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褴褛、家境贫寒,虽然饱读诗书但又特别死板,这好像就是“秀才”大众印象了。
在现代各种影视作品的熏陶下,好像他们每天只会说着“之乎者也”,纯粹就是酸腐儒士,给人的印象属实是不咋地。
在不少人看来,秀才总给人一种自以为才华横溢,但实则都是虚名,只不过比古代文盲好上那么点而已。
甚至总有人戏称,虽然自己在现代学问一般,但要是生在古代高低比那秀才还高一等。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古代的秀才放在现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秀才的历史发展说起古代读书人的学位,好像要属“状元”和“秀才”的存在感最高。
不过这两个词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两码事。
如果别人说你是个状元,那真是让人高兴的不得了。直到现在,状元依然被大家看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第一人。
但要是现在有人说你就是个秀才,估计很多人就开始挂脸了。
这心里就在嘀咕:他这是阴阳怪气我穷酸呢还是说我迂腐没文化呢?
所以说秀才存在感主要高在其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
比如背着大筐子,跋山涉水去参加考试,结果最后落榜,只能在小山村里教书。通常情况下都是没出息的代表。
但大家知道吗?
如果单纯按照历史的起源来看,秀才的出现开始比状元早得多,其代表的意义自然也发生了多次变化。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普遍认为有才能的人便可以做官,这也是最初对秀才的定义。
到了汉朝,那含金量就更高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时期可是实行的察举制来选拔人才。
这时候秀才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那个地方的大人物发现某个人符合朝廷的规定,就会把他引荐上去,所以没点本事没点能力的根本不行。
当然说起这时期秀才的含金量,还要提起汉武帝对于秀才的认定标准:宽博有谋,清白行高。
这简简单单几个字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不过大家也知道,虽然这期间的选拔制度确实是比前朝好了不少,但说白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富裕家庭手里。
毕竟能读得起书、又能和大人物有交集的人,一般老百姓哪能做到呢?
时间继续走,就来到了隋朝,一个影响了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制度出现了。
科举制的设立让秀才的含义再次发生了变化,从这时起,秀才就变成了我们普遍认知下的含义。
那时的进士科规定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完全依靠笔试,这让平民家的孩子有了和氏族阶级竞争的机会。
但或许是因为凡事开头难,那个时期秀才的门槛确实太高了,很多人都够不到。
因此在唐朝对科举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只不过在李世民掌权之后,秀才被用来统称读书人,到了宋朝更是落榜的人也能称一声“秀才”。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秀才给人的感觉就是谁来都行,含金量大大的下降。
到了明朝开始,秀才的地位才又重新变高了起来。
二、古代秀才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学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考试要过五关斩六将,一层层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古代不像现在这样有九年义务教育,在现代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读书学习,在古代却是让自己从平民跨越阶层的唯一途径。
如果一件事情所有人都看到的其带来的好处,那么这件事的门槛和难度就会增加,科举就是这样的。
虽然我们都说什么“穷秀才”,但其实能够供出一个秀才来,那也说明这个家境算不上特别穷。
毕竟光是参加这最基础的县试,也得先读书,不然上考场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但古代读书花费是很高的,既要找老师学习,又要购买笔墨纸砚。很多穷苦人家无法拿出这一支出,
因此,仅仅在开始,这场科举就已经筛选掉了很多人。
如果有幸能够成为读书人,也得必须通过,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
在很多人眼里看不起的童生,也是得经历两次大考才能取得这一身份的。
在这之后,人才有资格参加院试,在这场考试中成功通过的,就是我们说的“秀才”。
继续再考,如果成功的话就能变成人人称羡的“举人老爷”。
因为成为举人就代表这个人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仕途,具备了当官的“敲门砖”,这就代表着很接近自己想要的阶层跨越了。
要不现在大家都说质疑范进、理解范进、成为范进。
但是如果乡试失败,那还是只能以“秀才”一名落榜归家。
考上就能有资格当官,考不上就只能回家。看到这一点很多人都在想,这岂不是和现在的本科一样。
本科毕业就能有大把的机会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不上就只能回家自己找工作。
但实际上,严格意义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凭借这一点就简单定性的。
如果仅仅从知识面上来说,或许古代的秀才连现代的高中生都比不上。
但要是看选拔的难度,能够成为秀才,这一条路走的比普通的大学生要艰难的多。
大家也知道现代社会想要提升学历的途径是有很多的,像什么自考本科等等。但古代就实打实的只能通过科举那一条独木桥。
而且根据明朝的规定,要熟练背诵四书五经近17万字,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尽管现代很多人都看不起“秀才”一词,但在古代已经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在当代的文学素养确实是值得称赞的。
在明清两朝,仅有约4%的人能获得秀才功名,那放在现代,怎么着也得是211高校起。
当然也有人提出,秀才应该略同于现代的博士水准。
而且由于古代科举的竞争和现代对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所以“秀才”的档次其实还是要更高一点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明确,和现代的学历标签不同。
“秀才”并不纯粹像现代一样,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是有特殊意义的。
虽然考上秀才不能做官,也没有俸禄可言,但这一类人仍然被赋予了很多的特权。
比如免除政府强制劳动,部分或完全减免赋税,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无异于福音。
其次可以佩戴官服,见到县官时不必下跪,只需行礼即可,甚至还配带座位。
如果秀才犯了错误,地方官员在处理时不能随意使用刑罚。得先上报,把秀才读书取得的功名革除,才能继续判案。
还有就是我们印象中秀才们好像批发一样的穿着。如盘领长衫、头戴四方平定巾、脚蹬平步青云靴。
这可不是普通人想穿就能穿的,而是专属于秀才的特权标识。这衣服穿出去那势必会迎来许多敬佩的目光:这人可是个秀才!
而且平时见面,老百姓也是要对秀才行见官礼的,可不敢和秀才平起平坐。
除此之外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如果不认命的话秀才可以收拾收拾继续以后的报考。
那么日常的经济来源,大多数都会选择在某个地方开办自己的私塾,教书谋生。
虽然秀才确实不能够做官,但他们在拥有的这些特权足以让自己沾沾自喜。
而对比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同样也能拥有继续报考以及公务员考试的资格,有社会对他们学历的认可。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秀才的影响含金量更高一点。
毕竟秀才回家后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在某个地方接收学生。
成为秀才之后,也有机会在地方上谋得官职或担任乡绅,这在当时也是相当体面的。
从现在的大学生来看,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往后的就业之路还是需要自己进行一份份简历的投递,或者一次次的考试报名。
结语古代读书人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个追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科举给了无数咸鱼翻身的希望,吸引着无数人为了成为人上人,玩命往上爬。
尽管受现代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都对秀才存在非常大的刻板偏见,但经过今天的了解,我们也明白了秀才的含金量。
“秀才”在历史不断的演化中,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读书人,身上更带有了“功名”的光环。
虽然秀才对标的学历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我们也明白了这些人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迂腐酸儒,其具备的社会影响力与知识素养却依然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