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上,毛主席和少奇同志得票最高,第三位是谁?并非周总理

独钓一江秋 2025-04-17 15:21:42

一九五六年九月那会儿,中共八大在北京热热闹闹地开了场。大伙儿按照规矩,投票选出了新一届的中央委员。说起来,毛主席和少奇同志的票数高居榜首,这事儿压根儿不稀奇。瞅瞅他俩的职位、功劳,还有在大伙儿心里的地位,那票数不往上涨才怪呢!可要说得票第三多的那位同志,嘿,估摸着得让不少人跌破眼镜。既不是咱们敬爱的周总理、陈云老总,也不是小平同志,更不是那十大开国元帅里的任何一位大佬。您猜怎么着?到底是谁摘得了这“探花”的桂冠呢?

嘿,您知道吗?那年选中央委员,咱们党内那位德高望重的林伯渠老爷子,愣是拿了个探花的位置。林老爷子,那可是跟董必武老先生齐名的人物,说起来,耳朵都能磨出茧子了,可也有些哥们儿姐们儿,对他的具体丰功伟绩还摸不着门儿。说起来林老,人家1921年就入了党,那会儿,比参加八大的大多数大佬们都早得多,简直算是党内的老资格了。八大那会儿,林伯渠得票噌噌往上涨,这不,明摆着嘛,人家在近现代革命史上,那可是杠杠的重要人物,不服不行!

林伯渠,这家伙,1886年3月就蹦跶到这世上来了,比咱们的朱老总还早了那么几个月,你说巧不巧?他年轻时还跑到日本镀了层金,回来后1905年就跟着中山先生混,加入了同盟会。中山先生那是真看重他,1920年,大手一挥,就让他当上了大元帅府的参议。国共两党头一回搭伙干事儿那会儿,1926年,林伯渠在国民党二大上风光了一把,被选为了中央委员。这家伙可不简单,是少有的两边都能在中央委员会里混个脸熟的人物。红军长征胜利后,林伯渠这老资格就成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头头儿,政府的大本营就在那红色的延安。副手呢,是原先四方面军的领头羊张同志。所以说,林伯渠这职位,基本上就跟1959年后的少奇同志差不多,算是政府里头名义上的老大;至于毛主席嘛,那就是咱们党和军队的当家人,无人能及。

在林老的世界里,财经、政府、立法还有统战那些大事小情,他可真是操碎了心。打从红军那会儿,抗战、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立了足,他这股子忠厚老实的劲儿,那是真顶用。说起来,林伯渠老爷子,新中国的头一任政府秘书长,人家那会儿都六十多岁了,还天天跟不要命似的,一连干上快二十个小时的活儿。再到后来,他成了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1956年中共八大开会那会儿,嘿,林老那可是中国革命的一块“老宝贝”了,大伙儿敬仰得不得了,投票给他的人多了去了,结果他的中央委员票数,就差那么一丢丢,没赶上毛主席和少奇同志,您说这影响力得多大?那会儿,林老都七十整了,身子骨还硬朗。可惜啊,又过了四年,老爷子病了,就这么走了。

到了后半辈子,林伯渠不怎么插手军队里的事儿了,也没啥特别响亮的军职头衔。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林老可不像后来的那些开国元帅们,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但要是细说起来,他的那些功劳啊,还真不一定都清楚。再加上岁数不小了,他也没能像毛主席、少奇同志那样,在党政界混到那么高的位置。所以说,有的读者对林伯渠的印象稍微有点儿模糊,这事儿吧,也挺正常。

您知道吗,打从1956年八大开会那会儿起,咱们党政军的大会上头,选出来的人可不再按票数多少排队亮相了,改为了“按姓氏笔画来”。这招儿挺讲究:比如说林伯渠老先生,人家既是中央委员,又是政治局委员,可偏偏不是常委那拨儿的。常委位置高,票数没准儿还没林老多呢,这一公布票数,常委排后边去了,多别扭啊。按姓氏笔画排,这些个细微末节就都没了,多省心!

1 阅读:487
独钓一江秋

独钓一江秋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独钓一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