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期举行了“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负责人表示,人口发展是国之大者。
在此之前,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了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指出,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已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
二是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降到1.3以下,这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
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
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
五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的一条新闻热搜:联合国预计,印度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比其早些时候的估计提前了四年。我国自汉朝创造第一个人口高峰后,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虽然自1982年被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的计划生育实施至今。
看来人口第一大国的称号在不久的未来即将易主了。
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只是换了一种模式到来。
那么,这些到底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
1、 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房价在过去二十多年间不断上涨,带动了经济的腾飞,原因就是人口红利,农村及小城市人口不断涌入大城市,导致城市房价节节攀升。人口一旦减少,意味着大多数城市的楼市,失去金融属性,只剩居住属性。
2、 人口减少,意味着纳税人减少,财政收入减少,社会福利将受影响,比如,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持续加大,增加了企业和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经济负担,后续影响犹未可知。
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加大,社会总抚养比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因为需要财政支撑的老年人不断增加,从而带来养老负担,目前平均每3个职工供养一个老人,那么未来的养老金支出,将成为一大难题。需要更多的个人基本养老和各种养老补充资金。
4、家庭的养老功能被削弱了,家庭养老是一种代际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但随着人口减少、老龄化加深,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
5、 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必然上涨,直接推动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将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下降,社会通胀水平上升。
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化:
1、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医疗成本是普通人面前的三座大山,这导致了生育意愿和生育率逐年下降;但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比如三胎政策、双减政策、控制房价等。
2、现如今,孕产女性的压力基本都由企业承担了,所以社会和企业对于育龄女性没有更多的包容,如果调整政策,企业雇佣孕期女职工,将享受国家补贴,那么情况完全不同。对有生育意愿的,补贴性鼓励生育。就业资源适度向女性倾斜。
3、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公共育儿设施,降低育儿成本。攀枝花就已发布政策,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
4、人口红利持续向人才红利转换,教育培训、招生就业将面临重大调整,未来双减这样的政策可能只是一个开端。
我国现在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我们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内需潜力,但如果人口减少,老龄化加深,那么,一个低消费、低物欲的时代即将向我们招手。
你怎么看?欢迎补充,欢迎留言讨论。