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临终前,一位80岁老头来到床前,她看到后:狄仁杰骗了我呀

史理爱学思 2024-09-17 21:40:52

做为中国历史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能力毋庸置疑,她在位期间重视人才选拔、改革吏治、并且开创殿试、武举以及试官制度。

可以说她在位期间,给大唐提供了几十年的太平盛世。

做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狄仁杰在历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直言进谏、整肃纲纪,深得武则天的信任,甚至一再被武则天拒绝退休申请。

在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还曾悲痛的哭道:“朝堂空矣!”然而就在武则天临终之际,看着床前一位80岁的老头,竟然说出“狄仁杰骗了我”。

重用狄仁杰

武则天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自14岁进入宫中,做了12年默默无闻的才人。在得到唐高宗李治的宠爱后,逐渐在朝堂之上展露才能。

因李治患有风疾,发作之时往往头晕目眩,无法办理朝政,武则天便常代为处理。

长此以往,李治越发离不开武则天,并逐渐放权,允许她垂帘听政。690年,武则天正式继位,大赦天下,定都于洛阳。

为了巩固政权,她使下强硬手段,杀害了许多李氏子孙,此举引发了朝中大量官员的不满。

当时朝堂人心混乱,武则天急于培养自己的势力,推行了试官制度,选拔了大量的青年才俊。

但是这些人才尚且稚嫩,武则天还需要较为成熟的官员为她排忧解难。得知她心事的娄师德提起了还在复州做刺史的狄仁杰。

狄仁杰此人性情古怪,讲话极不留情面,因此在朝堂上得罪过不少人。但是他能力又相当优秀。

在仪凤年间,他曾担任大理寺丞,用一年的时间处理了积压数年的陈旧案件,这其中相牵连的人数达到一万七千多人。

但是却无一人对他的审判提出异议,可见他明察秋毫,对于国家律法有着十分精准的掌握。

而且他还非常会处理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在宁州担任刺史的时候,整日兢兢业业、为民着想,宁州的百姓还为他立碑勒石,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同时也是他过于正直,遇到问题向来不会瞻前顾后,担心得罪人,因此在口舌之上得罪过不少人。

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造反,宰相张光辅率领军队前去平叛,但是到达当地之后,张光辅手下部将丝毫不体谅百姓在战争中的安危,反而肆意勒索。

狄仁杰得知后,直斥张光辅的这般纵容,罪责丝毫不低于叛乱的李参了狄仁杰一本,致使他被贬至复州当了几年的刺史。

这时武则天迫切需要人手,她思索了狄仁杰的秉性才能,认为他忠心耿耿、敢于直言,并且入朝为官之后,做下的政绩也毫无纰漏,因此便把他召回了京中。

武则天此前只是听说过狄仁杰,对他并不十分了解,在见面之后,她直言对狄仁杰说:“你在汝南为官时有不错的政绩,但朝中却有人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略一拱手表示:“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但是此人也算是给臣警醒,臣愿与之结为朋友。”

都说真诚最能打动人,狄仁杰没有表明忠心,也没有对此疑惑争执,只是平平淡淡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所思所想却让武则天大为赞叹。

他这般宽容待人的心胸远非常人能比,并且不会因外事受到干扰,只以大局为重,这正是武则天想要的帮手。

武则天在称帝的第二年,就提拔狄仁杰担任了宰相,事事与他商讨,完全当成了心腹使用。君臣之道中自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武则天给了狄仁杰全部的信任。

692年时,有人诬告狄仁杰参与谋反,直接将他押入了大牢,按理说一旦罪名成立,狄仁杰必死无疑.

最重要的是,他还忍认下了罪名,但是武则天还是选择相信他,并且亲自审理了这个案件。

最终狄仁杰被免去了死刑,只是贬为了地方官,不过短短几年之后,又恢复了宰相身份。其实武则天如此看重狄仁杰,最欣赏的就是他身上坦荡的一点。

他忠于百姓、忠于国家,所思所想皆为国家考虑。在他的身上,武则天看不到私欲,因此愿意重用他。

而且狄仁杰敢讲别人不敢讲的话,这一点,也让武则天欣赏,毕竟一个国家不能只听恭维的话,也要有人能够把看到的不足讲出来,这样武则天才能从多角度考虑治理国家。

狄仁杰也从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改变本性,即使他遭贬下放,再次官至宰相后,仍然保持本心。

