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故事——能否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识上善看历史 2024-06-23 13:57:57
上学的时候,家长总是叮嘱孩子,在学校要结交学习好的同学。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学习好的同学是否也想要结交学习更好的同学呢?不如自己学习好的同学是不是就不能接触了吗? 孔子曾经说过:“无友不如己者”,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这就有疑问了,难道孔子是如此提倡的吗?这是否和他曾说过的另外一句话“泛爱众”所提倡的博爱理念互相矛盾?这是否是对别人的歧视? 如果每个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我和你交友的时候,你如果比我优秀,你肯定不愿意和我交朋友;我如果比你优秀,我又不愿意和你交朋友,我们是不是就交不到朋友了。 其实呢,孔子真正提倡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是怕你受到不好的影响。我们在外出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总是会叮嘱我们,出门在外交友要谨慎。所以我们不能呆板的理解字面意思,这句话也是孔子对我们一个忠厚的人生警告而已。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 第一,“无友”中的“友”指的是交友而不是交往,这是有区别的。交友是把某人当做朋友来结交,交往则是一般情况下的泛泛之交。 第二,主动结交。我们不会主动和不如自己的人去结交,但是一个不如自己的人主动和我结交,难道我们一定要拒绝吗?那肯定不是。如果一个不如你,诚心结交你,甚至要像你学习,那么我们认为应该要虚心接受对方。并且要用自己的德行和学识对他有所引导。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对想要向他学习的学生,不分身份贵贱,孔子一律热心教授。 第三,客观情势的交友。比如我们的是邻居、同学、同事,乃至某次共同参加一个旅行团的同行者。这些人都不是你主动结交的,但是客观上又进入了你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我们当然要诚心交往,而不是拒人千里之外。 第四,发现他人的优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和缺点,我们就要取长补短,和他品行中优良的部分发生交流。 例如,有的人学习可能不如你,但是人家的本性淳厚,我们就要像人家学习淳厚善良的品德。比如有人读的文学书籍可能没你多,但是计算机比你了解,遇到计算机方面问题,我们也可以向人家请教。 所以,“无友不如己者”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们要去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受他缺点的影响。即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总是专门找一些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别人身上找到一些优越感。这其实是内心脆弱的表现,这样的人在比自己优秀的人面前必定是有压迫感的。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行为,这样的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超越的可能。 我们和比我们强大、优秀的人交朋友,是为了学习别人优秀的品质,这样我们才能有所长进。 文末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论语》中这句话完整的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今译: 君子如果不厚重,就会失去威严;如果努力向学则不会固执蔽陋;行事必须以忠信为主;假如发现朋友的某些修为超过自己时,应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以达无友不如己者之境界(我交往的朋友都是比我优秀的人);如果有过错的话,则不能有所忌惮,要勇敢的改正。 后记 《颜渊》篇中,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即君子因文章学问来会合朋友,以朋友来互相辅助、共进仁道。既然是“以友辅仁”,那么,如果友“不如己”、与自己志趣不一,两人交往相处就无益甚至是相损害了。“无友不如己者”也可以从不和自己价值观差异较大的人交往这个方面来理解。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孔子看来,交友是要交同道、同志趣之友,尤其是以仁为道的朋友,而远离缺乏仁德的人。近君子,远小人。
0 阅读:3

识上善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