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倒台,五子保姆控诉:他们把我带到浴室,用胶带封住我的嘴

小双评历史 2023-06-21 06:54:00

卡扎菲,曾让利比亚成为非洲最富有的国家。

也让多位头顶王冠的非洲国王、酋长封为了“万王之王”。

足以见得,他的能力。

而民众对于卡扎菲的评价两极分化,一方认为他是功臣,不仅让利比亚拥有了人人眼馋的石油资源,还让民众享用到了免费的医疗、教育资源。

但另一方却认为不管如何掩藏,他依旧是一位心狠手辣的政治家。

从27岁掌权执政,到在位多年与多个国家交恶。

卡扎菲传奇一生足够写成一本小说。

但是在繁荣之下,自诩清贫的卡扎菲,暗地里却十分奢靡。

他不仅拥有多处豪宅,还在豪宅中建设网球场、游泳池、乃至足球场。

卡扎菲的8个孩子,各个生活富足,且每人都拥有了一个独栋别墅,内设装饰豪华讲究。

但最让人咋舌的还是卡扎菲的大权,在权力的操弄下,他掌控着利比亚中央银行的140吨黄金储备的权力,换句话来说,有80亿美金的控制权被卡扎菲牢牢攥在手里。

就是这样一个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政治家,最终难逃一死。

而他的后代们,也逐渐没落,最为凄惨的当属汉尼拔。

他不喜政治、无心弄权,可依旧是卡扎菲最喜欢的孩子。

嚣张跋扈的汉尼拔,也让他的后半生充满了凄惨色彩。

卡扎菲发迹中东

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在27岁坐到国家掌权者宝位的男人,实际上并没有殷实的家庭。

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苏尔特沙漠中一个羊皮帐篷里。

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牧民,卡扎菲是夫妻俩第三个孩子,也是唯一一个男孩。

对于唯一的儿子,父亲经常对卡扎菲讲述英雄故事,而这其中大部分是英雄们反对侵略者的事迹。

这也导致,卡扎菲从小便有一个英雄梦。

那时,这对老实的牧民并没有想到,最小的儿子竟然能够发动政变。

没有背景、没有人脉。

和大多数草民出身的掌权者一样,卡扎菲也是从军队中成长,并在此积累自己的人生历程。

而他的人生命运也因参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虽然卡扎菲十分聪明,且具备领导者的能力,可他掌权的路上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他的妻子法蒂赫。

虽然法蒂赫并不起眼,可她的父亲哈德利却是伊德利斯国王军队的高级军官,也是卡扎菲的顶头上司。

换句话来说,卡扎菲的仕途全部仰仗哈德利。

年纪轻轻的卡扎菲被哈德利看中后,又被当作准女婿的标准来培养。

最终,哈德利成为了卡扎菲的岳父,而卡扎菲也因此平步青云。

1969年,卡扎菲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利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27岁坐上了国王宝座,卡扎菲也丝毫没有犹豫,选择与法蒂赫结束了这段婚姻。

上位后,卡扎菲推翻了旧国度的所有法律,而精英们也被他赶尽杀绝。

趁着这个空隙,他重置政治体系,培养自己的心腹,建立自己脑子里的利比亚。

因受童年影响,卡扎菲在掌权后,极具反对侵略者,他不仅驱赶意大利人,还收回了英美军事基地,最关键的是,他实行石油国有化,也因此与西方国家交恶。

如果单单从他的征集来看,卡扎菲可以称得上“勤政为民”。

在他的管理下,利比亚一跃成为了非洲最富有的国家,并且利用远程医疗等多种手段将整个非洲大陆连接了起来。

宽敞的马路,城市焕发生机,有了新的样貌。

不仅如此,利比亚还凭借石油、天然气让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总而言之,最初的卡扎菲的确为利比亚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但作为政治家,卡扎菲的目的显然不止于此。

