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动静适宜、恰到好处

文化老子 2024-05-07 10:37:17

☞冷眼观世界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天地不具备人格思维没有人的感情偏好无所谓仁慈与否,对待万物就像我们普通人对待祭祀用的草扎的狗一样;圣人也是这种心境、无所偏爱不夹杂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因而能保持最大程度的理智冷静从而使行为更加客观公正,所以能够做到对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都一视同仁;天地之间不正像个风箱吗?看似空虚实则功用无穷,正是因为能够容纳空虚的特性所以才有极大的包容性让万物绽放自己的精彩因而呈现一个愈加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些时候多言无益,不如学习天地圣人把精力放到如何恪守中道上来,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解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说人要效法天地那样无私平等对待世间万物!庄子说:“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好心也会酿成祸事,老子所说的不仁就是不夹杂个人主观感情色彩,避免因情绪波动而造成判断失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是保持心如明镜般冷静理智的关键,这是看问题能够客观公正的核心秘密,这是心不着相,相不住心,如如不动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这是心存大爱慈悲的重要体现,这是真抓实干的金刚手段,有一种大道无情运行日月般的铁面无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说万物的动静、 开阖、进退、虚实之道,做到劳逸结合的同时也做到随曲就伸,做事情讲原则、讲时机、讲策略,做到实事求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说过多的话语有时像画蛇添足一样多余,不如将其表达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长篇大论往往令人啧啧称奇,一语中的反而让人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言行都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思维互动:人有一颗敬畏、慈悲、睿智、包容的善心是件好事,有善行也无可厚非、凡事有个度、但万万不可越俎代庖,严重的话会适得其反,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生命终归会找到自己的出口,用在自己身上行之有效的用在别人身上未必就行,每个人都经过不尽相同的时间的打磨、岁月的历练、生活的洗礼最终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特点、能调动不同的资源,形成自己风格。因此人有一颗善心做善行、知道并做到适可而止就显得特别重要。

7 阅读:128
评论列表
  • 2024-05-25 12:07

    不仁是最大的仁,因为不带偏见一视同仁。

    用户10xxx05 回复:
    仁这种1元论的东西玩的都是迷信。所以才说孔子很鬼呀,孔子道德就是鬼的道德
  • 2024-08-16 09:38

    学华夏远古哲学,首先你得小心那些犹太弯弯的黑水,把各种书词义的扭曲和稀泥写成一坨的样子。其次,你要学会辨别真哲学和伪装骗人的假哲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不过华夏远古的道家哲学也不如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

  • 2024-06-24 00:07

    不仁,不以仁标榜自己。刍狗,祭祀用品,当用则重,当弃则废。圣人,伟大的统治者(君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若以仁爱标榜自己,那么万物就没有生灭,圣人若以仁爱标榜自己,坏人坏事就得不到惩罚。

文化老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