代的皇帝。同时,历史也宣告了他的革命生涯到此结束。
资料来源:
《蚌埠古今》第一辑(198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