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活越焦虑

狐狸先森讲历史 2021-08-06 11:13:36

太长不看版:

1.每个人都会焦虑,成年人的焦虑大部分因为金钱,小孩子的焦虑来自别人家的孩子,退休老人的焦虑来自老头老太太的攀谈。焦虑就像瘟疫,人人都被传染了。2.攀比,造成了大家普遍焦虑。现代社会,吃饱穿暖已经没有问题,我们追求物质,更多不是为了基本生存要求,而是物质背后带来的情感反馈。那就是这个物质能给我带来多少他人的羡慕嫉妒恨。3.我们之所以要去攀比,是为了找到我们在社会中的身份。我到底是底层老百姓,还是中产阶级,还是上流社会人士,必须通过攀比才知道。你不买个几十万的爱马仕包包,怎么算是中产阶级呢?你不谈一个几十亿的项目,怎么挤入上流社会呢?4.在古代,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固定的,贵族的子女是贵族,农民的子女是农民,每个人各司其职,社会秩序稳定,大家不需要为了攀比去找到自己的身份,因为你的出身就是你一辈子的身份。但到了工业革命,财富大爆发,资产阶级崛起,农民进城,贵族衰落,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富豪。在新时代里,社会阶级能上能下,穷人有可能成为富人,富人也有可能跌落底层,每个人都为身份焦虑,穷人焦虑阶级跃层,富人焦虑阶级下滑。身份的焦虑,时时刻刻威胁着每一个人。5.自尊=实际成就 ÷ 自己的期望,一个人成就越小,期望越大,那这个人的自尊就越小。当你的成就配不上你的期望时,你就会非常焦虑。现代社会,舆论都在鼓吹成功,仿佛你不成功就是因为你不敢想,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每个人都拼命加大自己的期望。但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不是努力了就能获得。现代社会,人人追求成功,但成功却是小概率的事情,这就使得每个人的自尊越来越低,焦虑越来越严重。6.再多的钱,其实都不够花,因为人的欲望可以是无限的。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有成本,只有欲望没有成本。减少焦虑,最好的办法,真的不是赚钱,而是抑制欲望,和少去攀比。欲望是人性,我们当然不是去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追求美好的生活是对的,但美好生活的体验来自我们的内心,而不是跟别人攀比而来。想开了,也就不焦虑了。

01焦虑,人人都逃不掉

提起焦虑,估计大家头发又要稀松了。

不管你有钱没钱、有娃没娃、结没结婚、上没上大学......焦虑就像是超级瘟疫一样,人人都被传染。

大人的焦虑,也传导到了小孩子那里,别人家的孩子,成了自己孩子头上永远的恶梦。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吧,去到广场跳跳舞,老头老太太一攀谈,老王家孩子是局长,老李家孩子是总经理,老张家孩子在北京买了房,你家孩子呢?

广场舞还是不跳了吧,越跳越不健康。

我们的焦虑来自哪里呢?

站在我的角度,我的焦虑自然是来自没钱。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想不焦虑也难。

但比我有钱十倍的,我发现他们也焦虑。

我跟他们比,他们跟比他们有钱的人比。

这样比下去,是不是要富有到马云马化腾这样的程度,才没焦虑呢?

马云马化腾有没有焦虑我不知道,但全中国要是人人都像马云马化腾那么有钱,那中国也就变成津巴布韦了,人人万亿富翁。

02焦虑,来自攀比

导致焦虑的,钱是原因.

但肯定不是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看到,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有钱好几倍的中产阶级更焦虑。

我们在为中午吃沙县小吃还是兰州拉面焦虑,中产阶级为买爱马仕还是LV焦虑。

吃沙县小吃,是为了果腹,买包包,就是为了身份。

什么样的身份让他们焦虑呢?

就是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能比周围人低这个身份。

在今时今日的中国,吃饱穿暖已经不是问题。

我们追求物质,更多不是物质给我们带来的直接效果,而是物质背后的情感反馈。

比如,你去三亚旅游,是为了看海吗?不,是为了发朋友圈、微博,好让大家给你点赞。

你买了一辆宝马,是为了出行方便吗?不,是为了得到亲戚朋友的羡慕嫉妒恨。

你送孩子去补课、上兴趣班,也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跟邻居、同事交谈时,好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

03攀比,为了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人之所以攀比,是为了找到自我。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的价值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要靠比较。

如果不攀比,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我到底是穷人,还是中产阶级,还是中上阶级,你不去比一番,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身份。

人就是那么奇怪,明明可以自己活得好好的,明明不愁吃不愁穿,还是要去跟别人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自己的位置那么低啊。

为了爬上去,找到自己理想的身份,要么努力赚钱,要么打肿脸充胖子,结果都是焦虑。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老公比闺蜜的老公多赚一百块。

我们不会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比,我们会和周边人、同位置的人比。

我不可能去跟马云比,不管怎么比,我都不会生气,因为这这样对比没意义啊。

我也不会跟在北上广深那些年薪百万、有房有车的人比,我也比不过。

我当然不会跟天桥底的流浪汉比,我再不济,也比他们强,强过他们也没意义。

我会跟我同学、同事、朋友去比,别人都买房了,自己啥都没有,一想到这,头发又稀松了。

流浪汉和马云的话,我不会放在心里,但我身边的熟人的话,那可是比台风影响还大。

同样的,在北上广深年薪百万、有车有房的人,也会跟他们的熟人比

这些同位置的熟人的态度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你只有发现自己拥有的东西比他们多,得到他们的积极评价,才能体会到身份带来的快感。

