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衙门)
北魏有个地方,叫做雍州。
当然了,这个雍州它其实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片区域,是很大的一片区域,包括了今天的宁夏和陕西的全部,甘肃,新疆和内蒙的一小部分。
在这个雍州地区的一个衙门里,具体是哪个衙门咱也不知道,因为史书也没记载过,反正总而言之是有这么一个衙门。
这衙门,巍峨庄重,大门高耸,匾额高悬,上边的字迹更是苍劲有力,两侧石狮镇守,神态威严,墙面青砖,些许痕迹斑驳。
在这衙门的房檐下呢,有一个鸟巢,这鸟巢弄的极好,一看就是鸟儿花了不少时间精力搭建的。
围绕着这个鸟巢呢,有两只燕子,一只黑燕,一只白燕,这两只燕子可就因为这个鸟巢的归属权打起来了。
两只燕子的羽毛在风中凌乱,双翅扇动,蓄势待发,它们时而在高空盘旋,时而低飞俯冲,猛然间又缠斗到一起,用各自尖锐的喙来攻击对方,可以说是翻滚纠缠,那情况也是非常激烈的。
朝堂下人搏命,屋檐下鸟搏命。
而且,这两只燕子为了争夺鸟巢的所有权,打仗不是一天两天了,几个月以来是一直如此。
(两燕相争)
有很多好事儿的衙役们就说了,说这鸟巢呢,只有一个,而燕子却有两只,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鸟巢到底是由谁建造的,到底属于谁呢?
这个事儿,说实话难度很大,因为这已经不是人类社会范畴内的案件了,这属于是自然界的问题,还真不是很好判断。
可是您别说,这群衙役挺有探索精神,很有求知欲,面对这个问题,他们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还专门跑去找到了当时负责管理雍州地区的主官李惠,让主官来断一断。
李惠,中山郡安喜县人,这个地方即为今天的河北定州。
李惠这个人,和北魏皇室关系源远流长,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北魏第六位皇帝的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也就李夫人。
这李夫人也很厉害,嫁给献文帝之后生下了儿子元宏,也就是后来搞汉化改革的北魏孝文帝。
不过,北魏这个王朝,它在继承制度上是很残酷的,尤其是,皇室内部都严格的贯彻着一种叫做“子贵母死”的制度。
皇帝有很多妃嫔,这些妃嫔也会给皇帝生下很多儿女,那么这些儿女中,如果有哪一个儿子成为了太子,成为了储君,以后要做皇帝了,那么就要把这个儿子的亲生母亲处死。
当然,这不是北魏王朝的先例,早在西汉时期就存在过。
(汉武帝刘彻 绘像)
汉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年轻,不成熟,不能自己当家,所以国家大权被掌握在她奶奶太皇太后窦氏和他妈妈王太后的手里,所以,汉武帝即位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皇权都被奶奶和妈妈所倾轧,说白了就是太皇太后和太后都会干涉武帝执政。
后来武帝年老的时候,他要把自己的儿子刘弗陵立为储君,以后让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来做皇帝,可是刘弗陵的岁数比当年的武帝还小,所以武帝很快就想到,刘弗陵登基之后,也很容易面临到被太后擅权干政的问题,汉武帝毫不留情,直接就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给杀掉了,而北魏当时所执行的“子贵母死”,基本上就是一比一复刻了汉武帝,只不过,汉朝只有个例,而北魏则把它给制度化了。
关于子贵母死制度,值得多说两句,因为作者认为,这种制度不仅残忍可怖,而且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根本没有多大作用。
汉武帝杀掉了昭帝的生母钩弋夫人,的确是把太后干政的隐患消除了,但是问题是,以太后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原本就是皇权构成中的一部分,外戚再不济,通常也不会胳膊肘向外拐,您看汉初的时候吕雉那人坏吧,又做人彘又杀功臣的,但吕雉做任何事情的本质,都是为了维护刘氏皇族的利益。
汉昭帝八岁即位,主少国疑,你还把外戚势力给剪除了,他就等于是没有依靠了,结果好了,皇帝在朝廷里连个亲戚也没了,权臣霍光开始擅权,当家做主,说话算数,还不如让亲妈管着呢。
(冯太后 形象)
而北魏的情况也是一样,献文帝杀掉了孝文帝的生母李夫人,但是那个时候孝文帝年幼,总需要人照顾,所以孝文帝的抚养权就到了冯太后的手里。
冯太后,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的嫡祖母,也就是孝文帝名义上的奶奶。
冯太后本身就是子贵母死制度的受益者,献文帝拓跋弘做太子的时候,她的生母也在北魏的该制度下被处死,献文帝没了亲妈,那就只好把父亲文成帝的皇后冯氏当做母亲,也就是嫡母。
眼下献文帝把儿子元宏立为了太子,所以李惠的女儿李夫人就被处死,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献文帝应该再立一个皇后,然后作为元宏的嫡母,让其抚养元宏长大。
但是,献文帝毕竟早逝,没来得及再立皇后就死了,他后宫里除了贵人就是昭仪,位份太低,实难担此大任,所以抚养照顾元宏的权利就落到了冯太后的手里。
元宏后来君临天下,成了北魏孝文帝,但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实权,唯听命于冯太后耳。
冯氏这一生,如果细看,实在是太过波澜壮阔了,她原是亡国女子,充入北魏掖庭做奴婢,从封建底层到一朝之后的身份转变让她明白,如果光靠理智,只能改变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在改变命运的时刻,她必须冒险。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只需要知道李惠的身份实在是十分贵重,女儿是先帝的皇后,女儿生下的女儿,是现在的皇帝,那么李惠就是孝文帝的外公,这是非常纯正的外戚,因此李惠被朝廷所重用,兼任秦州,益州,雍州,青州四州刺史。
(李惠 形象)
朋友们,这真是大官儿啊,三国的时候军阀袁绍极盛之时,也不过就具有青幽并冀四州,李惠一肩挑四州还不算,他还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他的性质还不是那种被朝廷委派到地方上去执行工作的大臣,而是可以自己建立领导班子,能自行招兵买马,招募幕僚为自己服务。
他有人事任免权,您说这牛不牛。
李惠身兼数职,一天到晚是非常忙的,但是衙役们来找他解决问题,他也没有拒绝,而是踱步来到县衙门口,看黑燕和白燕相互争斗。
光是看,那是看不出来鸟巢到底是属于谁的,可是如果不看,难道要抓来问吗?
