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靳宁宁:如何摆脱社交恐惧?

百战雄狮爱电影 2022-05-06 15:44:49

近些年,社交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进入我们的视野。想像当我们需要与人沟通一件事情时,我们会更愿意选择哪种方式呢——当面沟通?电话语音?微信文字?邮件?或者干脆不沟通?通常来说,当面或者电话语音最为快捷,但越来越多的人却连连摆手“还是不要了”……

很多人调侃说自己有“手机阴影”,最怕突然听到铃声响,甚至为此常年将手机调为震动或者静音。渐渐地,一种名为“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的病理学名称悄然流行起来。在这个以苦为乐的时代,很多人都在网络上通过段子、脱口秀、漫画等喜剧形式来表达自己有多排斥人群、不愿社交,这也恰巧印证了罗洛·梅所提到的:“苦中作乐幽默”在焦虑的时候特别会涌现。就像所有的幽默一样,它可以使人与焦虑保持一段舒适的距离。

对这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想要自己安静地待一会有错吗?”“我远离人群,是为了减少无效社交,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我就是这样性格的人,一个人待着挺好”“我又不求什么,干嘛非要跟半生不熟的人没完没了地尬聊,有这时间还不如为自己做点有意义的事”……因此,很多人乐于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貌似这样才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格格不入”。

当然,任何观点都有其对立面,有人在谈论如何回避社交,就有另一部分人认为:“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连这个都不要了,当代人都怎么了?”“这是一种逃避,只是社交恐惧的借口而已”“不是不想社交,而是不能社交吧”……

有人为此远离城市,搬到深山独自生活,宣称回归自然;也有人为此花大价钱学习社交技能、沟通技巧、语言艺术等课程……也许阅读到这里,你也已经有了想要支持的阵营,此时的“站队”也决定了你接下来将从这本书中感知和体验到什么。我将与你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议题进行深度剖析,去为“被贴标签”的人们撕掉束缚,也为真正有社交困扰

的人们寻找出路。

据《光明日报》报道,在他们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显示,参与投票的2532名网友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仅有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而剩余97%的参与者均存在回避、恐惧社交的现象!

看到这个统计结果,惊讶的同时,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回避或恐惧社交呢?一个人在社交中做了什么、达到什么标准才会被归为此类呢?是自评还是他评呢?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呢?比如一些低自尊的个体,不论你调研什么,他都认为自己属于不够好的那一组;而过度自恋的人,则认为自己哪方面都不错,都应该属于没问题的那一组。

因此,在我们分析社交恐惧之前,统一所谓社交恐惧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就只会沦为大家自说自话、但实际又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境地。为此,我将大家惯常提到的社交恐惧分成了三大类: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以及性格内向。

简单来说: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在精神障碍诊断体系中有着明确的名称。而社交恐惧只一字之差,但意义上已经大不相同。社交恐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人人可能都短暂性地体验过这种感受,但在严重程度上,远没有达到精神病理学的诊断标准,社交恐惧会让人不适,但经短暂调整后就可能快速好转。性格内向、害羞、腼腆等,虽然在表现上与社交恐惧有些相似,但是在形成原因与个人感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者简介:

靳宁宁,21世纪出版公司签约作家,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明白心理”创始人。

多次受邀在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郑州广播电台《为了花朵》等电视媒体节目中进行心理案例解析;《Super nanny》中国版《超级育儿师》线下签约心理咨询师;曾担任郑州市多所学校特聘心理疏导员,国内大型情感平台高级心理咨询师。

持续多年接受专业的心理系统培训,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因其专业严谨的咨询态度、温柔坚定的咨询立场、扎实深厚的咨询经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而广受欢迎。致力于心理健康的普及与推广,通过咨询、授课、写作等方式帮助大众收获幸福。

0 阅读:2

百战雄狮爱电影

简介:百战雄狮爱电影,爱写电影,爱拍电影,爱把好作品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