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跟我说:“假期结束心情很差,一想到工作和交易就特别有压力,看见机会也不敢做,各种负面情绪应该怎么调节心态?”
我说这是人之常情,是每年大脑放空几天后再“塞”进一堆事的不适感。负面情绪并不是遇见了什么难事,而是大脑从“享乐放纵”调整到“认真负责”模式的过程,自然会感到不舒服。
常说记录交易日志是个好习惯,其实写生活日记也是好习惯。长篇日记写下来,过往的得失有个结论,未来的计划也有些眉目。
之所以会感觉到压力,是因为我们在未知面前,没有迎接挑战的信心,也不太肯定可能出现的机遇。所以未知带来的感受,只剩下压力和悲观消极。
随后,内心在患得患失中联想到前途暗淡,担心行业消亡,担心自己能力无法应对挑战,继而联想到过去一年那些不好的经历。
此时,脑海里总是会回忆以往轻松愉快的“时间碎片”,给人一种老了、喜欢怀念过去的错觉。其实过去也有压力,或许当时也在怀念更加久远的过去。
成功交易的决策过程有多少是轻松愉快、如有神助的呢?我们仔细想一想。
所以总是在脑海中把过去的记忆美化,事后加工得非常圆满,但却忘了当时也在焦虑,也在承担着压力。
而且从客观来说,人是逐渐成长的,也是逐渐在各种事情中历练的,理应好过去年,也好过前年。
千万不要在面对未知时,误以为负面压力是未知的全部,是未知即将带给你的一切东西
新的一年伴随着新的变革,AI对各行业的冲击,川普上台后经贸摩擦风险的上升,降息周期的开启,可以说只要我们去全面地思考一下就能想到,未知中不光有行业的消亡,同样它也伴随新的行业崛起。
同时,不光有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也有某些事件导致波动性急剧扩大的机遇
而交易者,本身就是靠动荡获益的。什么是“动荡”?
本质上就是危机和冲突出现导致市场进入一个非理性波动的周期,此时趋势性显著,交易难度降低,而波动活跃,盈利空间巨大。
可以说,每一年都会在某些市场、板块、品种上出现这种机会。遍看历史,没有哪一年世界是在平稳和谐中发展的
包括在24年初,也有学员跟我深聊过这种心态问题——面对未来总是带着悲观消极的态度。
当时也同样跟我说23年底市况太差了,价格每天都在震荡,小幅波动,一做就是利润回吐,要是24年还是这种日子,单子怎么做呀?
结果过完年,就出了单边趋势。

未来之所以不可琢磨,是因为我们无法预见有什么突发事件,以及事件将影响市场产生何种预期。所以也就下意识地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我们的认知是就像是装满了过往经验的“水缸”,只能靠着已知来预测问题,而未来的突发事件就像是凭空砸进来的一块石头,是已知以外的东西,突然性的砸进“水缸”,刷新认知。
那么联想不到未知事件,继而忽视“出现未知事件”的可能性,以此带来的思考模式客观吗?并不客观.

复盘就知道,单一品种,年均出2-3轮大趋势有很高的概率。我们该认知的并不是未知事件本身,而是每年出现未知事件的概率。在某些政治变局、权力更迭中,风险事件出现的频率会更高或更低。
认知越深,你的交易底气自然就越足,看表面走势和读风险源头的信心自然有很大差别。
再从成长的角度来说,一年过去,对交易的认知理应更深入,对决策过程应该更熟练了才对,怎么还有人在开“历史的倒车”呢?
没有人会原地踏步,只有些人走错弯路而已。
走错了,咱们纠正就行。经历本身就会化为对一种“失败方法”的警惕心,它同样会帮你建立对“危险”的认知,也是一种财富。
这就像市场里总有两种性格的人,一种人总是在研究未来有什么机会,世界出现了什么变革性的东西。而另一种人总是在反思,过去错过了什么机会,自己如果能“再来”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显然,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客观认知事物的基础,对于同一件事的理解,又因为他主观感受产生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更好的事情会出现在明天会有更丰富的经验迎接,而有些人则忘不掉好事都已经历过,但是被自己搞砸了...
所以交易短期上看是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心态管控,长期看是性格的塑造和强化。
悲观主义者在市场里很难有好的结果!因为他面对未来,总是怀疑和逃避
假期中人是受感性驱动的,吃喝玩乐的需求产生于享受的本能。过了假期调整调整,感觉理性回归了,那么工作状态也就回来了。
最后这是一些看法,新的一年,祝大家诸事皆成,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