就算抓住问,燕子也不会说话,你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说不仅是古代,您把这案子放到现代社会来看,也够呛能解决。
但是,李惠真有办法,他找来两个衙役,分别让他们各自拿起一根细长的竹竿,一个去驱赶黑燕,一个去驱赶白燕。
要知道,这燕子虽然会把巢穴建设在人类的屋檐下,但它们本质上其实并不和人类亲近,所以基本上也不会有人工饲养成功的燕子。
这种飞禽是很有野性的。
这燕子本来就怕人,两个衙役拿竹竿去驱赶,黑燕和白燕果然不打了,黑燕在竹竿的驱赶下盘旋了一阵,果断选择了飞走,白燕对竹竿当然也表现出来相当程度的抗拒,但是却一直在屋檐下徘徊,始终不肯离去。
(白燕得巢)
得见此情此景,李惠是一捋胡须,十分自信的说,这鸟巢啊,是白燕的。
一帮衙役大惑不解,说李大人你何以断定鸟巢就是白燕的呢,我还说是黑燕的呢,您得给讲个明白啊。
李惠嘿嘿一乐,说这很简单,因为黑燕和白燕争夺鸟巢已经挺长时间了,它们之所以会相互斗争,是因为它们明白,无论这个鸟巢最开始到底是谁搭建的,是属于谁的,现在只要通过武力的方式来击败对方,就可以获得鸟巢的所有权。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让俩衙役拿着竹竿去驱逐燕子,那么在燕子看来,因为有了人类的介入,争夺鸟窝的事情就已经变得不简单了,搞不好就要搭上命,所以在权衡利弊之下,黑燕才选择了离开。
那么问题来了,黑燕为什么能这么直接的就走掉呢?就放弃呢?
因为,鸟巢根本就不是它搭建的,它没有付出过任何的劳动,所以能通过简单抢夺的方式获得鸟巢时,它会奋力一搏,可如果代价太高,它就会直接放弃。
可白燕不同,这鸟窝是白燕一口唾沫一口泥弄出来的,黑燕要抢它的窝,它当然要予以保护还击,这是正常的,但人类干扰它,用竹竿驱赶它,它也不会轻易逃走,因为,鸟巢就是它建的,它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所以她不会轻易离开,她不想承担自己劳动所得被摧毁的损失。
世人皆以切身利害为急,物我无涉则漠然视之。
谁的东西谁着急,是不是这个道理?
(北魏疆土)
李惠看事情通透,人又聪明,而且治理四个州这么广袤的地方,他是得心应手,很有政绩。
如无意外,他将会成为北魏的名臣,青史留名,为人悉知的那种,但是可惜,李惠在政治环境中能力和名气的双重提升,很快引起了冯太后的警觉,冯太后二话不说,立刻就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将李惠处死了。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李惠死后,他的儿子,妻子,甚至妾室也被杀掉,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有读者说了,冯太后是元宏的奶奶,李惠是元宏的姥爷,这都是一家人呐,冯太后对付自己的亲家做什么呢?
这一切,当然是有理由的。
文明太后冯氏,心怀大志,一心想要把孝文帝元宏培养成声振寰宇的圣明君主,所以她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影响到小皇帝成长的因素存在,哪怕这种因素是良性的。
更何况,李惠他是孝文帝的亲姥爷,而冯太后只不过是孝文帝名义上的奶奶。
(孝文帝元宏 形象)
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恐惧和不安,将会伴随冯太后终生,也成为了李惠的催命符。
声名著八荒,宗脉承天光。门荫承爵贵,仕途步玉堂。
衅起波澜恶,叛名玷玉章。昭雪千秋后,犹思旧日芳。
燕巢争未已,慧眼识微芒。留者功难弃,去者痛何当。
浮沉烟波里,功过任评量。英雄多缺憾,世间少圆方。
这一年,是太和二年,公元478年,那个未来仰光七庙,俯济苍生的孝文帝元宏才不过五岁,他无法理解祖母的想法,更无法阻止祖母的屠杀。
而这个忠心耿耿的李惠,就以这么一种方式,成为了小皇帝前进路上的踏板,成为了北魏帝国剧烈转型下的基石。
追憶
别看孝文帝名声挺响,但是他连自己老婆出轨都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