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描绘了春天里一个少女荡完秋千后离去的场景。词中的“墙里秋千墙外道”与“笑渐不闻声渐悄”两句,被后人誉为“奇境”,在墙内荡秋千的少女和墙外的行人,通过一堵墙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阻隔,也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墙往往被用来表达一种阻隔、隔阂之意。比如李商隐《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里的“楼上”,指女子居所;“楼下”则代指男子住处。诗人用“玉梯横绝”比喻两人之间无法互通音信,只能望月相思。再比如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这里的“山”也是一种阻隔的象征。
而在现代语境中,墙的含义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它可以是实体的,比如柏林墙;也可以是隐喻的,比如互联网防火墙。它既可以是一种保护性的存在,也可以是一种压迫性的象征。
在电影领域,“翻墙”是一个常见的动作元素。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用小锤子挖洞越狱;《楚门的世界》中,楚门驾驶小船驶出人造世界;《美丽人生》中,父亲用坦克帮助儿子逃离集中营等等。这些翻墙行为通常象征着主角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抗争。
在文学创作中,“墙”同样是一个重要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比如余华的小说《兄弟》中,主人公李光头和宋钢从小就生活在一堵墙的两侧。这堵墙既是他们童年生活的分界线,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障碍。直到后来,两人因为一场误会而反目成仇,这堵墙才最终被拆除。
“墙”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无论是在古代诗词还是现代语境中,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表达。它既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隐喻和象征。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