两次举荐张柬之

狄仁杰不但劳心劳力地处理家国大事,也会操心武则天的个人私事,699年武则天因男宠设立了控鹤监,相当于把自己的后宫制度化。

她原本也极为克制,并未因此弃百姓朝堂不顾,放纵享乐。

但是在她最宠爱的男宠张易之与张昌宗的管理下,控鹤监增加了许多通宵玩乐的项目,致使武则天也有些沉迷其中,有损了身体。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相劝,只有狄仁杰上书直言:“二张在陛下左右,实在有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为可惜。”

别人的话武则天可以不听,但是狄仁杰的意见,她向来还是愿意接受的,因此便撤销了控鹤监。

不过狄仁杰到底也是年龄大了,武则天再怎么信任他,也不得不考虑他退休后的接班人。

只是这朝堂之上并无一人能像狄仁杰,她有些难不定主意,便主动询问狄仁杰,想从他这里得到点建议。

“您若是一定要找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张柬之年纪虽老,却有宰相之才。”

武则天考量了半天,还是觉得年龄不合适,毕竟张柬之比狄仁杰还年长五岁,虽说身体硬朗一些,但恐怕并不是长远之计,因此只提拔他为洛阳司马。

不久后,武则天看着狄仁杰的身体越发虚弱,便再次询问能接替他位置的人,狄仁杰表示:“我之前给您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重用呢。”

武则天说自己已经给张柬之升了官,狄仁杰却丝毫不退让:“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做宰相的人才,并非是只做一个司马的。”

想到狄仁杰两次推荐,武则天选择了相信他,最终重用了张柬之,把他任命为了宰相。

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异常悲痛,还令朝廷为他哀悼三日,时时慨叹老天夺走了她的国老。可见,狄仁杰在武则天心中的分量之重。

自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的身体也不大好了,她其实与狄仁杰年龄也就相差一岁,七十余岁的她也不如年轻时那般对朝堂有着敏锐的掌控。

没有了狄仁杰的劝诫,她又开始重新宠信“二张”,还给了两人极大的权限,就连宰相张柬之有时也得通过“二张”才能面见武则天。

权利外放必然是不行的,况且“二张”狼子野心,大唐要是到了他们手中,必定会毁了多年来的根基,这无异于国破家亡。张柬之谨记狄仁杰对他的提拔,一心为国家鞠躬尽瘁。

705年,武则天病得十分严重,张易之和张昌宗在宫中代为执政,他们一手遮天,甚至还杀害了武则天的孙女与她的丈夫。

已经80岁的张柬之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唐被他们无所欲为,便私下笼络了一部分朝臣,谋划杀掉“二张”。

狄仁杰的后手

等到计谋和兵力都商定好之后,张柬之才派人将这个计策告知了太子李显。在李显点头同意了这个计划之后,张柬之便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起了神龙政变。

他们率领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迎接李显,随后斩断门栓进入宫中,斩杀了张易之与张昌宗后,进入了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

此时武则天极为虚弱,看见突然围绕在她身边的侍卫,艰难地坐起来询问发生了何事。

张柬之上前禀报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走漏消息,故而没有向您提前说明。此举惊扰陛下,臣等罪该万死。”

事到如今,武则天也全都明白了,她忽然想起狄仁杰曾经的曾经的种种忠心行为,感慨道:“狄仁杰骗了我!”原来,那些尽职尽责并不是为她,而是为了大唐的江山。

可以说狄仁杰自始至终看重的就是李家的天下。而张柬之就是他死后留下的后手,他必定料到了如今会发生的局面,这是在逼迫她退位给太子李显啊。

可是现在想明白这些也没有了丝毫作用,武则天心中悲愤、失望多种情绪来回交杂。

可她年龄到底是大了,本来也有意向还位于李氏,看着张柬之对自己步步紧逼,她最终还是认命了。

次日,武则天就颁布诏书,令李显代为处理国政;后日又直接宣布退位,由李显继承帝位。

705年11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享年八十二岁。至此,一代女皇的传奇生涯就此结束,大唐也如狄仁杰所愿最终回到了李家人的手中。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浅析狄仁杰在武则天朝局中何以能功德圆满》求知导刊 . 2015 (17)

中国知网《狄仁杰:以百姓心为心》先锋队 . 2015 (08)

中国知网《神龙政变与中宗朝政局关系研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32 (06)

0 阅读:67

史理爱学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