卡扎菲的没落人生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不管是脑子还是手段都十分了得。

卡扎菲,亦是如此。

虽然他十分聪明,可他的莽撞和低情商却让人诟病。

在阿尔及利比亚举行了阿盟首脑会议上,只见卡扎菲带了一只白色手套。

就在人们疑惑时,他却高傲的表示:“为了与‘美国走狗’握手时不至于脏了自己的双手。”

一句话让在场的许多人绿了一张脸。

卡扎菲也因为自己肆无忌惮的一张嘴,与过个国家交恶,最甚者便是美国。

直到2006年,美国与利比亚才恢复建交。

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卡扎菲的看家本领便是演讲。

在舞台上的卡扎菲,情绪高昂,只凭借一张嘴,就将群众牢牢困在了他口中的“乌托邦”世界里。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卡扎菲会赚钱是不假,可他口中的清贫却是一个谎言。

虽然他自诩厌恶奢靡的生活,但暗地里,他却是一个“古皇帝”。

住着装有泳池、足球场的顶级豪宅,身边还有美女保镖照顾衣食住行。

在经济大环境并不向好的年代,卡扎菲家族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人民的怨气越来越大,而这也加速了卡扎菲的倒台。

随着世界局势的动荡,利比亚的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物质条件一度下滑,人民唉声叹气。

可在当下,卡扎菲家族却依旧过着豪华的生活,这让人民群众的怒气越来越大。

于是,忍无可忍的群众终于在利比亚当地上演了一场民众抗议的游行示威。

不仅如此,游行示威逐渐转换成反对派,想要将卡扎菲拉下台,建立新的政治体系。

2011年2月18日,反对派直接控制了利比亚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

卡扎菲只能通过电视台警告反对派,称要枪毙反对者。

而这场斗争足足打了半年之久,而让卡扎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最终会为鲁莽付出惨重的代价。

2011年7月15日,美国与北约等多个国家承认反对派政权,距离卡扎菲倒台只有一步之遥。

8月22日,反对派攻入首都,而卡扎菲只能落荒而逃,苟且偷生。

那段时间,他从不指挥作战,而是一切听从儿子的安排,并且他从不相信人民已经放弃了他。

直到他死在苏尔特下水管道中,他才终于相信,自己早已被所有人抛弃。

而在他死后,并没有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立刻下葬,而是被放在冷藏室中,任由人展览观看。

曾经的“万王之王”,竟然以如此结局收场,实在是让人唏嘘。

卡扎菲倒台,那么他的家族自然也难逃厄运。

最为凄惨的当属卡扎菲最为宠爱的四儿子汉尼拔。

被宠坏的二世祖

卡扎菲一生中有8个孩子,其中1个女儿和7个儿子,但在这群孩子中间,他却最喜欢4儿子汉尼拔。

就连他的名字也被卡扎菲给予了厚望,希望为了汉尼拔可以继承大业。

不仅如此,汉尼拔在8个孩子中,他的长相最为贴近卡扎菲和妻子索菲亚。

帅气高达,身材挺拔,在汉尼拔还没放浪之前,他的相貌一直被中东媒体给予很高的评价。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父母的过分宠爱,显然将他宠坏了。

汉尼拔不仅没有从政的心思,反而充满了玩心。

虽然他很少公开露面,不同于自己的几个兄长,可随之而来的丑闻还是让他走到了公众面前。

从2004年开始,汉尼拔似乎在“二世祖”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那一你那,他还是一个学生,正在巴黎求学。

可谁知,已经喝到尽兴的汉尼拔,将自己的女同学一把拉上了自己的豪华跑车,不顾反对在巴黎街道上狂飙。

这番操作惹得路人失声尖叫,可已经被酒精充斥大脑的汉尼拔,只感觉到了兴奋。

最终,他将车撞向了一旁的公共设施,引起来了警察。

可一贯嚣张的汉尼拔却丝毫没有感到害怕,反倒是“邀请”警察与他一同飙车。

即便汉尼拔撞坏了公共设施,还试图挑衅警察,可碍于他的身份,甚至上升到了外交层面,这件事也最终没有了下文。

按理来说,儿子闯下大祸,作为父亲的卡扎菲应当举起威严的手杖,教儿子做人。

可卡扎菲却默认了汉尼拔的胡闹,甚至为他一次次降低底线。

汉尼拔喜欢喝酒?喜欢美女?甚至喜欢内衣模特?