所以啊,像马云这样的首富,也可能焦虑,今天你是首富,明天可能就轮到马化腾了,你在中国是首富,出了中国,你就得跟比尔盖茨、贝索斯去比了。

在现在的社会中,无论身份地位如何,身份的焦虑威胁着每一个人。

04身份越容易改变的社会,焦虑越大

从古到今,身份都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但古代人对身份的追求,远没有我们现在这么迫切,他们对身份的焦虑也没有我们这么强烈。

我们现在对身份的焦虑更强烈,是因为当代人的身份,比古代人更容易改变。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前的农耕时代,改变阶级地位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中国还好,还有个科举制度,在欧洲,贵族的子女就是贵族,农民的子女就是农民,在古代欧洲,官职是贵族来做,仗贵族来打,农民世世代代就耕田纳税,别有非分之想。

在如此阶级固化的时代,每个阶级的身份,生下来就固定了,也就没必要去比。

你一个农民,你买一匹马装贵族,周围的农民不会羡慕你,反而嘲笑你不安分守己。

反而你安心做一个农民,得到的尊重更大,因为你为整个王朝的稳定性做贡献了嘛。

后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财富大爆发。

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兴起,贵族阶级没落,很多农民进入城镇,改了行,不少农民踩中时代的红利,也成为了富裕阶级。

对财富的追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方向,而人们逐渐相信,这种追求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封建社会被推翻后,人们进入了一种崇尚精英的社会,这种社会提倡努力改变命运,让有能力的人成为管理者。

主流的价值观认为,不努力,你守着家产也要坐吃山空,努力了,你穷得叮当响也能白手起家。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社会,在推崇努力、能者成功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

崇尚精英的社会认为,在人生早期,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同样的社会资源。

大家各凭本事,有能力的人进入社会上层,没能力或懒惰的人滑到社会底层,你的身份地位就是你能力的象征。

对今天讨论的身份而言,这种社会的关键作用在于,它向人们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再也没有制度拦着你出人头地了,所以如果你穷,一定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如果你穷,那么你的人生就彻底失败了,你是没有价值的。

这样的观念让社会更崇尚富人,对穷人造成了舆论压力。

可以说,在一个社会里,身份越容易改变,身份焦虑就越容易产生。

05崇拜成功的社会,大家在追求成功中焦虑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一个自尊公式,可以很好地概括崇尚精英的社会中人们的普遍心态:自尊等于实际成就除以自己的期望。

自尊=实际成就 ÷ 自己的期望

可见成就越小,期望越大,自尊就越低。

如果实际成就大跳水,期望却仍然维持高水平,比如过气的明星或者曾经的富翁,那么这种痛苦是加倍的。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提高自尊不外乎两个方法,不是做出更多成就,就是尽量放低期望。

很明显,在一个提倡努力的社会,只有做出成就更受到鼓励的。

火上浇油的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导向又让人们提高了对自己的期望值,媒体告诉我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强调说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我们可以成为任何人。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必须卯足劲向前冲了,压力和焦虑能不大吗?

崇尚精英的社会对财富的追逐,还催生了一种提倡消费的文化。

媒体在鼓吹消费,广告更是在用你买的东西来给你贴标签,把你分成各种群体。

为什么富人喜欢买豪华跑车?为什么大牌箱包要让自己的产品布满LOGO?手机厂商为什么要给一个机型生产商务高配版?

这是因为当代社会的营销理念就在大力推崇身份这个概念,营销者希望高端消费者把自己的产品当成一种彰显身份的工具,并希望诱惑其他消费者因为向往更高的身份,而对这些产品产生渴望。

比如某楼盘的卖点可能是,你可以和某些名人做邻居;你买了某个包,你就进入了上流社会。

可以说,消费主义鼓励了一批势利的消费者,给当代人的身份焦虑火上浇油了。

遗憾的是,我们拼命追逐着身份,追逐着成功,成功却是个特别脆弱的东西,除了需要努力,还受时机、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那么,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可成功并不容易获得和保持。

另外,正因为成功来之不易,失去它让我们特别痛苦。

从这两点来看,当代人比古代人焦虑,当代富人比古代富人焦虑,当代穷人比古代穷人焦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06想通了,也就不焦虑了

那怎么才能消除焦虑呢?

答案就是,一念之间。

不跟别人比了,焦虑也就没有了。

不去追求那些虚名,焦虑也没有了。

那我们是不是要变成无欲无求的人了。

欲望,是人性,压制人性没必要。

我们可以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美好生活的体验来自我们的内心,而不是为了跟别人比。

有人去旅游,不是真的想旅游,而是看到别人发朋友圈了,自己也想去发。自己羡慕发朋友圈的人,自己也想希望成为别人的朋友圈里羡慕的对象。

有人去旅游,可能不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而是为了实现游遍全世界的目标。

这就让人更焦虑了,就好像我一定要实现某某目标,一天没实现,一天人生就不完美。

结果是,一有时间就去旅游,把放松心情的旅游,变成了打卡游,一天奔赴一个地方,比赶鸭子还赶。

如此辛苦奔波,为的就是打卡,然后安慰自己,又实现了一个目标。

这样的人生,变成了为目标而活。

我很欣赏那句话,双脚不能走遍世界,但读书可以。

比起打卡游,我更享受读书带给我的乐趣。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并不是说,人家的人生就不好,我也没这本事去指点他人的人生。

我只是告诉大家,焦虑是怎么来的,如何才能消除焦虑。

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有成本,只有欲望没有成本。

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真的不是赚钱,而是抑制欲望,和少去攀比。

当你为焦虑而脱发时,想开点吧。

当然,脱发也是一个焦虑,当真脱发时,也想开点。

1 阅读:69
评论列表

狐狸先森讲历史

简介:狐狸先森坚持原创,输出精品内容,与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