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画说中国美术史》第六讲《陶器时代》时,一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为啥西餐菜单上少见“蒸”这个选项?嘿,真相竟藏在咱们祖先的陶器故事里!
话说人类刚学会玩火料理,一言不合就把食材往火堆或石头上怼,就像现在韩国人还保留着的那种“石头火锅”传统——可别小瞧这原始烧烤,它可是统治人类餐桌好长一段时间呢。直到陶器横空出世,一切才华丽升级。
话说陶器这玩意儿一出世,简直是烹饪界的一场革命啊!有了这宝贝疙瘩,咱老祖宗终于告别了“简单粗暴”的烧烤模式,一脚跨进了“水深火热”的蒸煮新时代。
全世界只要有陶器的地儿都能煮东西,但说到蒸嘛,那可是咱中国人的专利哦!
半坡遗址中的陶甑
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据说就是“蒸功”的始祖,不过真要追溯历史,这用于“蒸”的专用器皿——陶甑[zèng]的出生证明显示,人家早在新石器中期就已经崭露头角,距今大约六千岁啦!
陶甑就是最早的蒸锅,它长得像个带孔的盆,那些小孔可是蒸汽通道,把它搁在鼎啊釜什么的容器口上,底下烧开水,上面的食物就被蒸汽悄咪咪地给炖熟了。这就是最早的“一锅多用”蒸汽料理法,不仅高效节能,还特别低碳环保,咱们老祖宗无意间就成了全球低碳餐饮的鼻祖,哈哈,够潮吧!
《诗经·生民》形容蒸饭说:“释之叟叟,蒸之浮浮。”《正义》解释说:“洮米则有声,故言叟叟之声,蒸饭则有气,故言浮浮之气。”显然,这是指水吸收火的热能,使甑的内压飙升,并形成高温蒸汽将食物蒸熟,达到了水与火的完美交融。
后来,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打仗时为了保密行踪,愣是整出了竹蒸笼这玩意儿。
竹蒸笼一出,菜肴口感立马升级,原形、原汁、原味统统在线,关键是携带方便又经济实惠,
从此以后,竹蒸笼流传江湖,一下子刺激了各种蒸菜技法百花齐放。
《齐民要术》中便记载了多种蒸的技法,包括清蒸、粉蒸、扣蒸、包蒸等等。
除了制作主食和菜肴,“蒸”这一招还跨界到了酿酒业,助力了咱们中华白酒的诞生和发展。
蒸这一烹饪方式延续到现在,还出现了三大“蒸菜之乡”,即湖北天门、湖南浏阳、江苏常熟。
除此之外,湖北沔阳的“沔阳三蒸”、粉蒸肉(排骨)、清蒸鱼、水蒸蛋、梅菜扣肉、蒜蓉粉丝蒸扇贝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蒸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类似甑、蒸笼之类的蒸用炊器都是中国人的独家秘方,是烹饪世界中皇冠上的明珠,西方小伙伴虽然偶尔也尝试一下蒸,但在他们的烹饪体系里,那不过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远没达到咱中国人把“蒸”发展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境界。
所以,西方人的主食是烘烤的面包蛋糕,中国人主食是蒸的馒头、包子、花卷、烧麦,而且,除了中国有蒸饭外,世界其他国家的米饭都是煮出来的,有意思不?
在这场“蒸”的盛宴背后,既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又揭示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小秘密。看着升腾的热气蒸蒸日上,老祖宗的智慧,“蒸”的传承,那可为咱们带来了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