卡扎菲全然不顾民众的反对,坚持让汉尼拔选择他所喜欢的人生。

并且汉尼拔花钱如流水,对于金钱毫无概念。

以至于花费3亿修建了一艘18曾的豪华邮轮。

对此,卡扎菲仍旧放纵。

不但如此,他对于汉尼拔依旧抱有期望。

在汉尼拔毕业于哥本哈根商学院毕业后,卡扎菲将他送进了利比亚第一海洋运输公司,并且还做到了管理委员会的高位。

换句话来说,汉尼拔直接掌控了利比亚石油运输的权力。

但他却无心弄权,成为了父亲的傀儡。

那时,人们只当汉尼拔是嚣张的二世祖,可并没有想到,卡扎菲竟然会因为儿子牵动外交危机。

2008年7月15日,汉尼拔正在与妻子在瑞士日内瓦举办派对。

派对还未结束,行为放浪的汉尼拔就对两名女服务员伸出了魔手。

在遭到拒绝后,汉尼拔举起了拳头,不断砸向了女服务员,

等到警察赶到时,两名女服务员已经被打的不成样子。

事后,当警察找上门时,汉尼拔依旧是无所谓的态度。

而这件事也最终登上了报纸,被传送到全球各地。

从汉尼拔被警方拘留到登上报纸,这显然已经不是一件小事,而是牵动了瑞士于利比亚的外交。

可谁知,卡扎菲不但不理亏,反倒是利用利比亚石油资源的优势,逼迫瑞士道歉。

最终,瑞士还是低头了,可卡扎菲溺爱儿子的新闻,也让所有人感到不齿。

那时,汉尼拔并没有想到,年少时打出的一颗子弹,最终会正中自己的眉心。

2011年8月,随着卡扎菲的倒台,他的家族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溃散。

8个孩子开始了大逃亡,而汉尼拔也带着妻子不知去向。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穆拉的妇女站了出来,控诉着汉尼拔夫妻两人的恶行。

原来,穆拉是汉尼拔的保姆,可多年来一直承受着他的殴打暴行。

曾经,汉尼拔和妻子不止一次将她捆绑,并带进了浴室,还用胶带封住了她的嘴,任由沸水从穆拉的头顶浇落。

巨大的疼痛感撕裂着穆拉,可除了忍受,她别无选择。

雇主一家暴虐成性,可穆拉却没有收到过半分酬劳。

如果卡扎菲没有倒台,那么像穆拉这样的底层人将永远笼罩在恐惧中。

从那之后,汉尼拔便消失了,不难想象,那时的他几乎变成了过街老鼠,只能躲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度日。

在汉尼拔逃亡之后,利比亚当局从他的家中搜出了一台电脑。

电脑里的内容让人瞠目结舌,一张张艳照被整整齐齐放在文件夹里,其中不乏他与妻子的奢靡生活留念。

原来,卡扎菲家族的狂妄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直到2015年12月11日,汉尼拔终于再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那一天,他赶到黎巴嫩看望妻子,恰好遇到了武装分子绑架,几个小时后,他又被移交到黎巴嫩警方的手中。

此时的他,早已不见嚣张跋扈,也不见富贵加身的神气,蓬头垢面的模样也预示了他的结局。至今仍被关押在黎巴嫩的监狱里。

曾经的嚣张跋扈的二世祖,最终没有逃脱法律制裁,而对于他的结局,不免有人说一句:咎由自取。

参考资料:

经典人文地理--卡扎菲上校:发迹中东

利比亚局势动荡,卡扎菲被捕死亡-中国网络电视台

《家族破碎,卡扎菲子女命运各不同》

卡扎菲儿媳被指向保姆泼开水-环球网

卡扎菲之子黎巴嫩造遭短暂绑架-光明网

4 阅读:1767
小双评历史

小双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